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孟超

淮南九中 232000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正常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作为提高初中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在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合理地引入中国初中语文教育,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今没有道德观念的青年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案,以有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措施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不断推进,我国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因此,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了。中国初中教师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传统文化。

一、转变教育理念,营造教学氛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实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传统的初中语文观念上加以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具体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样的文章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把课堂的核心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具体内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结合专业化的语文教学方式与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结合的方法,帮学生更加形象化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影片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代建筑物,并利用这些具体的内容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及其历史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学生能将所学习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转化成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人文自信和道德素养,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通过课文的风格,解读传统文化

出自我国文学者的作品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一股“含蓄婉约”的表达风格,这种写作风格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刻意的矫揉造作,而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慎言”“敏于行而讷于言”“敛心达志”等主张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具有婉约风格的课文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作品在情绪处理上的内敛风格,并使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来品味这种风格所独有的隐约之美,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言情特色。例如,在讲解《己亥杂诗》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勾画出诗中的几种意象,如“白日”“落红”等等,而后让学生试着将这些意象用笔简单画下来并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补全自己脑海中所想象出的场景,最后谈一谈这幅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说一说自己从诗人的诗句中能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这种情怀的解读过程比较复杂,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是一种典型的“言志于细末”的言情风格,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宦海沉浮的一种感慨,也从侧面彰显了古典文人所具有的“情系苍生家国”的精神情节。

三、营造文化情境,发挥育人功能

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人文情感重要的凝聚物,语文体现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元素,是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就是对语文学科“以文育人”功能的充分肯定。但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总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此便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情境、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一些人文气息浓厚的课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美的纯音乐,将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起来,在课堂中渲染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再让学生配着音乐,完成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如此便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组织课外实践,渗透传统文化

由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定期向学生推荐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并要求学生定期完成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优秀的句子,写出阅读后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另外,要把学生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最为明显。在丰富学生课外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节日当天在街上观看传统文化的表演,晚上回家和家人一起赏月,并安排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在作文中讨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知,总结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意义。这样的课外实践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学生,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五、增加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评价的内容,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可以引导和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自评,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及不足,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让评价环节多元化。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完善评价体系,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益处,尤其是教师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六、结束语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深厚而永恒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的精神家园。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和表现出不同的道德品质,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持续感染学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定长期的基础和动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程中学习更为复杂的传统文化内容,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冉健.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 钟西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3] 韩景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