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

杨波,艾威斯·艾比武吴泽君,王鹏

奎屯市气象局,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我们需要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和模式,找到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分析气象部门和农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指出在精细化和智慧化发展方面的不足,找到农业气象智慧化服务的新需求提出新的转变方式,面向农作物展开多元化社会服务,打造一体化品牌优势,走好智慧化为农服务的道路,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打下前提和基础。本文围绕着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

引文: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受到诸多环境的条件和限制,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具有紧密的联系,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上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条件的好坏也会决定农业生产是否可靠,能否稳定进行农业气象服务能够帮助人们趋利避害,准确及时的知道各种天气信息,尤其是灾害天气信息,比如大风天气、冰雹天气、霜降天气等等,知道了之后可以在农业生产中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损失和安全危险。近些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的实施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开始呈现出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倾向,有关工作者需要合理的配置气候资源,结合当前的天气形势,减少不利天气情况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安全,如何做到这一点是农业部门需要关注的话题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

(一)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指的是把互联网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结合在一起,共同利用在农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不同的环节中,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社会化,精准化和可视化的有效管控,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相关的网络节点营销全过程,形成高级农业网点和体系在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互联网的依赖和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分支。比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在其中大展拳脚,让现代农业实现远程可视化的控制和管控,通过多元化的部署农业生产能够集中多个传感器,获取节点信息,汇聚成数据资料,形成信息化的网络支撑基础,在智能化全面感知的前提之上展开智能化的分析,从而为农业智能化提供决策支持。

(二)智慧农业之特征

社会农业可以看作是现代农业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的产物,它的基本特征是刚性化和集中化,其核心是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传感网络技术,实现现代科学化的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中的不同环节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表现出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类型的精准化种植技术和可视化管理模式,做好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最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智能分析和感知的功能,做好智能决策和智能预警能够转变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智慧,将其变现成先进的劳动力和生产力,使农业增长方式摆脱对自然资源的完全依赖性,朝向资源和知识方向前进,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频率。

(三)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方面非常重要,它可以把先进的互联网智能技术集中为一体,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就是其中的例子,它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农作物发育信息展开全面的管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的传输农业信息到任何的网络节点之中,再加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知识能够初步实现农业智能化的分析的进步,也能够了解农业生产环节和作物生产的实际情况,使用物联网、智能化设备还能够对控制环境展开智能化调节,智慧农业简而言之可以在全过程、全视角之内实现智能化管控。

二、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建议

(一)加强第三方维修模式的引入

农业智能化气象服务需要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和智能仪器,因此所配备的维修措施和维修人员都需要非常专业,并非气象部门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来让第三方机构提供维护服务。一般而言这些第三方机构具有专业的设备保养和维修水平,同时能够做好设备的运营维护和质量检测,还拥有专业成套的维修工具,能够有效的对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延长,有效降低气象部门的运营维护成本。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政府第三方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招标和投标环节,对招投标环节的把控是对后续工作负责的表现,需要让有资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三方机构加入其中来竞选,防止由于招标投标的不足之处造成负面影响。

(二)加快人才培养

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的社会化进程,需要充分结合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还需要结合传感技术,让气象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满足不同领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由于人才不足所造成的困难和压力。第二个方面,我国各个省市地区气候院校可以加入智慧型气候服务专业,在气象服务专业中进行专业化的教育。有利于相关岗位可以获得专业化的人才。这种课程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实用价值和人才的对接性,有关部门需要和气候院校、气象台相互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做到理论和实践不脱节,使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拥有先进的岗位操作技术;第三个方面需要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的智慧化进程,不断推进对有关项目需要加大扩张的力度,使其扩展服务领域,确保气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为气象部门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学业。除此之外需要打造协同管理的模式,联合当地或外地的有名专家群体,为农业气象化服务智慧化提供核心导向和力量,确保气象服务和发展产业能够对接在一起。

(三)展开多元化合作和面向特色作物的智慧服务

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特色农作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经营者越来越需要更加精准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了解作物的生长发育形式,了解当地的气候资源灾害。还有大规模种植户需要一些历史数据作为参照,这就说明气象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准,有关地带需要积极展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特色打造智慧化气象服务网点。气象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也必然是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转型,因此有关工作者需要打造以特色农作物影响作为特点的智慧农业服务模式,把传统的农业服务模式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工作者可以根据特色农作物的需求和特征,定制化和智能化的推送预报信息,帮助特色农作物展开防灾。除此之外还需要展开多元化的合作,除了要通过和学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之外,也可以联合服务公司共同参与气象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此外要联合社会力量,比如联合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为农业气象服务的相关产品增加技术含量和支撑,打造智慧化的服务品牌。我国农业产品提倡一村一品,但是气象服务建议一省一品,除了要提供精细化的气候服务之外还可以上线专家在线诊断,这些线上服务也能够打造交互的农业气象服务形式,减少农业气象服务误报的可能性。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的发展需要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解决传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让智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

参考文献:

[1]宋雨轩.元宇宙视域下农业气象科普与公共服务协同创新探赜[J].农业与技术,2023,43(04):173-176.DOI:10.19754/j.nyyjs.20230228039.

[2]朱丽辉.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当代农机,2023(02):30-31.

[3]朱丽辉.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J].新农业,2023(02):82-83.

[4]张红,褚希,李玉华,褚子禾.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发展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23):170-173.DOI:10.19754/j.nyyjs.2021121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