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形制与传承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3

哈尼族民间故事的文化形制与传承功能

赵德文

云南  墨江  654800

内容:哈尼族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是哈尼族记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制,包括诗歌、古歌、神话、传说、寓言等等。哈尼族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间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是哈尼族先民对宇宙万物的形成、人类的由来等等原始而朴素的认识和解释,反映了这一古老、悠久的民族古代社会的原始形态及原始思维形式,渗透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及民族宇宙观等特征。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斗争的反映,是表现人与自界的关系。哈尼族在历史上没有传统文字,但其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内容广泛,体裁多样,全凭世世代代的哈尼人民口传心记,代传一代地流传至今,成为哈尼族文化中最为精粹的部分。

关键词:民间故事    哈尼族    文化形制传承功能

作者简介:赵德文1972年——),大学本科研究员(特殊人才),原任云南省社科院墨江县哈尼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村社发展调查研究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俗称“古经”。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内容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和寓言等。

哈尼族传统历史上无文字,但诗歌、舞乐、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较丰富,其先民通过用说唱的形式世代口耳相传。其中,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流传在云南省墨江境内的哈尼族碧约人中的一部气势恢宏的伟大史诗。

哈尼族神话

哈尼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间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是哈尼族先民对宇宙万物的形成、人类的由来等等原始而朴素的认识和解释,反映了这一古老、悠久的民族古代社会的原始形态及原始思维形式,渗透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及民族宇宙观等特征。不论是创世神话、事物起源神话、灾难神话、英雄神话、知识神话,都具有神话的古老性、神话的家族性或家支性、神话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还具有阴阳对应观、群体英雄意识观、生命意识观、人与自然互变感应观等诸多特点。根据哈尼族神话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创世、事物起源、灾难、英雄、知识、迁徙等神话类型。

(一)创世神话

哈尼族创世神话,又可分为宇宙及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产生两大类。

宇宙及天地万物的形成神话。哈尼族对宇宙及天地万物的形成、产生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天火烧成天地说《阿尼密戈》。

人类的产生神话。哈尼族创世神话的尾声乃是人类的产生。对于人类的来历,哈尼族先民认为人类是由一对兄妹繁衍下来的。西摩洛支系的创世神话《珂玛额德德》记载:人类的祖先是大洪水之后的一对兄妹——泼摩和尼尼。按照天神的旨兄妹俩结为夫妻。不久成千上万的人便从尼尼的头、身、手、脚等关节中生了出来。泼摩和尼尼的儿女们成人后,泼摩和尼尼在他们面前摆上各种用具让他们挑,拿了书和笔的,变成了汉族;拿了犁和锄的,变成了哈尼族的西摩洛、腊米、碧约、卡多、窝尼支系以及拉祜族、彝族等,哈尼《阿尼密戈》中也记载了人类的祖先是一对兄妹。

)英雄神话

既然有灾难,必然就要出现拯救灾难的英雄。如《阿尼密戈》中阿尼密戈为了修天补地,把自己砍为两截,一半飞上天,补好了天,一半倒在地上,补好了地;《格波的故事》中少女格波为族人寻找谷种矢志不渝,死后化为布谷鸟带回谷种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有的像高尔基笔下的丹柯,或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他们的牺牲衬托出他们的伟岸和英勇,或者折射出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经历的严峻而艰辛的历程,均反映了哈尼族先民不怕困难、不畏鬼魔、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迁徙神话

迁徙本是民族历史的范畴,但哈尼族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迁徙史诗,迁徙神话中又有英雄史诗的掺杂,有大量的神话神秘色彩。也就是说,哈尼族的迁徙神话史诗,不是就迁徙而唱迁徙,而且在迁徙的史实上加上幻想和想象,形成气势磅礴的神话史诗,如《哈尼阿培聪坡坡》。

二、哈尼族民间传说

哈尼族传说的突出特点是它和特定的自然或社会事务相关联,以明确的这一个人物、地方、史事、风俗、自然物或人工物等为对象,借以创造多种多样的故事。依据所说对象的不同,哈尼传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人物传说

人物传说主要是关于哈尼族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著名人物总是有为人们所热衷于讲述的事迹,传说就是对于这些事迹的夸张和宣扬。人物传说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追忆,也表明讲述者,也表明讲述者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沙扎张索的传说》。

哈尼族的智者,相当于汉族的慌张三,维吾尔族的阿凡提,专门和为富不仁的财主、仗势欺人的州官做对,救济穷苦的百姓。流出下来的故事并不多,《墨江哈尼族民间故事集》收录《田四浪》等仅三题故事

(二)历史传说

历史传说主要指关于民族或地方遥远历史的记忆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说。历史传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反映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没有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人物是虚构的;一种是既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又有历史人物做主人公的作品,如《田四郎的传说》。

(三)风物传说

风物传说指那些跟当地自然物(山川、河流、动植物等)和人工物(庙宇、楼台、街道、坟墓、碑碣等)有关的传说,如《牛腿琴的传说》、《五龙戏珠》、《瑶山小寨的白鸟会》。

三、哈尼族民间故事

哈尼民间故事主要有民间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散文类民间口头文学。墨江县境内流传哈尼民间故事时间维度模糊,大概与民间生活节奏的缓慢有关。

(一)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以描写民众的各种生活为主要内容,如长工与地主、巧女故事、傻儿子的故2,家庭生活故事,其他社会生活故事等等,这里故事内容异常丰富,如:《好媳妇》。

(二)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是让人开心的民间故事,讲述笑话和听笑话可以享受轻松的欢愉。哈尼民间笑话通过对州官、地主辛辣的讽刺或调侃,一针见血的揭示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的突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如《黒萨与山主》。

(三)民间寓言

民间寓言是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短小精悍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直接说明某种生活经验,具有最实际的动机。如:《虎背上的斑痕》、《豹子上当水牛笑掉牙》、《蚂蚱大战猴子》。

哈尼族史诗

史诗,是集歌唱和叙事于一体的、宏大的叙事文学,也是至今在口头演唱的最古老的文学。哈尼族关于人类本原的问题、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文化知识、祖祖辈辈不能忘却的记忆等,都包含在史诗演唱的歌词里面。哈尼族迁徙史诗很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哈尼阿培聪坡坡》、《普嘎纳嘎》、《雅尼雅嘎赞嘎》、《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等。其中在墨江广泛流传的是《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哈尼支系碧约人的英雄颂歌,流传于普洱地区和玉溪地区的墨江、江城、宁洱和元江、新平碧约村寨中,是哈尼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诗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完整,描写了哈尼族最优秀的儿女——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阿基·洛奇洛耶——顶天立地的英雄、迷扎·扎斯扎依——智慧美丽的花朵)纯真的爱情,讴歌了他们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坚强性格、不屈灵魂,是哈尼族英雄颂歌。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表达了哈尼人心愿,唱出了哈尼人的心声,主人公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的悲剧是哈尼人曾经受过的历史悲剧。全诗共分九章:(1)《首歌》;(2)《扎斯扎依》;(3)《洛奇洛耶》;(4)《赶街相会》;(5)《探花学琴》;(6)《弹琴探花》;(7)《成亲创业》;(8)《不死的魂》;(9)《尾歌》。

诗歌:歌谣有劳动歌《四季生产歌》、习俗歌《碧约腊达调》、《祝酒歌》、情歌《叫月亮》,生活歌《寡妇放羊》、《欢乐常在哈尼心窝》。创世史诗有《奥色密色》、《哈尼阿培坡坡》,叙事长诗有歌颂爱情与争取婚姻自主的《逃到勐先坝》、《不愿出嫁的姑娘》,反映民族压迫与抗争的《妥底玛依传》、《阿基洛奇耶与密扎扎斯扎依》等。

哈尼族民间文学中,绝大部分故事都是讲述智慧的,英雄人物善用智,一般人也多用智。在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也是这样,宣扬谦让和智谋,不宣扬勇猛、暴力和征服。可以说,讲求和崇尚智慧是哈尼族民间文学的一个特点。腊伯和哈尼争夺美地诺马阿美,双方并不是诉诸武力,以战争取胜,而是进行比赛,胜者做诺马的主人。他们先是去诺马河上放火,以火焰飘得远的为赢;哈尼输了。后又进行射箭比赛:谁的箭射在岩石上站牢,谁为赢;哈尼又输了。尽管哈尼对腊伯用计取胜很不服,还得认帐。这里又显出哈尼说话算数的品质[1]。而在《作洛搓罗》中,查艾去杀魔鬼,魔鬼也知其来意,但双方表面客气、暗中斗法。查艾一连去了四次,都被魔鬼吓跑。后来灶神乌麾又去杀,路上他解救了笋壳、冬瓜、大黑蜂、大红鱼,因而得到它们的帮助,把魔鬼杀了。若直接杀去,恐怕查艾和乌麾都有去无回。他们谁胜取决于智谋,而非武功。

五、哈尼族民间故事传承

只要走进哈尼族山寨的哈尼人家,人们便会观察到一个特别的现象:不灭的火塘。如果只停留于表象上分析火塘,就会不加思索地下结论:哈尼人的火塘,无非是山地哈尼人喜居半坡或山坡而为取暖御寒所保存下来的产物,如冬至季节来临,人们普遍烤火炉一样。是不是这样呢?美国的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如果我们想真了解一个文化,我们需要深深探索这个文化的精神,深深认知驾驶这个文化中的个人及团体行为的态度。用这把钥匙,去寻哈尼火塘之迷,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哈尼人的火塘奥妙无穷无尽,其最深层的核心涵义就是:崇拜生命。这里所盲

生命一词,是特指,她蕴藏着这么几个层次,即整个民族的生命,部落的生命,血缘家族的生命,家庭和个人的生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生命的延续。本文试图用文化统形的研究方法,来论述火塘”——这一哈尼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中通常都有一个或几个火塘,成为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有的学者认为,火塘分别是家庭、家族关系、生计和性别的象征。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火塘作为取暖及煮饭的工具,但在一座新房建成或一个小家庭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来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及点火礼时,火塘的意义就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范畴,而成了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缘关系的家庭便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

在云南哀牢山区哈尼人的家里,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

全家转坐火塘时,则按辈分高低分设坐次。火塘左侧边的矮床里面,是家中最高辈分男女的座位。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准跨越火塘,不准用脚踩火塘边的锅桩石和三脚架,不准擤鼻涕或吐口沫进火塘,不准用脚扒火柴头。这充分表示人们对火塘的崇敬。

以上叙述可以知晓,哈尼族的民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数量浩瀚,神奇古朴,绚丽多彩,体裁丰富,内容广泛。民间文学生动而深刻地表达着各个时代哈尼族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描绘着他们的心路历程。哈尼族文学以口耳相传的形式,通过歌唱、讲述流传至今。历史上,可以说所有的哈尼人都是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他们都会唱式样繁多的诗歌,都会讲优美动听的故事,但其中,以祭司摩批的知识最为广博,广大的摩批群是哈尼族文学的主要传承人和创造者。

哈尼族的民间文学属口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它依靠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和不断充实,其内容十分广泛、体裁也很丰富。在广泛的民间流传中,以它曲折、神奇、动人而易记的情节,给人精神振奋,启迪心灵,故事中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邪恶势力的凶残、荒淫、愚蠢都跃然纸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光明的追求,对黑暗势力的抗争,构成了哈尼族民间文学的完美主题。

六、结束语

哈尼族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曲折动人,引入入胜。这些在哈尼族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故事,内容往往与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以及社会习俗有关。流传在云南省墨江的哈尼族民间故事,如青蛙造天造地豪尼人的祖先背魂白宏人十月年的来历姐妹龙潭九会街的传说等都说明了这一现象。哈尼族的民间文学,除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故事外,还有极其丰富的口头传承诗歌。在墨江哈尼族中广泛流传的民间诗歌有碧约人的创世史诗《塔窝义卯萨玛》,白宏人的迁徙史诗《金佘金白》,豪尼人的迁徙史诗《逃到勐先坝》;有反映四季农事生产、生活安排的《十二腊答》节令歌,有哈尼族各支系的《婚恋习俗歌》《丧葬习俗歌》等等。哈尼族的民间诗歌比较自由,也有工整对仗、押韵的。

哈尼族的民间文学,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先辈的加工,经过千锤百炼和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而流传至今的,是通过口耳相传才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的。哈尼族在历史上没有传统文字,但其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内容广泛,体裁多样,全凭世世代代的哈尼人民口传心记,代传一代地流传至今,成为哈尼族文化中最为精粹的部分。现今,哈尼族书面作家文学的发展,就是汲取了传统民族文学中的精华,促使了作家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军超著,《哈尼族文学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孙官生著,《古老·神奇·博大——哈尼族文化探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史军超著,《神话的整化变形系统》,[J]原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研究集刊》1988年刊。

4、刘辉豪、阿罗编,《哈尼族民间故事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之一),[C]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赵德文主编,《墨江哈尼族民间故事集》,[C]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6、李少军、李泽然选编,《哈尼族当代文学作品评论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 参见《先祖的脚印》,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哈尼族神话传说集成》,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