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写作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民族地区写作教学探究

吴伯成

西昌香城学校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地方写作课程一直是学校的主要课程,通过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方及初中学校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和应对对策,能提升学校应用文质量、毕业生素质,为学生打下未来的事业基石。

关键词:民族地区;写作教学;探究

引言:

应用文是一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平时工作、教学、生产,以及公务活动中运用频率比较多的语文形式,它直接反映了社会活动功能的文字总称。因此应用文写作具有高度实用性的职业价值,并能够充分发挥其凭证信息、交流联系、宣传教育、公关沟通等的功能。另外,应用文写作对于一般公民、组织文秘工作人员来说也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针对少数民族的中学生来说,应用文撰写教学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直接影响民族地方初中学校写作教育的问题因素

(一)教学环境制约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多数少数民族地方初中学校不注意提供良好的应用文教育条件,影响其课程的高效开展。因为少数民族地方教育资源的限制,部分初中学校只能在汽车专业班级建设操作间,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级建设电脑实训间,而不愿为具有技术性、实践性、工具性的应用文课程提供教育场地与设施。其次,学校文化氛围对应文教学影响较大。该校注重学校文化中主要学科的专业性、应用型特色和资源优势,但由于应用文写作并不能与校园文化发展形成直接联系,从而造成教师较不关注应用文写作,对学校实用文写作课程的成功开展很有影响。

(二)现有教材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许多少数民族地方初中学校所采用的语文课程中,尽管都包括运用文,但其具体内容一般是作业计划、通报、启事、书信、凭证、便条等,却不是工作说明书、社区实践报告、沟通、请示、结论、开会日记等,只能反映学生未来实际工作与教学中有所联系的资料。若学生想了解这些信息,就必须专业选购运用文教科书,但学生自己选购的专业运用文教科书实际有效与否目前还未可知。另外,由于现在初中学校教科书并不能供给太多关于运用文范文的资料,老师提交的文章也有相当部分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因此,民族地区的中学生普遍着了解知识面小、能力较弱、教学能力差等现象,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往往老师要回答学生所提交的许多提问,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教学效果。若老师的回答缺乏教材基础,不易得到学生的注意,则所学课程也很易于被遗忘。

二、民族地区及初中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民族地方初中学校应建立鲜明的实践性教育理念。从把讲授理论知识转化为培养能力出发,把"三大类"写作方法转化为实际应用文创作。老师从思维角度对应用文创作的充分认识,以学以致用为最终目的设置课程。然后,校园宣传栏、公告栏经常介绍学生的优秀应用文写作,建立良性的、和谐的创作环境和阅读风气,给学生创造更多时间深刻思索如何写出好作品,怎样用写作达到兴奋性和愉悦性。最后,把所有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初中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地方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建设工程输送应用型人才,故该校在进行中初中生使用文撰写的教材中,应做到"三项业务":(1)业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工作。如,少数民族地方以旅游观光为重点行业,初中学校旅游专业就设有有关导游词的应用文写作教育,夯实学生今后投身旅游观光的基石。(2)业务于我校特点学科。为合理构建我校核心学科,设有反映学科特点的應用文,如,我校以市场经济学科为核心内容,设有营销学科、企业管理专业、财务学科,可设有广告词、介绍书、经济协议、意愿书等应用文写作教材。(3)业务于我校职业成长。每一个中学生在上学时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就业需要为中心,以专业和班级为单位,采取选修与必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哪种应用文写作,通过学生练习和教师指导,有效增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导入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选择生动、精彩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借条写作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因借条不严谨而被他人骗去钱财的真实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写借条的积极性。案例导入法能够帮助教师通过案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2.情景创设法

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师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老师在开展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时应创设恰当的情境。例:在介绍怎样撰写简历后,老师创设企事业部门开展简历审查的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审查简历,使学生加强对注意事项和工作特点的认识。老师创设与实践有直接关系的情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主动、有意识地进行创作练习。

3.合作探究法

此方式可以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了时间和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找到困难、找到困难、破解困难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讲授文件写作知识之后,由老师把内容具体为文件的特征、含义、注意事项、文字形式等,由学生们分小组加以归纳、研讨、分析、整理、由代表讲授等,并组织各个班同学在学习讨论时为学生评分,以督促平时不爱预习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知识形成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持久不竭的学习动机,就能迎难而上、积极探究和实践,从而把学习视为一种乐事。既然文学对大学生来说兴趣就非常重要,所以初中学校老师就要格外注意培育和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由最初的"逼我学"逐步转变为"我想学"。要使少数民族的初中学校的毕业生认识到,大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刻就预示着将进入工作岗位,在现实的生活中,往往需要学生借助应用文把自身的写作经验教训、写作体会、工作成果与写作细节等表达出来,也说明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境,但是并没有放弃对应用文的研习。

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方的初中学校使用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充分反映职业教学特点,学校教材必须树立和开展课程改革新理念,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应用文写作专业技能,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充分利用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应用文教育资源,在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应用文写作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杨志正.初中学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研究报告[J].甘肃教育,2018(11):86.

[2]梁志美.论初中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J].文学教育(上),2018(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