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与“重塑”浅析非遗音乐传承的多元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3

“嵌入”与“重塑”浅析非遗音乐传承的多元化发展

田亚男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610200

前言

国家大力提倡非遗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非遗音乐是非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音乐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只在传统节日上出现。非遗音乐不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他们觉得这种音乐是落后的,不悦耳的,他们不能欣赏或者说感受不到非遗音乐的魅力。在信息化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外来音乐出现在当代年轻人的视野中,在当下审美多样化的时代,年轻人更喜欢多样化的音乐,新潮的玩意,所以想要非遗传统音乐在新时代能够得到稳定的传播,将非遗音乐进行多样化的重塑势在必行。

二、非遗音乐的特性

(一)单一性

1、演唱形式的单一性

在传统的非遗音乐歌曲表演中,演唱者们表现不尽相同,甚至是后者模仿前者的样式,毫无创新的演出给广大观众造成审美疲劳。例如:巴蜀盘歌作为四川省级的非遗音乐,对于演唱形式目前多处于对唱模式,且曲目短小,内容直白。演出的场地过于限制等,没有新意的表演导致盘歌只能存活于当地,无法扩大范围传播。

2、演唱内容单一性:

对于演唱内容传统的非遗音乐因顾及保留传统的内容,多年不更新作品,歌曲内容已经与时代脱轨,周而复始相同且重复的内容造成听众新鲜感流失;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听众没有投其所好的新作品就意味着听众的流失。

3、演唱服饰、装扮单一性

正如人们喜欢新衣服一样,新衣服的款式会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么新的演出服、新的造型一样会受到听众的喜爱,传统的非遗音乐因为多方面受限,演出服几乎没有更新,导致还未出场观众已经心中自有形象,没有新鲜感。

4、传承方式单一性

因地域性和方言性等因素非遗音乐在过去的传承中多数是活态传承即:口口相传,师傅传承给徒弟,传承方式的受限导致传承者只能是本地人,这也是导致目前传承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区域性

我国的民族多样性造就了每个民族都有鲜明特点的现象, 由于每个民族的风格不同,所以呈现的地方非遗音乐也不相同。我国各地区的非遗音乐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的,多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在民间生存。如:西北的非遗音乐“西山酒歌”,是将原生态的民歌民调、民间歌曲小曲与行拳酒令相融形成的唱词朴实,语言幽默的酒令歌。西北人住在高山坡上天生会喊唱,所以西北人音域比较宽,声音非常具有穿透力,给人们带来的是来自心灵的震撼。而在内陆平原地区,如河南的非遗音乐“大调曲子”唱曲子的艺人将旋律简洁、易于上口的各种杂曲小调编成音乐歌唱,中原地区的人们的声音就比较温柔和婉转,给人们带来的是对于美好愿望和情感表达的歌曲。这些都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给人们带来了演唱风格的不同。

(三)民族性

我国的非遗音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音乐,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在这55个少数民族中,国家前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关于少数民族曲艺项目就有21项,民族的多样性带来了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上的差异。由于我国各民族各地方都有着许多自己本地区的方言,单就这些方言来讲,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语言,差异影响就非常的大。在我国北方民族歌曲演唱时,大多是音域比较宽的,表演时大多采用的是比较高亢和奔放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体现北方民族的特点。对于南方的民歌,大多是音域相对较窄的,表演风格大多是婉转、细腻、抒情的方式,主要是具有南方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表演。

(四)历史性

非遗音乐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对于历史的时间性记载非常清楚,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是这样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等”定义上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民族的是民族文化在历史中留下的脚印。其次是大众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相传且有突出特点的文化遗产。

三、非遗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非遗音乐的风格多元化发展是推动非遗音乐发展的基础             

非遗音乐也属于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华,是中国历史的传承和艺术瑰宝。近些年受外来文化和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喜欢国外声乐作品,更多的音乐平台和比赛平台多数传唱国外的音乐作品。国外音乐的盛行给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非遗音乐演唱风格无法满足现代化人们的审美需求,尤其是现代年轻人热衷于追求新奇丰富的事物,对传统的音乐演唱风格的认知并不全面,这也就导致了非遗音乐面临无人传唱的囧状。比如说我们的国粹“戏曲”它产生于我国封建时期,虽然近几年的戏曲已经在根据以前的故事进行改革,但是因受当时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影响仍然在剧目中会存在封建印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历史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对于故事的发展情节没有兴趣,仍然不会对传承戏曲有任何的帮助。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非遗文化。作为非遗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音乐应首当其冲,开拓创新,“非遗”虽是历史的沉淀,但是仍然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在原来创作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元素,让听众更容易接受,达到人人传唱的理想状态。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再强调传承非遗音乐,各地政府相继推出非遗音乐的热潮,从2023年的春晚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应该做属于自己的春晚,中国特色的春晚。看大家对于2023的春晚也是好评不断,由此鉴证不是大家不喜欢非遗的音乐,是非遗音乐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适应大众需求,适应国民审美,与时俱进。

(二)非遗音乐的风格多元化发展能够有效满足民众精神审美需求

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流行声乐风格,而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群更热衷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将传统的非遗音乐加入现代的流行元素是风格多元化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许多歌手也在进行着尝试且已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年歌手“谭维维”,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节目《华阴老腔一声喊》,吸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它源于生活,既接地气又创新出彩,雅俗共赏。它的成功,关键在于华阴老腔的魅力,传统音乐元素没有随着岁月而失去光泽,它在现代音乐的包装下还能熠熠生辉。所以促进非遗音乐演唱风格呈多元化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在创作和演唱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多方面向多元化发展,同时也需要从艺术水准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和突破,创作出更多满足广大民族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音乐作品。

四、近年来多元化的非遗音乐发展的现状

(一)非遗音乐走进比赛:近些年全国各地掀起了非遗元素比赛浪潮,各地政府相应国家号召将自己本地区的非遗作品采用比赛形式出现在专业舞台。其中最为特色为全国各地竞相开展的合唱比赛,合唱是最容易加入非遗元素的演唱形式。广州儿童合唱儿童音乐会“合乐古今踏歌行--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非遗作品音乐会”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演绎了《江雪》《咚咚喹》两首带有“非遗”元素的合唱歌曲。孩子们清澈整齐的童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歌舞比赛方向,云南政府举办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其中非遗代表歌曲《嘎斯比勒》荣获金奖。《嘎斯比勒》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阿细跳月》《阿细先基》保护,以《阿细跳月》《阿细先基》为文化元素创作编排的无伴奏男女混声合唱。

(二)非遗音乐走入春晚:从2016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到2023年《百鸟归巢》谭维维一直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坚持深耕坚持创作,2023年春晚演唱的《百鸟归巢》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首次融入春晚的创意节目中,展示中原古韵的独特魅力。春晚名单一公布,很多的音乐人士和音乐爱好者都等在电视机前期待谭维维的精彩演出,从这一层面讲,目前的非遗元素与流行元素的融合已经非常成功,且被大家喜爱。将非遗音乐的元素融入现代音乐作品,使得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在当今的网络媒体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非遗民歌在网络上传播,被热爱创作的的音乐人发现,创作出更多的具有非遗元素的民族音乐及流行音乐。使得原本只能在本地传播的传统民歌,走向更宽广的舞台,被大众所接受。使得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得到更广阔的传播。这种非遗元素吧与现代音乐结合的作曲方式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非遗音乐走入高校;2021年四川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用四川传统曲艺——四川清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我和我的祖国》,礼赞中华百年华诞。此歌曲旋律采用清音的旋律加入清音特有的弹舌头和哈哈腔,歌词多采用原版歌词极具四川特色,借鉴和传承带有典型地域特点的音乐和独特的巴蜀韵味,使得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焕然一新,非遗音乐走入学校二次创作,使之成为符合当代大学生审美可以传唱的新潮作品。这个作品演出的成功对于各地区非遗音乐走入高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非遗音乐走入网络:全民游戏《王者荣耀》,现代年轻人最爱的游戏,在游戏部分人物角色的展示中,将昆曲、京剧等戏曲元素运用到服饰设计和背景音乐里,还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魏春荣用昆曲韵白为角色配音,这种跨界融合丰富了大众对于传统戏曲的认识,让游戏本身具有了特殊的民族标志,也帮助传统文化符号在时尚化、年轻化。近年来国家及各级部门积极的保护非遗音乐,不少互联网企业也积极的自觉担当起开拓非遗传播的渠道,开发和培养非遗传承人,支持非遗音乐的再创作。前些年酷狗直播上线“非遗大师课”很多的粤剧名角首次亮相网络平台很快吸引大批年轻网友,粤剧大师们在网络平台上跟网友互动,既展现了精彩的演出又在互动中普及了传统的戏曲知识。非遗音乐是古老的中华子孙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的重要的精神财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凝集着中华民族充沛创造力,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五、未来非遗音乐多元化发展的途径

(一)政府支持,推陈出新—专业团队将非遗音乐元素引入现代音乐创作

虽然目前已经有少量作品开始将非遗音乐元素引入流行乐坛,但是对于庞大的非遗音乐乐库,这个只能算冰山一角。国家虽然大力号召非遗音乐的再发展但是对于这方面缺乏鼓励性政策,作曲家对于非遗元素的再创作仅仅只停留在个人兴趣层面,没有当作专攻的事情来做,导致目前拥有非遗元素的歌曲少之又少,不能广泛传播。

(二)中西合璧——借助西方力量宣扬东方精华

以四川清音为例:四川清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歌剧”,因四川清音主要以抒情、叙事为主且唱腔优美,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尤其是四川清音演唱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弹音”能发出类似西洋歌剧唱腔一样的美妙声音,因此被誉为“东方歌剧”西方歌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获得音乐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认可,将我国的东方歌剧奠定在西方歌剧宣传的基础上呈现在西方国家,更容易被接受和快速推出,将民族特色的音乐世界化。

(三)非遗音乐深入高校精准研究

将非遗音乐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深入高校教学。我国的非遗音乐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非遗音乐与本地区的方言、生活习惯、及人文特色息息相关。许多对于非遗音乐感兴趣的创作人针对各地方非遗音乐的方言都要研究很长一段时间。耗费的精力过多时间过长,使得他们望而却步。将这些非遗音乐按照地区划分,落实到本地区的音乐类高校进行研究,对于本身非遗音乐的语言问题就不会成为困扰,以高校为转化点,将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音乐在高校通过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创作之后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二次创作的非遗音乐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活态传承,非遗音乐的活态传承问题将迎刃而解。

总结

传统的非遗音乐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归根结底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非遗传统音乐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重要内因,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加大对地域性非遗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合力将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实践,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有效提升华夏民族传统的竞争力和传承水平的关键举指。保护好我国的非遗音乐,通过多元化的再创作使得我国的非遗音乐耳目一新,各民族非遗音乐的蓬勃发展使得我们各民族之间更加了解,促使民族大融合,传承好非遗音乐就是保护好非遗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作性,促进人类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对于非遗音乐的传承出谋划策,深入探究。将非遗音乐多元化发展,使得民族音乐源源流传,走向世界。

 项目课题:

1、巴渝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市厅级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蜀盘歌”新时期传承发扬可行性研究》(编号:BYMY22B37)

2、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名称:《非遗四川清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JYJ2022B09)

作者简介:田亚男(1987.0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音乐教学及音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