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5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付仪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精神文明等各方面。新中国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后来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下了基础,也为当下如何发挥自身本土优势与制度优势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制度;当代启示

一、引言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目前为止最新的产物,也是更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集中产物,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资本主义要跨越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斗争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现已进入长期共存的状态。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解救出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也于1956年基本完成。从1956年起到“文化大革命”的20年间,是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在当今越发复杂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厘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思考并阐明其探索成果对当下社会发展的启示,有利于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站稳立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坚定初心、信心、决心,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中国继续发扬光大。

二、追本溯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

    历史的潮流不断向前涌进,各国各民族终将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到社会主义,但在当下,世界局势变化难测,各种意外风险事件频发,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注定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近期的关系。要突出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显著成就,在现实社会中,要摆道理,更要讲事实。所以,在梳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之前,则需概括出社会主义,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

(一)社会主义激发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阻碍自身社会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同时也引发了其内部矛盾的快速激化,经济危机呈周期性爆发便是具体表现。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却试图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来,“……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合乎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否认了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就,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决了遗留问题,实现了对其的继承与超越,并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而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新生阶级,自诞生之际就已指明了未来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社会主义以何比资本主义能够激发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首先,是历史发展规律所趋。在历史发展规律中所呈现出的必然性结果就是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因此,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与之相匹配的则是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其次,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所需。在马克思主义范畴内,有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并且明确了实现目标的前提所在,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而言,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便是要利用国家机器为依托,大力发展生产力。再次,是社会主义本身优势使然。社会主义正因为要实现自身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的优势所在,就须尽可能更快地提高生产力,社会主义通过实现公有制、集体化、按劳分配等来处理好社会内部矛盾的,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大力发展后所实现的颇多成果有哪些?首先,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均有所发展。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是世界上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均有进展且呈现出长期发展的势态,他们并没有固守本本,而是结合时代和自身国情,相对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疫情肆掠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和定力。其次,就中国自身而言,成果颇多。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经济稳中向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中国是社会主义能够使得生产力提升并促使经济持续发展的鲜明案例,也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新选择。

(二)社会主义产生更先进的生产关系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已揭示了社会发展由低到高的规律。具体体现在于,相较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所孕育的则是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同样的,社会主义所孕育产生的新的生产关系也应相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先进。这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不一定得到体现,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得到落实与进步。

    与先进生产力相匹配的便是先进的生产关系。无产阶级的诞生,一方面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开始呈现极端尖锐化的趋势,即呈现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匹配的情况,这时生产关系不再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积极作用,而是成为一种限制和阻碍,无产阶级“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指明了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时要坚决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不是企图通过调和、改良来短暂缓和矛盾。另一方面代表着新生的社会力量正在孕育着新的生产关系,这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在现实层面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层面都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对协调发展。

    更先进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出灵活发展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下,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公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的生产关系”[1]319,这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广大非剥削者的利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也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探索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优势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得到发挥和体现,从而为基本经济制度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活力。所以,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可以得出,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时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灵活地结合自身国情,延伸出一系列符合社会主义理念的具体可行的社会制度。

(三)社会主义孕育更先进的精神文明

     唯物主义历史观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着、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呈辩证关系。所以,本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这条基本原理,可以得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精神生活中的总体反映则是更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理念。以中国为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更是以时代发展的经验总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以世界发展为视野,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体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所构建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极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反观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疫情防控上作为的滞后性、有限性,社会主义所孕育出的社会集体意识是积极正向且具有共同体意识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并非特殊阶级阶层所特有,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共有,究其根本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所产生的应然结果。

社会主义更善于运用先进精神文明成果。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下中国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中国奇迹”,并站稳脚跟,迈好步伐,继续前进。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时,邓小平以黑猫白猫作比喻,通俗易懂地解答了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实质上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他能行可靠的方法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随着各方面的逐渐开放,许多社会思潮也涌入新生的中国,如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在潜移默化地残害国人思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所以,社会主义不光要学世界上的先进文明成果,更要在这些先进文明成果中进行筛选,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接收。

二、学以致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发展的艰难与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压,致使新中国的新开始难度很大,一方面要使从战火中重生的国家和人民恢复起来,并摸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信心决心初心也不可动摇。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力量对比起来仍然悬殊,而为了阻碍新中国的发展,西方国家采取了经济封锁等一系列举措,致使新中国的初建阶段分外艰难。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公有制得以建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后,中国正式迈向了社会主义阶段。所以,过渡时期的一系列成就为后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改革:定计划、调结构、改体制

    国家要发展,首要靠经济。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对社会主义经济继续进行探索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1956年,中国正式开启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初期,主要是对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前后,形成的三个思想共识之一就是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上来。加快进行经济建设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意识。而如何进行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产生更高水平生产力的优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计划弥补盲目,倡导计划维稳。为了打破市场生产的盲目性,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即将面临的问题,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国家相区别,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许多贡献。1953年,中国开始部署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加快进行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这也正式开启了中国对整体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规划的序幕。1957年,毛泽东多次提出要吸取苏共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进行把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做足了思想准备。1963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始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就强调并实施了有关计划发展的相关内容,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促使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以结构调整弥补产业发展,倡导结构调整。毛泽东等人为了使属于社会主义的优势得到彰显即解决将遇到的矛盾,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经济结构有新的想法和思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经济建设,利用好之前工业的底子,促进内陆和沿海,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为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就要注重在内陆、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使产业比重维稳发展。所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实际上是从社会主义制度下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核心思想出发,大力发展经济,以此来体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巨大区别,突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层面的优势所在。

    以体制改革弥补市场自发,倡导规范管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管理体制上、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上、积累和消费上都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管理体制上,宏观上要求巩固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扩大企业、地方权利,毛泽东指出在宏观层面“要学会按照经济办法改进工业管理体制”1,微观上明确指出“一长制”是不可取的,“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在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上,毛泽东等人意识到需要克服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粗所造成的所有制单一的弊病,中国需要市场为手段来发展生产力。中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发展生产力,需要运用市场这个手段。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早在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毛泽东等人就已开始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型,为后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

(二)政治建设:顾民主、解矛盾、育新人

      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设立初始目标。对于中国整个社会政治大环境,毛泽东曾多次强调新中国要发展,就需要摆脱之前受压迫的沉闷的政治氛围,良好的政治氛围,更是后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对外,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政治不够民主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对内,中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相应地也要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制度,使其能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从目标出发,毛泽东对如何实现构建新的政治上层建筑进行了深入思考,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中国自身内部进行了多方位、深入的剖析。

着重分析社会内部矛盾,厘清各类矛盾。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对社会内部进行全面分析,毛泽东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了重要的分析。毛泽东论证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但这种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且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得到解决。这种非对抗性体现在人民内部矛盾,要求以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这类矛盾,而对于违法犯罪分子也要使其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在毛泽东看来“解决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是实现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2]377。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初步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从党内自身建设出发,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同时,还提出要加强党外的民主监督,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来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合作交流。

    所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设和探索,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系列基础性的政治制度是后期中国完善政治体制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后所发挥的优势所在,能够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谋所规划,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明确界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文化建设:定标准、明方法、重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经济基础所对应的上层建筑也不同,在面临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文化时,初始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应以何种标准、何种方法、何种态度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建国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领域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以六条标准来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将文化产品区别为“香花”和“毒草”。而如何鉴别“香花”和“毒草”呢?毛泽东提出了六条标准,即“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服务的,也符合当时进一步探索反正社会主义的现实情况,是社会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政治标准的生动写照。这也并不是限制或框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而是要明确社会主义社会中,文化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有利于人民思想的解放与发展。

以双百方针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双百”方针。后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释了“双百”方针,再次强调了多种社会文化、思潮中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作斗争,才能真正体现出真理的魅力,才能让更多的人信真理。由此可见,毛泽东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强调促艺术、学术在斗争中发展进步,以此来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与长处所在。

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博采众长的态度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以及如何对待中国民族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毛泽东也有自己的见解。对于外来文化,毛泽东始终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理性的看待外来文化,他指出,“文化上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16]1586,而且毛泽东对中华民族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自信,也十分强调艺术是否为中国人民群众所接受。

三、知古鉴今: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当代启示

    毛泽东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阶段,是社会主义中国初建阶段,意味着一切都是从新开始、从一张白纸开始。届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内外环境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如何构建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出了初创性的重要贡献,所形成的思想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思想财富。为后来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下了基础,也为当下如何发挥自身本土优势与制度优势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决走好自己的路

    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的整体来看,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探索始终坚持了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态度,对中国继续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着定心定向的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方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结合具体国情,反对本本主义,对外抗战对内团结,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为中国博出新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新中国,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智慧和勇气进行初步探索和发展,也正是如此,新中国以自身实际行动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灵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实践成果,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交织出现,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化,在如此环境下,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自身的修炼,成为真金,才能不怕火炼。

    所以,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坚守主权与自主,在国际各方各面交往中不卑不亢,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坚持自力更生,就是要专注自身能力提升,以自身建设与发展来促使整个国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历史潮流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始终扬帆远航;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就是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中华民族本土优势,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光明大道。

(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来看,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从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将整个社会根基的经济基础从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革成分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使得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基本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方面,中国经济能在稳中求进,不断发展,本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不断完善,内容也不断丰富,现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另一方面,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时,也要吸取在毛泽东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探索时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五·七指示》提出的另一个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忽略了生产力尚未发展到能够支撑起该模式的水平,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国情,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意。

    所以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性,有什么水平的生产力、处在什么样的发展环境、才能办好应该办好的事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宏观和微观双重入手。宏观上,深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加大力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处在一个稳定、开放、有序竞争的大环境中,各类经济主体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让政府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微观上,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兼顾国有企业改革,从产供销三环节进行结构调整改革,从基层入手增强经济活力。  

(三)站稳政治立场,兼顾民主法制建设

    从毛泽东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为探索社会主义制初期扫清障碍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至当时中国社会内部,明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社会内部的十大关系,对于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汉族与少数民族、党和非党,明确了这四组关系,就基本明确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基本内容。所以,从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来看,新中国从一开始就有着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的政治立场,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使得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牢牢把握在了中国人民自己的手里。近年来,中国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概念,并发布了《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这是对西方国家试图将民主概念片面化、单一化的有力回击,也是对民主概念的扶正祛邪,促使民主能够不被有心之人作为捆绑他人的绳索。

    所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就必须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制度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扎根于中国大地,进一步完善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参考文献

[1] 庄福龄.简明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政治经济学部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8.

[5]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4.

[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M].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1997.

[7]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