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提升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提升思考

黄成

重庆市璧山区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 400000

摘要:建筑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能源消耗多等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体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经济的和谐建设。尽管近年来建筑市场已经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了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并明确了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提升思考

1建筑质量管理的作用

1.1提高工程质量

近几年,建筑行业呈现出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势头,作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主要载体,建筑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要想使建筑性能及寿命达到预期,关键是要对其质量进行管理。施工期间,有关人员应关注各道工序、各个细节,严把质量关,确保无论是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还是监测方法,均与现场情况高度契合,由此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1.2增加企业收入

提高管理有效性,还能够为企业创造更为可观的收入,这是因为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避材料被浪费的问题,降低项目成本。另外,对建筑进行科学管理,还可使设备、建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保证建材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的前提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施工投入,企业收入自然变得更加可观。

1.3提高管理水平

落实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可使施工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施工质量往往决定了建筑工程成功与否,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可确保潜在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另外,这样做还有助于降低问题发生率,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确保项目投运后,能够发挥出应有价值。

2如何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1提高环境质量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环境管理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施工方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恰当保护手段,为自然环境提供有力保护,将项目施工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二是作业环境,管理人员应敦促施工人员合理摆放施工所需设备及建材,同时检查现场所安装临时照明设备的性能,为项目施工奠定良好基础;三是管理环境,施工方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凭借该机制约束参建人员行为,保证操作规范且标准。

在管理自然环境期间,还应重点关注施工期间的天气情况,在遭遇暴雨或其他极端天气时,酌情减少工作量,同时为参建人员配备全套保护设施,避免其安全受到威胁。作业环境的管理重点如下:一是改善照明条件,为精细化施工提供保障。二是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临时道路,保证材料能够顺利到达施工现场,在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时压缩项目成本。三是科学规划现场布局,确保工作区和办公区等区域具有清晰边界,并分别针对各区域情况,采取相应的安保方案。

以某建筑项目为例,施工方在正式施工前,便派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随后,由管理人员结合现场勘察所掌握资料,对环境加以调整,增加照明灯数量,并建立相应的卫生场所、消防场所,为施工人员提供便利;竣工后,第一时间清理现场垃圾和剩余材料。项目最终获得“优秀工程”称号。

2.2重视材料采购

设备、建材对项目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有目共睹。采购材料前,施工方先要了解设备性能、原料场地和质量,仔细阅读厂家所提供许可证书,对证书内容进行仔细记录,切记不得为降低项目成本而采购不具备“三证”或是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以建筑情况、设计方案所提出要求为依据,全面检测设备与建材,确保所采购设备性能、建材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以免出现资金或是资源被浪费的情况。运输过程中,为材料提供全方位保护,进场后,及时检查材料情况,如果检查发现存在不达标设备或建材,应如实记录其情况并尽数剔除,改用更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建材,随后根据材料特点分类存放。事实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可规范材料市场,使市场得到有序发展。

2.3合理选用工艺

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工艺更新换代的速度有所提升,对建筑行业而言,根据项目情况确定施工所用工艺与设备,通常可使质量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鉴于此,施工方应酌情引入先进设备,同时调整施工方案与工艺,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帮助施工人员准确掌握项目所用工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工艺均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另外,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应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淘汰无法满足项目要求的、安全系数较低的、机能老化严重的设备,避免给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2.4落实人员管理

实践表明,要想提升人员管理有效性,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引入主体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结合实际打造相应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行业规定开展管理工作,尽量杜绝人为失误,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二是重点管理工程负责人,确保负责人对自身权责具有系统且准确的了解,委派专人对负责人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处理违规情况。三是招投标阶段,仔细分析投标单位资质和能力,保证中标单位拥有专业施工队伍,以免由于人员频繁流动,导致项目无法如期交付。此外,中标单位还应当配有兼具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以及突出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得到有序推进。四是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参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参建人员对项目情况、重难点和施工技术具有准确了解,定期进行培训,为参建人员提供了解、掌握先进理念与工艺的渠道,提高参建人员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程施工中。五是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参建人员均已接受过系统培训且顺利通过考核,随后,与该群体签订相关合同,为自身及参建人员权益提供保护。

2.5强化施工管理

实践所积累经验表明,只有准确掌握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采取恰当的管理手段与措施,才能使质量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性达到预期。鉴于此,施工方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系统且完善的准入机制,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间的竞争更加公平。此外,还应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引起重视,加大监管力度,为后续各环节的有序推进提供保证。如果条件允许,可组建相应的监管团队,由该团队成员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管,杜绝不达标材料进场。施工期间,由监管人员联合建立人员,对项目变更情况、参建人员所做出行为加以控制,为施工安全、进度与质量提供保证。

以某建筑施工项目为例,中标后,施工方第一时间成立了监管部门,将审查设备和建材的工作全权交由技术人员负责,待审查告一段落,技术人员便前往现场,为后续工作做准备;施工期间,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施工结束后,技术人员联合管理人员对材料使用率、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检查,旨在避免项目出现资源浪费或是污染环境的问题。最终项目顺利竣工,施工效率及建筑整体质量均达到行业最新要求。

3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建筑质量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要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关键是要对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引起重视,酌情引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保证建筑质量可达到业主方诉求。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建筑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还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日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凌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8):79-81.

[2]皇甫婧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J].散装水泥,2022,(04):56-58.

[3]弓大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研究[J].砖瓦,2022,(08):112-114.

[4]李春玲.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方法研究探寻[J].中国设备工程,2022,(1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