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代练  消除体困——小学50米快速跑的新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以“戏”代练  消除体困——小学50米快速跑的新教学策略研究

张志豪

义乌市北苑小学

摘要: 50米快速跑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生身体测试必测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初中、高中、大学等必测指标。因此体育教师十分重视快速跑教学。纵观当下的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但缺乏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的50米快速跑教学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50米快速跑;激发兴趣;体育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一)根据数据,明析问题

某小学水平三50米跑测试数据展示

项目

优秀人数

优秀率

良好人数

良好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不及格人数

不及格率

测试人数

五年级50跑

26

15.2

65

38.1

75

43.8

5

2.9

171

六年级50跑

31

18.6

67

40.3

65

39.3

3

1.8

166

依上图所示,五六年级50米跑测试成绩,优秀与良好人数仅占总人数的一半,及格和不及格人数仍占很高比重。本着追根溯源的教研精神,其中问题的本质值得我们探究与剖析。这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了解问题。50米快速跑项目主要测试学生的快速力量(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快速力量包含启动力量和速度,身体协调主要表现在跑步姿势、上下肢协调运动,但身体协调又涉及全身肌肉协调,也就是身体的力量协调,由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良好以下成绩的学生普遍存在力量低、爆发力差、身体不协调。

(二)深挖根源,分类剖析

该小学水平三五六年级问题调查表

良好以下人数

上下肢不协调

跑步姿势变形

态度不端正

力量不足

反应慢

备注

五年级80人

52

40

36

39

68

不计总人数,有重叠参数

六年级68人

58

45

25

45

65

通过与组内教师和其他体育同事对影响小学生快速跑原因的探讨,得出以下几个方面严重阻碍了小学生50米快速跑成绩的提高。

上下肢不协调:手臂摆动没有有力的带动下肢运动,上下肢配合不协调

身体素质低:水平三学生体能低,爆发力差,速度慢,跑姿变形等

不愿参与身体素质训练:体困心乏,对训练没兴趣,没有内在训练动力

身体反应慢:启动慢,注意力不集中

(三)探究问题,追溯本源

1. 小学生身体特点分析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弯曲变形、脱臼和关节损伤。肌肉娇嫩、柔软、富有弹性,但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神经系统,易兴奋,表现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但少抑制,注意力不易集中,易于疲劳,也易于恢复;运动动作不协调,不精确,易出现多余动作,但其灵活性好,可塑性强。

综上所述可以很好的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小学生肌肉娇嫩、伸展性强、肌肉力量差、控制力差、运动动作不协调、不精确、神经系统的特殊性,所以表现出身体协调性差、力量不足、起跑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改善以上问题的。

2.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该阶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易于分散,将练习内容游戏化,以激发其练习兴趣。.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将练习形式多样化,以保持连续兴趣。喜欢且善于模仿,将练习情景化,提高其练习兴趣。易接受新知,但又易于遗忘,要适时温故而知新。情感易外露,自制力和应激能力较差,要及时发挥教师的监控作用。

二、明晰问题,对症下药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得教师在快速跑训练中应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小学生的练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能积极的响应教师的课程安排。俗话讲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兴趣引导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规范教学,针对性强化准确的练习动作,强化练习成果。

  (一)改善上下肢不协调的体育游戏

跳绳比赛:跳绳这项运动简单易行,不受场地的限制。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还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对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节奏感以及内脏的锻炼都大有裨益。跳绳是手、脚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脑部协调发展,培养节奏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体育游戏纠正跑步姿势变形

竞走比赛:以规范的跑步姿势配合大步走,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下体验大幅度摆臂带动下肢大步走的感觉,同时运用比赛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让学生深刻体会要想快就必须加大摆臂幅度和频率,明白摆臂的重要性。竞走速度相对较慢,能使学生很好的控制肢体,规范动作。

  (三)力量练习

1.实事求是,理性练习

力量训练负荷较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不能生搬硬套专业运动员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力量练习增长较快,停止练习后,力量消退得也非常快。所以力量训练在中小学生全年各个时期都应进行,针对水平三的学生应以小负荷或克服自身体重的跑跳类训练为主。训练时应先根据所练项目能量供应的特点,力量练习尽可能地与所练项目技术动作结合起来。

力量训练中还要注意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如在平时课余训练中,既要重视下肢力量的训练,也不能忽视上肢力量的训练,发展力量的均衡性不仅有利于整体发力的效果,还可以预防肌肉组织损伤。在力量练习或跳跃练习后,为保持肌肉快速的收缩力量和较大步幅,一般做快速跑、跳跃和大步跑练习,或者适当做一些放松活动,不仅能恢复肌肉张性、预防肌肉僵硬,还可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1. 跑跳快乐,以玩代练
  2. (1)游戏名称:夹球蹲跳接力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跳跃、奔跑能力,提高腿部力量

游戏方法:将人数分为均等的四个队伍,每队男女生尽量保持一致。游戏开始前每队分发一个软式排球,每次游戏由各队出性别一样的两位同学,两位同学背靠背手挽手且需后背夹住一个软式排球蹲于起跑线前,一位同学面向起跑线,位同学背对起跑线。游戏开始后,两位同学夹球蹲跳至终点线,当两位同学均过终点线后,则可拿球起立,跑向各队起点位置,进行击掌接力,由下一组进行夹球蹲跳接力游戏。直至最后两位队员完成,用时少的获胜。

注意事项:两人在蹲跳时,球必须由后背夹住,不允许用手抓住,球落地后需在原地拾起夹住后再前进,夹球到达终点后须有一名队员抱住球返回起点,不允许扔或抛向队员。

三、结束语

通过对快速跑练习难题的总结,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以游戏代训练手段,从弱到强逐渐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提高快速跑成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辅助性手段,不可作为主要课堂内容使用,将游戏代入“身体素质练习”是积极有意义的好手段,但增加“动作练习”的趣味性需要教师把握好度,动作技能练习过度的追求趣味性会影响正确规范的动作技能形成,长期的本末倒置也会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 运动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

[2]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3]季浏,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肖克凡. 跑跳类体育游戏对三四年级小学生下肢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5]柳庆红.普通学生50米跑教学训练策略[J].田径,2020(01):17-18.

[6] 滕建.短跑速度与步长、步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