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巡察干部能力素质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提高巡察干部能力素质的若干思考

张文彬

中铁隧道局党委巡视巡察办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坚持巡视巡察政治属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持续提升巡视巡察工作质量,是各级巡察干部的职责所在。为此,本人结合近年来从事巡察工作的体会,谈谈提高巡察干部能力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好巡察“望远镜”作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

巡察干部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标准、第一要求,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用政治的“望远镜”登高望远,始终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政治监督的内涵和范围,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巡视巡察工作全过程。要准确把握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巡视的政治监督作用,政治和业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业务是表,政治是里,每个单位的具体工作都是业务,但业务背后体现的都是政治方向、政治站位、政治担当。二是以“四个落实”为方向。始终坚持把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巡视、审计和主题教育整改等方面问题作为巡察工作重点,确保政治巡察方向不偏。要重点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唤醒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章党规意识。三是以专项整治为重点。要丰富政治巡察内容,根据党中央和上级党委要求,持续深化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将“四个专项整治”“民企挂靠国资”“靠企吃企”、“影子股东”等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党委巡察工作内容。即要聚焦积重难返的老“顽疾”,还要聚焦近期出现的新“病患”。

二、发挥巡察显微镜”作用,锻造巡察精兵强将

巡察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完成好巡视巡察工作的根本,要善于发挥好巡察的“显微镜”作用,致力于建设党内监督的“前哨”,锻造发现问题的“尖兵”。一要强责任巡察干部身处从严治党一线,必须牢记宗旨、不辱使命、一身正气,要敢于担当、敢于较真碰硬,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把工作想在前、谋划在前,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怎么巡,巡什么,都要通盘考虑。二要强本领。发现问题是巡察的生命线,特别是发现高质量的问题和线索,这就更需要巡察干部不光要有一双慧眼,还要有一对铁拳,要做到既能上马击狂胡,又可下马草军书,具备超强单兵作战能力,从而把“敢于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的策略有效落到实处。要提升能力,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相关制度法规,了解掌握所监督领域的专业知识,努力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精兵。三要严纪律。巡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没有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是难以完成巡察任务的。巡察干部要始终依规依纪开展巡察,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做到令行禁止,慎独慎微,不断涵养“铁律铁志,善作善成”的企业文化,展示巡察干部较高的政治素养、思想境界、纪律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维护好巡察的公信力和巡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发挥巡察“扫描仪”作用,持续提升巡察质量

巡察干部要善于用巡察的“扫描仪”来定期政治体检,达到精准发现问题和防微杜渐的效能。一是加强巡察交底工作。在巡察准备阶段,广泛收集纪委、审计、财务、干部等相关系统部门交底信息,提前了解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近年来履职和廉洁从业情况,以及巡察、审计、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情况,围绕重点难点、薄弱环节,做好各系统部门的交底工作,为巡察组进驻提前备足“弹药”。二是认真策划组织实施方案。巡察组要根据不同的巡察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巡察工作方案,在执行方案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完善。发现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进入巡察报告的问题要精准,凡是写进报告的问题都要有具体的人和事作支撑,特别是对重大问题的定性判断,既要有面上情况的总体分析,更要有典型事例和数据支撑,确保巡察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三是加强巡察过程督导。进驻巡察现场后,巡察人员很难快速进入角色,发现问题多是代表性不强,缺乏政治属性的纯业务问题。为此,党委巡视巡察办要超前督导,了解巡察组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时纠偏,第一时间帮助巡察人员“精准扫描”,如实报告问题,是什么问题反映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报多少问题,不能随意放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隐瞒和捏造。要厘清和找准问题本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巡察“放大镜”作用,不断拓展方式方法

巡察干部要利用好巡察“放大镜”的作用,既要做好基本动作,更要不断拓展新思路,开创新方法。巡察工作,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民主测评、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调阅资料、列席有关会议、下沉巡察、受理来信来访等老模式,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导致巡察发现问题不够全面、也不深入。部分单位在开展多批次党委巡察工作后,思路不够开阔,发现问题缺乏代表性,更未真正起到政治巡察震慑作用。

如何快速提高巡察工作效能,加强巡察成果运用,最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党委巡察工作方法势在必行。中铁隧道局党委通过不断总结提升,已将党委巡察七问分析法(“5W2H”)成功运用于多批次巡察工作,对于企业开展巡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指导作用。七问分析法(“5W2H”)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巡察机构,解决谁来干(Who)的问题;二是建立完善巡察管理体系,解决何时/地(When、where)干的保障机制问题;三是注重巡察工作实效,解决干要达到的目标(What)问题;四是坚持思想先导,解决干要强化的观念(Why)问题;五是规范巡察工作方法,解决怎么干(How)的问题;六是提高巡察过程质量,解决做到什么程度,投入多少资源(How Much)的问题。同时还要聚焦到工程项目劳务分包、材料供应与项目效益高度关联管理事项上来,着力发现突出问题。通过个别谈话“广撒网”,通过调阅资料“顺藤摸”,通过受理信访“细过筛”,确保问题线索真实有效。

五、发挥巡察“定盘星”作用,强化巡察成果运用

巡察干部要抓好整改工作,持续发挥好巡察督导定盘星作用。当前巡察整改中,少数单位存在“一巡了之”“侥幸过关”“平安着陆”等消极心理,暴露出整改责任压得不够实、不够紧的问题。究其根本,是部分干部对整改意义认识不够深刻,认领整改责任不够主动,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不到位。对此,要切实把巡察整改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举措。在巡察成果运用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压实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巡察工作放在公司改革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动,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委书记作为巡察工作的分管领导,要密切关注巡察前期准备、巡察过程、反馈整改等环节,确保巡察工作质量。二是强化巡察成果综合运用,加强对职能部门履行问题整改监督检查职责的再监督,强化纪检、组织干部部门的日常监督责任,督促推动整改监督检查;加大对巡察发现问题的通报警示力度,健全问题整改公开机制,充分发挥震慑作用。三是加强反馈问题整改。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现场巡察结束后,要及时将巡察发现问题,移交有关部门,发挥巡视巡察标本兼治作用;同时推动纪检部门把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做好巡察问题整改工作。

六、发挥 “整容镜”作用,强化巡察监督体系

巡察干部在巡视巡察过程中要发挥好“整容镜”作用,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一是构建上下联动监督体系,坚持把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扎实推动巡察工作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党委巡察、纪检监督、财务、审计、成本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在信息、人员、方式、成果运用方面共享共用,把贯通融合的要求落实到监督工作全过程。二是构建多渠道监督大格局。整合监督力量,坚持把巡察监督与纪检、组织、干部等党内监督,以及审计、财务等业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大监督管理办法,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巡察监督大格局。加强党纪部门与职能部门监督的贯通,构建起整体联动的监督格局,既可以促进监督获得专业支持、拓宽发现问题渠道,也有利于相关部门间借势借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三是构建同频共振新格局。巡察动员会、反馈会邀请纪委人员参加,将巡察发现问题抄送党委组干部部门和纪委,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共同做好巡察监督后半篇文章。巡察问题整改阶段,党委组织、干部部门和纪委优先办理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做到发现快、审查快、处理快,凸显巡察震慑效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