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周伶俐

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343000

摘要: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基本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学习是教的,弱者是扶持的。继续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面貌发生新变化。

关键词:新发展;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1开展质量评价有助于明确区域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质量评价是重要的接力棒。通过指标体系和评价传递,可以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一是明确区域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指南》将政府履职、课程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发展等作为区域特殊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可以督促地方政府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二是明确地方政府保障特殊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指南》充分考虑新时期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特殊教育发展和提升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为地方特殊教育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教育规划布局、办学条件改善、经费保障等。对特殊教育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重点提出了地方政府推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政府根据《意见》尽快完善薄弱环节。准则。三是促进形成科学的特殊教育质量观。《指南》将学生适度发展作为评价全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有助于各地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质量的根本内涵,深入把握党的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特色教育。儿童全面健康和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2开展质量评价

有助于促进区域特殊教育的循证诊断和改进以评价促建设、促改革。素质测评将精准衡量学生是否适合本特色教学发展它还对课程、教学、管理等诸多特殊教育过程环节进行了评价,为区域教育的诊断和改进提供了丰富的依据。一是明确区域特殊教育工作重点难点。通过质量评价,地方政府可以查明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的不足和原因,明确地方特需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了解和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流程环节,从而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聚焦过程,寻找发展区域特殊教育的可能策略。育人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以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形成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堂教学、改进学校管理的可能方案。三是推动学校自我诊断和改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最终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提升。《指南》明确了学校在课程教学实施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评价要点,为学校开展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区域层面典型经验的总结分析,可为学校提高本校特殊教育质量提供启示和参考。

3加强特殊教育发展内外联动

特殊教育开放发展是指国内外两个大局,内外协同推进。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在特殊领域的话语权。开放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重点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殊教育的内外关系。

3.1特殊教育相关法律规定的参考文献

受教育权是特殊儿童的基本权利,应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尚无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律,全社会应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单行法的出台,可以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更具体、更细致的法律保护,更好地规范特殊教育工作。

3.2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借鉴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规模、结构、培训质量、培训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以全纳教育为核心,切实提高全纳教育教师实践能力,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师资力量。参照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定向分流培养模式,中国高校可根据职前教师在本科培养阶段的工作意愿,在适当的时候尝试分流,发展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

4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学前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优质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根据残疾人教育发展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支持特殊教育院校、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上学前教师。综合教育部门或专业。制定完善高等学校学前融合教育专业设置标准。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应当开设特色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综合教育素养。制定高校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体系,需要将融合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相关指标。

5加强评价监督促进学前特殊教育质量公平

加强监督评价和质量监督是规范幼儿园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教育。首先,要完善学前特殊教育的监督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定期跟踪制度、专项督导制度和综合督导评价相结合的学前特殊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依托特殊教育科研院所专业智库力量,发挥第三方评价的相对独立性和公正性优势,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第三方组织为主体的多层次监督评价架构补充,以评促建,支持园园一体化。规范特殊教育幼儿园办学,提高办园质量。二是出台学前特殊教育评估指南。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等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具体情况,综合我国幼儿园和特殊幼儿园,以残疾儿童为标准,构建具有共性与特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过程与总结的评价指标框架。此外,还要提高督导评价队伍的综合教育素养。一方面,可以在监评人员培训中加大教育理念与知识相关内容的融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特殊教育专家、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等方式优化学前特殊教育评价队伍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引领特殊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协调是特殊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必由之路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共享为残疾儿童提供了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残疾儿童为核心,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和学校融合教育质量,加强对资源型教师的帮扶,特别是引导巡回教师上课质量,促进特殊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体现融合教育的中国特色。继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加强校园无障碍环境和资源中心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包容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与方向[J].邓猛;张玲;张瑶.中国特殊教育,2022(08)

[2]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探析[J].王琴;郑晓坤;于吉吉.中国特殊教育,2022(07)

[3]超常儿童早期培养的师资保障制度研究[J].杜玲玲.中国特殊教育,2022(07)

[4]基于巡回指导教师视角的巡回指导能力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王志强;张浩然.中国特殊教育,2022(07)

[5]融合教育背景下巡回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建构研究[J].孙颖;杜媛;史亚楠;朱勃霖.中国特殊教育,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