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颅内出血的疗效分析及远期随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经颅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颅内出血的疗效分析及远期随访

李婷婷

榆阳区人民医院 榆林市儿童医院 719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颅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的颅内出血的疗效,并对其远期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来自榆林市儿童医院确诊新生儿VKDB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儿采用经颅微创穿刺治疗,而参照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方案。研究记录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颅微创穿刺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0%。治疗后颅内出血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38名患儿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随访6个月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在12个月的远期随访中,有1名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但其他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经颅微创穿刺治疗维生素K导致的颅内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然而,需要长期随访以监测潜在的并发症。

关键词:经颅微创穿刺、维生素K、颅内出血、疗效分析、远期随访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VKDB)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广泛的出血现象,包括颅内出血。因此,新生儿常常需要在出生后注射维生素K以预防该疾病。尽管维生素K注射是安全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偶尔会出现颅内出血的并发症。颅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死亡。传统的颅内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等。经颅微创穿刺治疗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颅内出血患者。该方法利用穿刺针通过头皮、颅骨,精确针刺到出血部位,将血液抽出来,以减轻颅内压力和缓解出血症状,可以避免传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鉴于此,本文以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确诊的新生儿VKDB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以我院确诊新生儿VKDB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28年5月至2023年8月。根据纳入与排除的随机数字计算表法,并结合研究组观察期间出现颅内出血,非创伤性头部血肿、肺出血、胃肠道出血、脐端渗血、皮肤出血、胸腹腔出血及针刺部位出血等均纳入研究病例样本,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在这项研究中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了控制,以消除这些因素对比较结果的干扰,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表1进行介绍。两组患儿比较,P值大于0.05。

组别

例数(n)

性别(男/女)

平均住院天数

平均维生素K注射时间(时)

研究组

40

22/18

7.45±3.64

1.23±2.41

参照组

40

20/20

7.64±3.56

1.10±2.19

P值

-

>0.05

1.2纳入与排除原则

纳入原则:①所有颅内出血、非创伤性头部血肿、肺出血、胃肠道出血、脐端渗血、皮肤出血、胸腹腔出血及针刺部位出血婴儿;②新生儿出血症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③入选研究对象的家属知情同意;④详细记录临床资料。

排除原则:①有先天性肝胆疾病及肝炎的新生儿;②围产期窒息、感染或喂养不当等诱发的应激性溃疡、胃穿孔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③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④产伤如头颅血肿等因素引起的出血[1]

1.3方法

1.3.1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案

对于维生素K导致的颅内出血,保守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观察控制危险因素。以下是保守治疗药物和操作方式:(1)维生素K拮抗剂: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双香豆素)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颅内出血的扩散,可以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的拮抗剂药物(如维生素K或新型口服抗凝药);(2)抗凝药物调整: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过度抗凝导致出血风险增加;(3)升高头部:在患者仰卧的情况下,将头部升高约30度,以减少颅内压力,有助于缓解出血症状;(4)监测生命体征: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5)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传统颅腔减压手术可以减少颅内压力和缓解出血症状[2]

1.3.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案

经颅微创穿刺治疗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颅内出血的一些患儿。以下是研究组治疗方案和操作过程:(1)经颅微创穿刺:在治疗之前,所有小儿在上午8: 00~9: 00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不抗凝,待血液充分凝固后,于3000r/min离心5min,分别留取血清,置-20 ℃冰箱保存待测。治疗过程中,医生将使用穿刺针通过头皮,穿过颅骨,并在出血部位进行针刺,将血液抽出,以减少颅内压力和缓解出血症状。整个过程需要在影像设备的监控下进行,以确保准确的定位[3];(2)抗凝药物拮抗: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颅内出血的扩散,可能需要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的拮抗剂药物(如维生素K或新型口服抗凝药);(3)监测生命体征: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4)术后处理:治疗结束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和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处理。经颅微创穿刺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过程需要在影像设备的监控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操作过程。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量 资 料 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one –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 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数据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治愈

死亡

治愈率

研究组

40

39(100.00)

0(0.00)

40(100.00)

参照组

40

38(95.00)

2(5.00)

38(95.00)

P值

-

<0.05

2.2两组后遗症数据比较

经数据显示,治疗后颅内出血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38名患儿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随访6个月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在12个月的远期随访中,有1名患者出现轻度认知障碍,但其他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

表3两组后遗症数据比较对比

组别

例数(n)

抽搐

运动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

轻度认知障碍

研究组

40

0(0.00)

1(2.50)

1(2.50)

1(2.50)

参照组

40

1(2.50)

3(7.50)

3(7.50)

2(5.00)

P值

-

<0.05

3讨论

经颅微创穿刺(ETV)是一种利用自制小儿脑穿针,在CT定位、定量、定穿刺点下,对颅内血肿进行抽血的微创手术[4]。该手术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尤其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本研究招募了80例VKDB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比较了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远期预后。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长期随访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智力发育、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综上所述,ETV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VKDB的微创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微创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3.

[2]王振华,郭效东,杨新超,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2):2.

[3]蒋霞,周丽凤,段丽娜,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019-016).

[4]齐宇,王雪枫,孙志博.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5):2.

基金资助:2021年榆林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No.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