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的实施研究

李娟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4例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活动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进行。根据接收患者的时间,他们被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按照急诊科常规护理流程提供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治疗时间、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39/47))(P<0.05)。它对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实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为4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78岁,中位年龄为(58.20±3.50)岁。其中高侧壁梗死14例,前间壁梗死21例,前壁梗死10例,下壁梗死2例。观察组患者男女分别有28例和19例,患者的年龄跨度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8.90±3.70)岁。高侧壁梗死13例,前间壁梗死22例,前壁梗死11例,下壁梗死1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

通过常规的急诊科护理流程实施干预,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迅速发车,到达现场后综合评估病情,询问家属患者病史,对患者开放气道或者使用面罩吸氧,多措并举维持呼吸通畅性。入院做好交接工作,协助对患者提供各项检查,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展后续治疗。

1.2.2观察组

给予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a)改进急救流程: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在3分钟内分发车辆并准备好机器、设备和药品,并在到达现场前呼叫家属或周围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治疗,例如不要随意移动患者,清理口腔和喉咙污垢等;到达现场后,进行心电图,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中国胸痛中心工作组。心血管医生将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对于符合溶栓要求的患者,也可以在急救车上进行紧急静脉溶栓治疗,并给出医生建议,镇静、供氧、扩张血管;对于需要介入手术的患者,必须通知中国胸痛中心开放绿色通道政策,并在救护车抵达医院之前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到达医院后,应将患者送往干预室进行抢救。b)成立工作组:科室护士和床位护士组成个性化护理工作组,整合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特点和以往的医疗护理经验,梳理和总结此类患者医疗护理中的风险,在确定风险后,选择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护理诊断进行干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计划。计划制定后,让护理专家审查并明确其可用于临床治疗。c)护患关系:为了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防止患者胡思乱想,护理人员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积极向患者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和手术的专业知识,确立手术的优缺点,注意手术偏差的保护特性,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缺陷预防和缺陷检测环节,提高患者的有效性。密切监测患者心态的变化,积极与患者负面情绪的普及和心血管压力的加剧相关联,整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具体指导患者参与不会影响康复的兴趣活动,鼓励家属更多地关心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急诊科接到通知后,需要积极与陪同人员沟通,掌握患者病情。d)会诊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电脑接口治疗要求,及时完善术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医疗设备,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立即进行电脑接口治疗。一些研究指出,计算机接口手术进行得越快,患者的恢复就会越好。因此,患者必须在住院2小时内提前做好准备,以改善患者的恢复结果。患者住院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监测,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供氧、纠正水和电解质等对症治疗措施。有研究指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及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检查和凝血检查,为计算机接口操作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要高度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掌握患者用药情况和药物过敏史,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手术前,我应该详细解释我的电脑界面的效果、常见问题及其症状,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压力过大的患者,也应该改进心理干预。一些学者强调,更好的术前沟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紧张和抑郁,促进患者密切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仪器护士必须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仪器和耗材,做好机器的调整,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启动。手术前,执行医嘱,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内科用药,提前做好住院装运准备,并迅速将患者送至手术室。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出诊时间、入院时间、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经过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和常规的急诊护理存在本质性的区别。院前急诊护理能提前制定有关的急诊处理对策,这样就能在接到急诊电话,到达现场时迅速的作出反应在短时间之内为患者完成病情的评估等,缩短了对患者进行急救的时间。而且院前急诊护理在干预时,重视现场的各项评估和病情监护与检查工作,开辟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能在现场做好各项力所能及的急救工作,保证了病情的稳定性,为后续的救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性的参考。院前急诊护理工作还重视对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安抚,由于病情比较危重,所以很多患者的心理条件较差,担心自己的病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涉及生命安全,也可能会担心因为病情而产生的高额的医疗费用等。所以在现场对患者提供心理安抚,能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平静的对待有关的救治工作,这是完善院前急诊干预的可靠方法。在转运的过程中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同时全过程中都不断地与医院的急诊科和有关的抢救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也能使患者在入院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在入院以后可以迅速的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一切以抢救为先,这能对提升生命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将院前急诊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能有效的提升抢救的效果,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减少各类风险出现的概率,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齐丽梅.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136,158.

[2]王爽,秦石.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111-112.

[3]莫江波.舒适护理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3):274,277.

[4]陆海平,周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延伸护理价值及其短期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60,65.

[5]李梅,袁杭.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运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06,116.

[6]钟光英.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6):125-126.

[7]牟桂琴,涂雪梅.综合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