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侯繁荣  ,畅易飞  ,王宇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其生产提供技术型设施和设施时,提供发展型服务。通过调节相关水资源或合理调节储量等方法,改变自然条件不利因素对水利的影响,以保证生产的最后环节能够达到增产效果。但在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设置或不合乎地区环境的相应措施,严重的会彻底降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因此应当做好相应的水利保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生态恢复是一个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自身调节能力,调节和恢复自然生态,并向良好有序的方向发展的过程。自然生态恢复过程通常不会增加人工干预,在特殊的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才会搭配一些辅助性的人工措施,以便更加快速、高效地帮助受损的生态系统最终恢复到破坏之前的生态模式。本文从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性入手,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科学探讨, 以供借鉴。

1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性

1.1干旱问题

水土流失带来的问题在生态干旱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会导致地表破坏土壤的涵养功能出现下降,使枯水季节河流径流量以及地下水位均会出现严重下降,进而引发出干旱隐患。

1.2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问题对环境构成的威胁还表现为频繁严重的洪水。由于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相关区域内的地表植被复盖率严重下降,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更加严重。洪涝灾害问题产生的威胁也日益明显,特别是会给处在河流下游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1.3泥石流现象

水土流失带来的问题还表现为泥石流或滑坡等自然灾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而且这类灾害的发生问题更加危险。由于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地表植被严重受损,区域河流径流的稳定运行水平出现下降,导致在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出现较为严重的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并且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造成大型事故。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制定适合的水土修复计划

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的水土流失存在差异,因此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前,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适宜的水土保持规划。首先,计划制定者需要针对本地区土壤侵蚀的原因,制定生态修复计划,重点关注区域水土保持情况、生态学水土量度,发挥技术人员的数理能力。此外,修复人员需要依据当地实际水土情况选择移植植物,搭配合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修复优势,在工程区域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工生态。其次,借助技术及人工力量加快生态修复速度。计划制定者需要依据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具体情况,制定具备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计划。利用最新的生物科学技术,促进水土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实现水土自我修复与人工辅助修复的高效协调,最终实现对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

2.2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措施

  1. 弃渣场和土地整治措施弃渣场结束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弃渣场和临时道路边坡及马道进行土地整治。2 .表土回填措施后弃渣场边坡和马道地块,根据表土储存设计原则,结合施工营地现场实际地形条件, 在回填土时做到每层面向坡外做成一定的坡比以利于排水,减少和避免施工区域内形成积水。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及时恢复至原来的地形、地貌;恢复原有功能,与周围地形地貌相符。满足复耕条件后,通知有关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共同验收,并交付使用。3. 土地复垦措施对于土地的复垦,应与当地土地部门确定其今后用途来回填种植土,还应充分考虑到其防洪排水的设施,且必须与周边自然水系相结合。4. 地表耕植层保护措施根据有关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对所租用的农业用地,在建设临时设施前,按要求对所有农用地的地表至下 30cm 范围内的耕植土提前清表挖去,并在专门区域堆积存放。在弃土场低侧采取修筑挡墙。疏通并开挖防护好弃土场周围原有排水沟,以防止耕植土流失;对周边耕植土做好监测和记录。5. 植物措施对水利工程施工点进行防护,对开挖面进行植草,选择合适的坡度、地点及树种种植的植被。6. 节约用地保证措施编制可操作性强、设计合理、成本较低、符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施工组织设计,实事求是地进行施工优化组合,人力、物资、设备各种资源施工组织措施,应落实有标准、有目标、有结果。

2.3构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

首先,重视水利工程中河流水土保持监测,建设网架监测站、监测点系统,全方位监测该地区水土保持状况。其次、确保水利工程实施监督管理,人员结合当地水土保持政策,有效提升生态修复效率。最后,依托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对管辖范围内的水土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分析,结合本地区生态发展情况开展定期考察调研,针对地区植物、温度、湿度、降水量进行因素多元分析,并形成统计展示结果,确保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及管理顺利进行。

   2.4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水土保持策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规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工程准备的前期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应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并确保各个方案能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通常,水利工程周边的水土流失种类大多表现为线状或者点状流失,水土保持工作开展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准备阶段,应该按照地面建筑特征以及土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依托先进的评价技术,明确有效的水土保持策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开挖区域的特征和回填区域的特征,对水土保持工作策略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确保水土保持策略的先进性,才可以有效保证土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和抗冲刷能力,使水利工程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以健康发展   。

   2.5 加强水土保持意识的教育与宣传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它们不仅关系到民生,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农业生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是农业,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国家高速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与产业化发展,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故而,在农业水土保护和农业土壤保护工作中,都需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水土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教育。通过电视宣传、社区教育、水利知识教育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了解,使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事业,同时可以惠及子孙,福泽万年,同时通过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建设具有良好氛围的生态文明乡村,在潜移默化间改变广大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的认识,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意识和维护意识。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有效解决工程水土流失问题,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执法、治理和宣教工作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调动群众热情,确保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云朋.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16.

[2]张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16):83.

[3]喻治水.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5,37(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