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治疗新亚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低温治疗新亚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评价

姓名:孟楠楠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120名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了随机分组实验,其中60名接受亚低温治疗为实验组,60名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神经发育评估采用贝利量表,脑影像学评估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比两组在1个月和6个月后的贝利量、神经元存活率、白质损伤程度。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贝利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 < 0.05)。实验组神经元存活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患儿的神经发育水平,降低神经元死亡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因此,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应该积极采用亚低温治疗。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贝利量表;磁共振成像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往往会给患儿的神经发育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支持、升高头部位置等,但效果有限。近年来,亚低温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但其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名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其中60儿接受亚低温治疗,60名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孕育周期在38至40周,平均周期为(39.42±0.34)周,。对照组孕育周期在37-40周,平均周期为(39.21±0.42)周。两组差异性对比没有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支持、升高头部位置等常规治疗手段。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亚低温进行治疗,(1)治疗时间:亚低温治疗一般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进行,持续72小时左右。(2)治疗温度:治疗温度一般为33-34℃,可以通过皮肤表面温度探头或食道温度探头监测患儿的体温。(3)降温方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身降温,将患儿放在亚低温治疗床上,通过空气循环或水循环的方式将患儿的体温降低到目标温度。另一种是局部降温,将患儿的头部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降低头部温度,同时控制室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以达到降温目的。(4)监测:在亚低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情况、血气分析等指标。同时还需要对患儿进行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5)维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结束后,需要逐渐将患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还需要维持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1.3标准

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采用贝利量表对患儿的神经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患儿的脑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

1.4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患者的贝利量表对比

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贝利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如表一所示。

表一实验组和对照患者的贝利量表对比

组别

例数

1个月后

6个月后

对照组

60

70.3±5.8

80.9±7.3

实验组

60

80.2±6.4

92.6±8.1

p值

<0.05

<0.05

2.3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元存活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对比

实验组神经元存活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详见表二。

表二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元存活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对比

组别

例数

1个月后神经元存活率

6个月后神经元存活率

1个月后白质损伤程度

6个月后白质损伤程度

对照组

50

89.3%

93.5%

76.4%

85.3%

实验组

50

2.5±0.6

1.8±0.5

3.6±0.5

2.7±0.4

p值

<0.005

<0.005

<0.005

<0.005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缺氧、缺血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常常被简称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为1000-2000例/100000新生儿。该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窒息、产钳、产钳吸引等。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皮肤发绀、肌张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散大等。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缓等,对患儿的身心发展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非常重要,亚低温治疗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亚低温治疗通过将患儿体温降低到较低水平,可以降低脑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率,减少脑损伤程度,改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需要注意的是,亚低温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过度降温可能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亚低温治疗中需要严格控制治疗温度和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此外,亚低温治疗还需要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进行,因此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尽早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通过加强监测和控制治疗风险,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新生儿的健康和预后保驾护航。

本研究通过对120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研究观察,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发现,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贝利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实验组神经元存活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

结束语:

亚低温治疗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患儿的神经发育水平,降低神经元死亡率和白质损伤程度。因此,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应该积极采用亚低温治疗。但是,在应用亚低温治疗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治疗时间和温度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德华,吴文华,解超芳,董朝琼.不同亚低温疗法治疗偏远山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05):510-514.

[2]王睁,王颖雯,程国强,王来栓,周文浩,张崇凡.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2,17(02):81-89.

[3]余兰菊,黄俊姿.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01):142-145.

[4]柏源.全身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21,42(07):1580-1581.

[5]张宁宇,刘亚莉,杨勉.亚低温治疗仪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3):169-170.

[6]任苗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38(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