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智能制造"背景下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

何佳 ,黄权

广州市蓝天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技工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有义务去落实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教育工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完备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试着分析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

引言: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通往智能制造之路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关键要素所在,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技工院校有必要创立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并做好对应的建设工作,培养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工业领域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专业现状

(一)行业环境

近些年,在生产力技术与经济水平的飞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也随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政府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掀起了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的浪潮。汽车制造、机械制造以及电子等行业都应用到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空间可谓非常广阔。

(二)教学问题

首先,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短缺,没有为该专业配置充分的教学资源,也没有系统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导致学生所能接受到的教学服务质量不过关,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求。其次,部分院校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在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和社会实习方面做得不够好,没有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薄弱。

二、建设方案

(一)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技工院校在给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进行课程定位时,应当综合考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行业环境与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因素,致力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上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为学生讲解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理论知识过后就要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具体而言,在建设课程体系时,院校首先应当深入市场,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行业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寻找智能自动化、电子制造、柔性自动化设备以及电子装联专用设备研发等相关企业,了解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与生产任务。之后,就需要结合专业技术与教学任务来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应的转化,根据职业认知以及行业发展态势来构建专业课程。同时,院校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将专业课程分解为项目学习单元,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能够产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掌握越来越娴熟的技术,继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意义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多角度完善教学资源

为了增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育人效果,培养出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符合工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院校要从专业、课程和素材这三个方面来完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从专业角度看,院校应当为学生整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市场需求报告、岗位职业能力、从业资格标准以及课程方案等。从课程角度来看,院校应当为学生整合专业教学目标、课程教案、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实验规划、复习课件、实习任务、考核方案、教学评价、企业案例以及指导录像等。从素材角度来看,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实物以及环境模拟等一系列素材,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完备的学习资源,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此外,院校还需要按照模块来为学生建立学习资源库。资源库应涵盖自主学习、技能竞赛、实训模拟、顶岗实习以及机器人发展史等多个模块。自主学习模块旨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料,使学生在课后能够自行解决学习需求;技能竞赛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历年竞赛的项目内容、竞赛要求、优秀作品展览、指导视频以及竞赛实录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实训模拟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训环境、实训技巧以及针对职业能力的培训项目资源包,以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顶岗实习模块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搬运、装配、焊接、上下料以及维修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资料与学习模型,让学生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机器人发展史模块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综合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保障其从业质量。

(三)优化实训环境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为此,院校要加紧为学生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围绕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来配置实训设备,建设实训环境,完善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为核心的生产制造任务和设计任务,继而使学生能够熟悉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维护技能,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和编程思路,进而在就业时能够达到目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在为学生设计实训任务时,院校也可以参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创建电子信息、驱动与控制、传感器以及机器人编程等实训任务,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教学监控体系

为了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质量,做好教学工作,技工院校还需要建立教学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首先,院校要端正专业教师的教学态度,确保教师能够为教学工作投入充分的精力与热情,不辜负学生与教学资源。同时,院校还要让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严格监督学生的行为,杜绝迟到和旷课的现象,督促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和相关要求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实训任务。此外,还要监督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与顶岗实习,确保教学资源的作用能够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进步。其次,院校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履行了一系列职责,并及时反馈给院校,从而对不规范的行为做出及时纠正,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环境。

(五)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技工院校还需要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不过关,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直接受到影响,进而会削弱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功效。为此,技工院校应当致力于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上的基础能力,锻炼教师的执教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技巧,构建双师型团队,邀请专业相关企业的优秀职员参与教学,建立审慎的教学评价制度和监督体系等等,从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向工业领域提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技工院校应当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并打造优质的教学环境与体系,加强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拓展教学资源,优化实训教学环境,从社会实践和行业发展的视角去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效,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成长为符合相关制造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发挥个人的社会价值,运用所学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去推动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智能制造”背景下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2):73.

作者信息:何佳 1996年出生 单位:广州市蓝天高级技工学校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手机号码:1576819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