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审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战略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透过历史审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战略选择

杨媚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近年来,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前苏联同盟关系的结束与中国自身实力及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正逐步走向转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主张推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不结盟的决心。如今,不结盟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战略一以贯之的一项原则,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交往的历程。本文试透过历史审视中国站在“结盟”还是“不结盟”的历史十字路口,选择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关系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不结盟 独立自主 合作共赢 国家集团  大国意志

(一)政治诉求:变束缚为自由,化被动为主动

从当今的国际形势来看,“结盟”作为一种外交策略多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美国作为世界上结盟最多的国家,至少有42个不同类型的军事盟友。其表现形式为——通常由大国主导将本国意志强加给小国,作为交换会给予小国一定的庇佑或援助。这类结盟从表面上看似友好合作、相互依托,实质上是美国通过“拉帮结派”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笼络起一股势力来打压抗衡其他力量,诸如欧洲一众北约国家、亚太的日韩澳、中东的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国。作为一种霸权主义的斗争工具,结盟不得不牺牲小国利益为他国强权作出让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以英美为主导的结盟实际上是建构了一种不平等不自由的国际关系,为本国未来的外交策略与战略选择带来了诸多束缚。近年来的英国“脱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欧盟对英国“差异性一体化”的容忍程度有限,以及英国本国利益与让渡主权之间存在着矛盾,最终导致了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从结盟走向疏远。

综合多方面因素,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不依附某个大国成为其附庸。在国际上,中国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对任何国际问题有着独立的决策立场与行动方案,决不受到任何大国意志的控制与束缚。诸如关于俄乌战争,虽然中俄之间达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中国在原则上保持中立与平衡——不会无条件支持俄国发动战争,破坏他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同时也不被美国威胁所震慑而参与对俄罗斯的军事制裁。从根本上而言,这不仅仅源于周恩来所强调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还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决不拿原则作交易的外交政策。历史与现实的经验都在证明,结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使得国家对于国际事务失去自我判断力与自由选择权。因此,不结盟避免了力求利益一致的“极端”路线,为国家外交政策留下了更多的回旋余地,可被视为一种明智的政治选项。

(二)经济效益:发展多边关系,结伴而不结盟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苏两国缔结同盟关系,为国家安全与局势稳定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具有封闭性与排他性。苏联领导人主张“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是两个平行且对立、彼此隔绝的世界市场,这一定程度限制了同盟国与其他社会制度国家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回对于中国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加之中苏单边外交关系导致中国对苏联的依赖程度较深,加速了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趋势。然而中苏同盟的“名存实亡”,却为中国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国家外交铺平了道路——中国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交流互助,争取了外交上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历史证明,要发展多边外交关系,中国必须突破对于他国的经济依赖性与约束性,在独立自主基础上与众多国家结成伙伴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与国内改革开放的推进,不结盟外交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成熟型的战略指导着中国发展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政策保障。不结盟不意味着不同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发展认知上的。在不结盟外交战略的基础上,中国主张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同上百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借助多边外交,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大国,在安全发展、经济援助、环境气候、防疫救灾等方面推动跨国跨区务实合作。无论是曾经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还是承办上合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机制、亚太经合组织等领导人峰会,都成功进行了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多边外交,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贸体系。除此之外,中国还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合作,推动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因此,“结伴而不结盟”外交战略更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事业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对话而不对抗

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独立自主不结盟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选择。不结盟的外交看似很难被西方社会所理解,实际上是顺应了中国所主张的多极化趋势。首先,部分结盟划分国家阵营,存在着一定“对抗”色彩。中国提倡维护世界和平,不追求所谓的“霸权”,无需通过对抗来换取发展与证明自身的机会。其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可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再者,中国所主张的“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战略更多的聚焦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而非政治零和博弈。结伴政治是营造国际政治的信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向上合作竞争的有利思维。一旦出现分歧矛盾,可以通过相互对话沟通解决。因此,中国才能在不结盟外交的基础上构建了遍布全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众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区域性同盟关系,诸如非盟、东盟等。面对新兴国家的国际平台日益增多,各种联盟组织在不断缔结,中国始终坚持着“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发展良好关系。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能不能真正承担起世界多极化的责任,能不能和其他国家形成平等互助的、结伴但不结盟的关系,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国际格局,并不在于国力是否强大,而是取决于国家是否能够坚持平等合作的信念,是否对世界和平有现实的理解。当2020年新冠疫情疯狂肆虐,面对美国的“不作为不担当”与世界人民的恐慌焦虑时,中国并没有表现出“主导全球秩序”的意愿,而是反复用行动证明“中国希望通过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提出的合作共赢理念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才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方向感。

结束语:

不结盟不仅仅为中国的外交选择留下了更多回旋余地,对于整个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结盟并非意在对抗欧美,而是尝试着走出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势,即使国际上仍然充满了各种不和谐音,中国也能在有效践行自身理念的同时,显示出了新的世界眼光——盲目的对抗是愚蠢的,不作为的结盟也毫无价值。当国家拥有独立且明确的目标时,合作才能获得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微微,郑月.重新理解不结盟: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一种可能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辽宁:辽宁大学,2021年第49期,第147页.

[2]李捷.告别不结盟?——中国学者关于联盟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战略决策研究》,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第6期,第56页.

[3]张锦韬. 中国的不结盟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张鹏凌. 中国坚持不结盟战略的必要性[D].外交学院,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