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思考

尹树英

大理市人民政府太和街道办事处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 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改善了农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是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本人所在县域以外地区转移实现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健康发展,还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更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在党中央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中的大部分需要通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实现,党中央重点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2-3]。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还有很多局限性,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

(一)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虽已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为城乡平衡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人权和社会保障存在一定弊端,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没有有效保护他们的利益,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万分艰难,进而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1)户籍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依然存在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不平等的事实。以户籍制度存在为依托的城市福利制度的延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根源,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农村劳动力无法享受和城镇市民同等的福利待遇,无法取得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上明确规定必须要有城市户口才能应聘,就这一点农村户口就没有参加应聘的机会,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很多方面仍存在障碍,甚至歧视,而且部分城市有地方保护倾向,排斥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对其就业设置复杂的程序和手续,收取额外费用等来保证当地居民就业,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地方政府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渠道不通畅,受到阻碍,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形成逆向转移,客观上阻碍劳动力市场发展,减慢了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差距。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5]

(2)土地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有了一定的收益权。但人均土地分配面积很小,不能形成规模经营,限制了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减少了内部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并且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便使得农村劳动力产生弃农的决定。

(3)人权和社会保障障碍。在一些地区农村劳动力作为弱势群体,遭受歧视,得不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侵犯农民工人身权利、拖欠农民工资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民工的自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社会保障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福利覆盖不平等多种原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的过程中,享受不到国家的相关社会保障,如医疗、生育、失业、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在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等方面城市对农民工存在排斥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农民工很少享受到完整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劳动力市场作为中介力量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力市场运行规范性不足的情况下,一些用热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待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例如加班工资没有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劳动保护措施跟不上、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克扣劳动报酬等,无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性。劳动力市场需要一个成熟健全的市场体系来调节,劳动力城市与农村之间供需脱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供需的调节,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徒劳往返,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6-7]

(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使我国拥有更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是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在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方面差距较大。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农村地区群众受教育比重偏低,大量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这也就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合适和满意的工作,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继续向非农行业转移,这也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相匹配,要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与职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改革

(1)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随着发展逐渐暴露出缺陷,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摆脱土地的依附关系,在实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要农村土地流动起来,在确保土地保障功能前提下坚持走土地权利流转的市场化道路,进入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促进城镇化进程,使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

(2)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的差别带来相关福利待遇的差别,改革这种制度对于城镇建设至关重要,取消户籍制度差别,制定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户籍制度,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确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制定合适的落户条件,改革和简化入户手续,彻底将户籍制度与特殊的利益保障机制相分离,发挥户籍制度的信息统计和社会管理功能,保证人口的规模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加。努力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困难、工资及劳保待遇过低、个人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等非制度性歧视问题,使他们可以和当地居民一样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免费的疾病检查、计生等服务,其子女可在当地享受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消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差别,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居民可以享受一样的权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建立面向城镇所有农村劳动力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8]。社会保险费的筹集和支付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努力做到社会化筹措、社会化发放,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9]

(三)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桥梁,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探索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10-11]。统一对待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本着用工公开、公正的原则,平等竞争,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2]。制定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发挥劳动力市场自我调节,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拥有归属感。

(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性,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改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精神素质和职业技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确保其可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实现顺利就业。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基础教育,引导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迈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水平。[13]。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城市就业环境中[14-15]

三、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巩固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指出明确方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健康平衡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使农村经济建设和城市经济建设实现稳定协调发展,迈入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亮,卢泉.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22(4):17-24. 

[2]阚庆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调查数据[D]. 安徽:安徽大学,2022.

[3]吴邓军.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研究[J]. 知识经济,2021,578(15):17-18.  

[4]郭辰星. 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农业研究,2019(9):9-13. 

[5]夏小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12):151-152.  

[6]窦章天子,范文康.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1):255-257. 

[7]刘芳,徐兴文.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天保镇为例[J]. 现代营销,2019(4):210-211.    

[8]肖怡然,李治兵,董法尧.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2019(9):69-71.  

[9]王雅丽. 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3):85-93.   

[10]彭志武. 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农业展望,2019,15(5):27-30. 

[11]杜慧. 河北省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  

[12]李增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经济发展研究[J]. 消费导刊,2022(44):166-168.  

[13]于亚琳,刘华光. 开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南方农业,2022,16(17):61-65,69.

[14]陈珍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分析——以河南省鹿邑县柏木村为例[J]. 广西农学报,2019,34(3):68-70,74.

[15]章艳秋. 产业结构升级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基于西部12省2000~2019年面板数据分析[J]. 农村经济,2022(7):1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