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思维导图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杨善委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 广东 佛山 5283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具有色彩鲜明、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等特点,它能够让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直观把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到其中的核心内容,并在受到思维启发的情况下,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条理化,从而更好地构建出新知与已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出学生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其它学科,数学是一门够自我封闭的学科。当学生跟着老师进行学习时,他们仅仅是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对于他们的具体运用和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仅仅运用思维导图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来增强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这就是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实施思维导图的真实含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六大板块,即中心板块,分支板块,关系板块,关键词板块,颜色板块,图片板块。在绘制一张思想导图时,要留意这六个部分是如何安排的。首先,在你的思想导图上,话题是你关注的重点,以这个核心话题为起点,向四周延伸。一般情况下,中心话题都会用图片来表达,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而分支话题则是由中心话题引申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直接延伸出去,这就是一级分支,对于一级分支的延伸,就是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我们需要对分支话题进行阶段划分。题目的内容起到了构筑核心题目内涵的功能,切勿随便加入单独的分枝。关联线条主要起到了一个话题与一个分支话题的连接作用。不要在你的思维导图里使用直线,尽量用曲线来代替。要不然,你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就不够形象和自然了。其次,关键字要能概括出具体的信息,能体现出各个要点的关联性和思路。在设计思维导图时,使用不同的色彩来给每一种色彩搭配是最好的。同层次的枝条可以采用同样的色彩,以便更好地分辨出枝条的走向和脉络。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层次和联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负责地完成工作,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中数学课本的内容一般都很多,有些同学难以理解。这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最佳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导数”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性的认识,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引导。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首先要让他们对导数的知识进行整理,将一章的知识用思维导图展现出来,让他们慢慢的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再经过深入的学习,对“导数”中的各个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让他们在解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进行。

1407eebe12cf1a78aa693a32320545f

通过以上的例子,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老师通过巧妙地导入思维导图,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地串联,从而让学生对有关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激发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学方面的思考水平。此外,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这一章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可以自己做一个思维导图,并与老师做的做一个对比,根据对比来修正自己的思路,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思维的严谨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将思维导图科学地引入到教学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数学知识,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内容,更好地调整各个知识点,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把握高考。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对整个数学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导图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使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点,并在老师的解释下,把重点和次重点连接起来。思维导图就像一棵树,它由主干和枝叶组成,树干是中心思想,枝叶是具体的想法、概念、计划等,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主干而没有枝叶,就无法表达出完整的想法;只有枝叶而没有主干,也无法表达出完整的想法。例如,在学习指数与指数函数的时候,老师就会事先设计好思维导图。通过观察,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提出有关问题,使我们的思维导图可以再完善一些。同学们在自己的研究中,也是受益匪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下,思维导图得到了完善,学生们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学习对数和对数函数的时候,因为已经学习过指数与指数函数,因此,可以通过类比得到对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要点,自己就可以展开思维导图的设计,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注重后期反思和总结

除了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的主要部分。在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可以在最后的总结和反思中绘制各种思维导图,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整理自己的思维并绘制成导图。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后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达到有针对性地弥补。要想从总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切实可行的辅导,并尽量避免学生在思维上的偏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专注于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主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要想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老师们必须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差异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来划分层次,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数学课堂中去。

五、结束语

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传授、搭建知识点的框架、解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依据这些框架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这样一来,就不会只有单方面的灌输,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计雪娟,苗凤华.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