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析

王乐

210726198803015167

摘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重视管理能力及水平的提升,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预算管理对施工企业意义重大,做好预算管理既能帮助企业避免亏损,提高管理能力,又能推动整个工程的建设施工。基于此,下文将对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管理策略

1 工程预算内涵

工程预算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所需的成本实施预测计算。在建筑工程当中主要包含了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对工程项目中相关所使的费用实施预算估价,结合市场的变化来将工程项目中各项成本进行预算。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整体施工过程当中将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贯彻,以此在对工程整体所需的经济成本进行全面、实时性的管控,对建筑工程实际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在对工程预算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前期准备以及竣工交付整体过程当中将与工程预算有关的控制内容贯穿其中。建筑工程在开展时期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需要使用预算管理手段将此类因素实施动态化管控,在计划时间内将工程建设目标进行全面完成。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预算在进行管理时,要全面进行动态化的预算管理,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将工程建设资源配置进行全面优化完善。

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

预算管理贯穿工程施工始终,每个企业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当国家标准存在偏差,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预算管理体制的缺失与不完善,致使预算管理工作混乱,而且不符合市场规律,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也没有在预算体制中体现出来,降低了工程预算的真实性,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及质量的提升。另外,由于管理单位和工作人员缺乏交流,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连贯、管理体制失去应有的作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缺乏预算意识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预算意识欠缺,很多项目建设单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价值,进而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明显的疏忽大意以及随意化现象,甚至并没有规范的预算流程,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和危害。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单位甚至存在先施工后预算的问题,如此也就必然导致预算工作的应有价值得不到准确发挥,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现象。从建筑工程预算意识的缺乏入手分析,主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并不是特别高,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还是具体预算执行人员,都没有认可预算工作的必要性,甚至认为预算工作可有可无,加之当前建筑工程预算难度越来越大,最终必然也就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算执行效果,造成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甚至缺乏预算环节。

3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策略分析

3.1 加强建筑成本管理

(1)科学管理预算数据。完整收集和整理预算资料,为建筑成本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预算数据库,既要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又要保证定额编制有依有据,通过投标报价、协调工作,明确工程的整体造价。(2)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严把材料关,深入市场调查后再明确材料价格。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等评估工程金额和潜在风险,提高企业利润。在工程竣工验收期间,认真审查结算费用,特别是费用清单,确保各环节费用合理。(3)加强预算执行效果。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两级预算管理模式,但是在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领导决策往往由项目部经理或分公司执行,导致预算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对此,必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秉持按预算执行的原则,参照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在推动预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情况下,切实保障企业的长期效益。以某工程的机械费为例,基于中标预算中的直接工程费、定额措施费的机械费总额加投标时计入的机械费调整,作为机械总额的控制指标。

3.2 提高预算意识

在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开展中,为了促使相应工作执行较为高效、准确,首先应该切实解决意识层面的偏差问题,力求在提高预算意识的基础上,为后续各项工作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基于建筑工程预算意识的提高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工作对象,要求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人员,均能够准确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不仅要将其当作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同样还需要重点围绕建筑工程预算的价值进行明晰,如此也就可以更好地优化建筑工程预算执行效果。从具体工作路径来看,为了提升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的预算意识,必然需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开展必要的培训活动,引导其清晰认识到预算内容以及其重要价值,能够将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和项目施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挂钩,由此表现出更高的预算工作投入度,解决预算意识欠缺产生的根源性影响因素。当然,为了有效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预算意识,必要的奖惩机制同样不容忽视,根据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相关人员进行必要奖励或者惩罚,如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预算意识。

3.3 把控建筑工程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单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经济上的盈利,在建筑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对于影响整体市场竞争的主要问题就是盈利水平的高低。对于工程造价来讲,要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并与设计图纸相结合,对相关建设项目实施精细化测量计算,对于施工周期以及相关材料的实际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在实际施工当中,要及时回收使用所剩的材料,对施工中的临时工进行资金折算。另外,利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相关方法,全面整理计算当前没有进行实施的项目,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的综合利用率,进而对施工单位后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具有一支专业的工程预算队伍,是推动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企业可从以下几点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1)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重点讲解工程定额、清单计价技巧、工程取费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和能;(2)加强法律法规方面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有效处理相关事故;(3)从外界招聘优质的管理人才,提高准入门槛,优先聘请熟知法律、政策、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人才,为预算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还要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较为突出,为了切实优化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效果,要求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预算工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采取相匹配策略予以切实优化完善,注重提升预算意识,完善预算体系,创新预算方法,有效提升预算准确度,最终在确保预算工作人员具备较高胜任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预算水平,解决因为建筑工程预算不当带来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学燕.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No.434(08):25-27.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08008.

[2]赵敏.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成因与应对措施研究[J].北方建筑,2023,8(01):81-85.

[3]沈美方.试析建筑企业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No.796(02):103-105.DOI:10.19921/j.cnki.1009-2994.2023-02-0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