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刘燕春

唐山中心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2011月至2021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脊髓炎疾病的88例患者,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而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患者。结果在下肢肌力分级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较大,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脊髓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前言:在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中,急性脊髓炎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原因是非特异性炎症,患者存在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一般在患者脊髓几个节段病变,对于患者发病脊髓段以下部位来说,临床症状是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瘫痪、排尿障碍等,患者生活不便,若情况严重,可导致患者终身瘫痪。该类疾病的多发人群为青壮年,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感觉缺失以及自主神经障碍等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在患者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11月至2021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脊髓炎疾病的88例患者,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88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各44。在常规护理组患者中,有男28例,有女16例,年龄最高为42岁,年龄最低为19岁,中位年龄为(24.12+4.02)岁,而在康复护理组患者中,有男27例,有女17例,年龄最高为42岁,年龄最低为20岁,中位年龄为(24.214.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患者。康复护理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患者,康复师及护士应评估患者病情,根据康复计划,在每次翻身之后,摆放患者良肢位,为患者提供主动关节运动以及被动关节运动,避免患者出现下肢关节强直、畸形、足下垂以及痉挛,按摩患者肢体。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肌力训练。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按摩患者的四肢,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按摩,适度揉捏患者的腕、肩、肘以及膝关节等关节部位,其中上肢按摩时间为5min/次,下肢按摩时间为20min/次,3/d。②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将患者的各个肢体关节进行屈伸,外展以及内收运动要在合理的速度以及力度下进行,初期的频率为20min/次,4/d,训练频率以及力度可以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而增加,不可操之过急,损伤局部韧带和肌肉。③卧位训练。当患者的肌力提升未达到III级时,可以移动和翻身训练床上躯体,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必须陪同参与患者的初期训练,以免损伤躯体川。④坐位训练。当患者的肌力超过II级,可以将其调整为坐位,初期指导患者进行平衡力锻炼,维持时间为1-2min。⑤心理方面干预。由于患者瘫痪,无法生活自理,容易发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将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下降,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护士应与患者积极沟通,将发病机理、预后、治疗方案等情况进行浅显易懂讲解,促进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患者心理压力进行有效减轻,促进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相应增加,患者需要主动配合护理。⑥生活指导。早期患者运动功能良好,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引导患者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保持加强四肢关节的活动功能。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自理能力明显下降。需要帮助患者穿脱衣服、系鞋带等,患者在移动时要注意安全。行走时,应持拐杖帮助行走,防止患者跌倒、意外。注意生活设施的布局,住宅布局应方便合理,减少障碍。

1.3评判标准

由我院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分级以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

1.4统计学科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分级情况

在下肢肌力分级方面,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下肢肌力的分级状况

组别

康复护理组(n=44)

常规护理组(n=44)

一级

3

10

二级

8

24

三级

13

7

四级

13

2

五级

7

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状况

在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过程中,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相关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2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分]

组别

康复护理组(n=44)

常规护理组(n=44)

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

63.1±9.7

52.7±10.4

3讨论

急性脊髓炎一般指的是各类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急性横惯性脊髓炎性改变,病变通常发生在脊髓的数个节段,其重要病理改变为周边淋巴细胞明显增生、血管周边验证细胞浸润髓鞘肿胀与脱失、轴索变性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急性脊髓炎的初期表现就在于脊髓休克,致使患者发生下肢瘫痪,对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影响,对于此病即可及时发现并治疗,从而实现早期康复护理,防止患者发生肌肉萎缩。

常规护理利用健康教育等方式,可有效防止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在常规护理的条件下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推动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早日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需充分考虑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案,结合患者的年龄与恢复情况科学制定锻炼量与速度,避免锻炼过量出现牵拉及肌肉与韧带出现损伤。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建立康复信心,缓解或是解决患者的担忧与焦虑等各种情绪,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早期康复训练通常是以肌力训练与关节活动锻炼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循环与肢体功能,防止关节与肌肉发生挛缩状况,不断灰土坐、平衡、站立、行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避免病情加重或是产生新病变,充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的试验组患者,其在干预后的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结束语:

概而言之,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脊髓炎患者中的应用,对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有严重影响,应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岩.综合康复训练护理运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康复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239-241.

[2]高文晶.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能力与下肢肌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225-227.

[3]刘楠.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1):6-8.

[4]李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5):37+39.

[5]王东玲.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8):178.

[6]雷洁昕,陈鹏,陈富超,高凌.两种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0,20(03):324-327+332.

[7]郭艳,袁欢,王雅俊.人文关怀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