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建筑风貌传承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3

新时代乡村建筑风貌传承与创新

金戈

陆良县马街镇城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655605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许多乡村地区开展了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也成了赣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特优势。不断整理、融合和创新,对乡村建筑风貌提升提供了引导和整治、建设和改造的方法,从而真正意义上建造出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新型乡村建筑。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建筑;风貌传承;创新

引言

近年来,乡村地区的大力开发与建设给村庄内部的景观营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村庄老旧空间的闲置现象越来越普遍,如宅间废弃地、垃圾堆放地、空旷荒草地等,均影响了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1乡村微景观概述

中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现阶段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具有明确的内容,是在快速城市化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城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建立统一、均衡的城乡发展体系。针对乡村现存的土地资源过度浪费、闲置空间不合理使用、废旧场所环境污染严重、大量土地旧屋被弃用等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因此,大部分乡村地区开始以乡村微景观营建开启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地区特色与历史,依据节约利用原则,针对乡村中存在的街头巷道、屋前房后等闲置空间进行改造,营建出具有特色明显、精巧雅致、休闲娱乐的乡村微景观。乡村微景观是利用当地乡土植物、乡土景观材质在乡村废弃地空间利用山石水体等景观缩移模拟大自然中的、具有激活乡村空间环境且具有生态美学价值的微缩景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乡村地区广泛开展了乡村微景观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探索。2017年,福建晋江市开展了乡村微景观竞赛,对周边多个村庄和民居进行了微景观改造,建立了“规划―合作―反馈”及“保护―创新―改善”并行的乡村微景观工程基本范式。同时,结合村庄微景观改造案例分析,探索出了村民参与式的乡村微景观营造模式、乡村附属空间公共化微更新,促进了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育领域以微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且融合课程设计,以实现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在“技术”与“价值”的整合性。此外,微景观作为一种振兴产业的有效措施,应用到乡村地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2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微景观设计的意义

2.1 符合村民需求并改善了乡村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根本在于村民,满足村民的需求、响应村民的诉求是持续推进乡村景观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无论是乡村中存在的畸零空间或是长满荒草的空闲地,还是乡村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都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乡村景观的设计要解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村民们的需求和期望规划设计相关的设施,符合村民们建设的意愿。在乡村微景观设计前期需要征求村民的意见和想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一步做好详实的记录、反馈与落实。

2.2 激活消极空间并营建了特色景观

面对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土地利用越来越紧张,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位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在开发建设中盲目追求与刻板复印,造成了乡村空间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从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乡村景观的魅力,成为乡村景观营建的重难点。一方面,依托乡村独特的优势资源,挖掘可利用的存量空间,比如家门口的菜园地、位于房屋之间的狭长巷道、风景美丽的田埂小道、少数紧邻河边、池塘的滨水空间等,结合巧妙的设计与园林小品的营造,充分彰显乡村独特的存量空间。

2.3 彰显乡土特色并提升了田园风貌

乡村中的景观资源是丰富多元、简单实用又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乡土景观面临着风貌杂乱、生态环境破坏、比例失调,以及公共空间短缺等问题,乡土景观作为只存在于乡村中的独特资源。比如通过乡土风情的植物、当地石材等乡土材料的运用,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呈现出个性化和地域化。在乡村景观营建过程中,通过挖掘乡村景观中乡土材料的选取、乡土景观载体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恰当的设计手法和构建方式,不仅延续了乡村文化血脉、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更能够显著提升乡村聚落景观的人文情怀和时代融入感。

3构建生态乡村的必要性分析

3.1美式乡村的前车之鉴

之所以需要构建生态乡村,使其成为碳排放控制的关键所在,可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现答案。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其碳排放量之高也是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在2020年,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3.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之多,是我国的一点八倍。许多人把这些碳排放的形成原因归结到美国的城市及其工业区中,却很少有人仔细研究美国的乡村人居形势对其碳排放总量施加的重要影响。在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已经形成,相较于城市,这些中产阶级家庭显然更乐于生活在环境优美的乡村中,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这样便能避开城市的污染与喧嚣,投入自然的怀抱,过着《瓦尔登湖》中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殊不知,这种大规模地搬迁至乡村的行为,正在摧残着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态环境。例如:由于乡村之间及城乡通勤需要的增加,汽车被大规模使用,在佛罗里达州的许多小镇,91%的上班族出行都需要用到汽车,哪怕将其碳排量保守地按年均1吨来计算,也是惊人的碳排量,其现实情况则更是严峻。与中国相对比,一个华盛顿周边地区的家庭每年产生约43吨二氧化碳,而一个典型的北京家庭每年仅产生4吨。哪怕是在中国的“石油之都”大庆,那里每个家庭的二氧化碳年排放也仅相当于圣地亚哥的五分之一,而后者是美国的绿色城市。倘若以“美式标准”来评定,中国的家庭无疑是优秀的能源节俭型住户。但即使拥有这些令人骄傲的绿色成就,我们也应做到居安思危或者说未雨绸缪,毕竟中国的城镇化还远没有美国那样成熟,仍有极大的可塑性或者说是“变数”。

3.2国内萌发回乡居住的趋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里茨曾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将是深刻影响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这句话的后半段正确与否可暂不讨论,但能够确定的是,无论是中国城镇化的程度还是中国城镇化的方式,它们的变化都会对世界生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虽不像美国那样有着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暂时也没有大规模移居乡村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下警惕,因为近年来,随着中高收入群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回到乡村生活的愿景。通过对温州市鹿城区以及杭州市西湖区的高档小区采集的两百例问卷调查样本显示:有67%的居民对回到乡村居住表达出了强烈的意愿。照此趋势推演,若未出现决定性因素的变化,中国也很可能会出现与美国类似的情况。

3.3乡村人居形式亟需生态建筑引导

从大尺度来考虑,这种趋势对人居环境的利弊是复杂的。城市的本质是一个聚集体,它的存在虽然导致了污染和碳排量的聚集,却也使得政府在实行管理和控制时更加高效与方便。反之,如果人口被大量地分散到乡村中,并大量地将污染与碳排放一并带入,不仅会使得管理难度大幅提升,还与现今国内“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大愿景相违背。“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式高碳型乡村模式显然与此相冲突。但是出于以人为本和乡村振兴的考虑,限制人民回流乡村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办法。作为公民,人们有权在合法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人口的回流还有益于乡村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4教学改革的方案实施

“设计初步一”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授课、学生思考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作业训练,引导学生认知建筑、了解建筑,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逐步走向独立的设计和表达,实现从基础设计向专业设计的过渡。在本次教改中,教师们对教学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4.1“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变传统虚拟抽象的课程选题,把“乡村建筑”内容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设计的重要选题方向,对理论和作业内容进行了调整。理论涉及建筑概述、建筑基础知识等,实践设计作业涉及表达技法、形态构成、实地测量、建筑设计及模型,均与“乡村建筑”关联,以乡村民居作为创作设计母题,将设计选址定在不同民族特色村落,调研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花溪龙井村、青岩古镇等,让学生对贵州乡村建筑和民族村寨给予充分关注,结合建筑专业创新性特点和成果可视化的优势,创作出更多具有民风民俗的优秀设计作品。

4.2“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学体系的研究

在传统的Beaux教学体系和Bauhaus形态构成体系基础上,结合学院和专业提出的“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地域性”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形成该课程教学体系的变革。针对每学期课内64课时情况重新调整教学结构和确定教学重点,形成“双线教学体系”,即主线辅线、课内课外。①主线辅线原则:结合“乡村建筑”内容把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平面构成等作为教学重点,置于主线,采用混合式线上教学为主的策略;把传统的线条、制图、渲染、字体、测绘、模型制作等过去占据主要位置的技法训练置于辅线,采用混合式线下教学为主的策略。②课内课外原则:因课程学时有限,课内将初步课程作业的设定以“乡村建筑”综合性设计题目的形式出现,即形成课内方式;把线上预复习、基本功训练、实地踏勘、现场调研设计成学生自学和半自学的形式,即形成课外方式,使教学课内课外合力,构建起“双线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不断完善。

4.3“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学方式的突破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为切入点,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结合乡村振兴线上资源,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和拓展。随着贵州大学各种在线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展开,教师们借助公共平台开放个人自制视频课程,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应用探索:①结合线上资源和实际乡村建筑案例,利用学习通APP《世界著名建筑欣赏》和《建筑设计初步》、网络视频《梭戛苗寨》等资源构建教学体系清晰、形式丰富、素材原创度高的线上教学,对传统理论教学进行必要补充;②在原有实践基础上,利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线交流、学院数字化虚拟空间实验室在线指导等拓展实践手段,使实践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提升。

4.4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计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乡村原本的地理条件以及风情面貌,这样在设计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依据与判断,将规划与实际的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不会破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将原有的水系进行保留,成为乡村发展中的主要特色,同时原有的房子布局比较散乱,与外部的景观以及山坡没有形成相应的对位关系,因此在设计时候将乡村景观沿着水系进行排列,让每户居民能够感受到原有乡村的自然景观风貌。基于以因地制宜的设计条件下,建筑与外部景观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建筑也能获得相应的景观资源。整体的规划逻辑也呈现出带状的形态与外部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由中央的景观逐渐外部扩散到四周,也逐渐由内而外进行渗透,将空间以及景观的设计与外部进行融合。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规划与设计中注重原有地理环境的保留并且进行适宜的开发,与设计相辅相成。

4.5乡村振兴规划节点空间效果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规划发展是由大的主题加一些节点空间进行整体设计,这种规划的逻辑是一种多层次化立体的设计过程。其中大的规划逻辑方向是以景观水系以及整体组团布局等方式进行展开,同时小的空间尺度则是以当地比较特色的建筑进行有机的串联与组合,形成空间设计中的着落点。在原有乡村建筑规划的体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水系的空间,而水系两侧的空间可以通过廊桥进行连接,廊桥是基于乡村振兴主题下的建筑小品,它更加像是乡村比较自由的构筑物,充当着功能以及视觉符号的主导作用,上图中的廊桥是将乡村建筑的风格特色延续下来,用坡屋顶进行整体的覆盖,形成一种灰空间的形态,两侧采用当地的木质进行结构化的支撑,并且用台阶进行空间上的引导,让空间的形成具有相应的自发性。

结语

在乡村建筑风貌提升过程中,尊重原生建筑的外在特色,建筑材料因地制宜,依托乡村产业特色、文化内涵、自然资源,制定导则控制规划,科学指导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和改造,让每一位居民参与到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项目中,为乡村建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打造真正宜居的乡村环境,留住绿水青山的生态观,守护美丽乡愁记忆。

参考文献

[1]姜乃煊,倪琪,候兆铭.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融入式建筑教学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0(24):82-85.

[2]张思英,余翰武,郭俊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筑课程设计教学探讨——以“乡村博览建筑课程设计”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11):51-55.

[3]伍国正,隆万容,黄靖琪,等.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