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院内感染预防的效果

杨彬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院内感染预防效果。方法:抽取本院66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参考对象,对照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住院患者在两组不同护理期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护理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增强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措施对提高院内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院内感染;预防效果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48小时后或出院48小时内发生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1]。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被患者感染也称院内感染。院内感染以肺部感染、术后感染最为常见[2]。为保证患者住院质量,良好的预防措施必不可少。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个性化、协调性、时间性等特点,具备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可对预防院内感染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探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于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文章开展一系列探究分析,详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参照对象,入院时间为2019年-2022年。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21例,年龄范围在21-35岁,平均年龄(27.93±6.69)岁,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龄范围22-36岁,平均年龄(28.75±6.53)岁。一般资料经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参与研究护理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实施,共6名,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0-30岁,平均年龄(24.45±4.23)岁。

1.2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住院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采用热情态度接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床位,做好患者入院宣教,为患者备齐病房设施,病室保持干净整洁。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正确卧位,引导患者循序渐进运动,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应饮食护理,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必要给予营养支持。注意患者基本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若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等。

观察组:对本组住院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步,组建培训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本组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内容培训,由主管护师带领组织本组护理人员培训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组织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的掌握标准,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是语言技巧,减少言语冲突,避免护患矛盾,提高团队整体护理能力。第二步,入院宣教。对患者实施入院宣教。将住院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向患者介绍患者与自身对应的责任护士,组织患者入院宣教,使患者了解院内感染相关知识,了解医疗队伍水平。第三步,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本组护理人员制定详细临床护理路径表单,根据表单实施护理工作。第四步,查房。护理人员进行定时定期查房,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第五步,环境管理。定期对病室通风换气,通风时嘱咐患者注意保暖,保证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适宜,按时对病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处理。第六步,饮食指导与卫生指导。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与卫生指导,保证患者营养平衡,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细菌感染。最后按以上步骤循环护理模式,根据患者住院时具有变化进行调节,直至整体护理工作结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感染发生率为感染人数/总人数×100%。感染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自行评定,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种,对比两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数×100%。护理满意度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计算数据,“%”代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护理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院内感染人数

院内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

33

6(18.18)

18.18

对照组

33

15(45.45)

45.45

X2

5.657

P

0.017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3

30(90.91)

1(3.03)

1(3.03)

32(96.97)

对照组

33

17(30.30)

7(21.21)

9(27.27)

24(72.73)

X2

25.835

5.121

7.543

7.543

P

0.000

0.024

0.006

0.006

    1. 讨论

    院内感染因是患者在入院后因细菌、病毒与病原体所引发的感染。所以为保证治疗效果,院内感染预防必不可少[3]。预防院内感染的方法应从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家属、和医护与患者之间三方面同时进行。首先从患者与患者来说,将具有感染风险、已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安排在不同病房中,可有效避免已感染和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将病毒与细菌传染给未感染患者。从家属与患者之间的预防来说,家属应在陪同期间勤消毒,戴口罩,避免两者之间相互感染。从医护与患者之间来说,医护人员应在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接触环境前后勤手部消毒,佩戴好口罩,医院本身也应做好卫生与消毒工作,保持病室干净整洁,从而有效预防院内感染[4]

    对于院内感染预防来说,护理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是提高医院工作整体质量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临床路径范畴,由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医学工作者提出,在1996年被我国引进,在我国护理工作中不断完善[5]。临床护理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人员在患者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疾病制定科学性和时间顺序的患者照护计划,将护理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时间内得到正确的护理服务,以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应用中可以促进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矛盾,促进护理质量,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对院内感染预防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采取临床护理路径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李佳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效果探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2):95-97.

    [2]张春明.临床护理路径在院内感染中的应用及经济性比较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2(07):82-84.

    [3]谢芳萍.品管圈感控管理对中医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与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9):164-165.

    [4]任新颖,张瑞.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7):161-163..

    [5]张睿颖,陈银娇.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4):73-74+77.

    作者简介:杨彬,女,1991年10月13日,汉,四川省广元市人,护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