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陈增光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濛江乡综合服务中心 135200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物质生活基本保障,人们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对肉制品需求量更大,促使家禽养殖业得到更大规模发展。特别是肉鸡养殖,因产出效益高,能够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众多区域养殖者的喜欢。但是,肉鸡养殖和其他品种鸡养殖相同,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才能更好保障肉鸡得到健康成长发育。因此,为更好保障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目标实现,应该对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明确,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管理制度,更好为养殖者提供有效的饲养管理模式,确保肉鸡实现健康成长发育。本文对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为肉鸡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环境;饲料

引言:肉鸡对于饲养环境适应力是非常弱的,没有办法对各种病菌进行有效抵抗,一旦饲养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往往会造成大规模疫病传染,直接影响到肉鸡健康生长发育,对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失[1]。要确保肉鸡实现健康成长发育,养殖者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明确各个饲养管理环节的要点,逐步为肉鸡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满足肉鸡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有利于提升饲养经济效益[2]。因此,养殖户应当掌握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才能更好保障肉鸡健康成长发育,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

一、重视雏鸡进场准备,科学合理选择雏鸡

在雏鸡引入前,饲养区域需要进行全面消杀和清理,降低雏鸡饲养死亡率。在全面清理杂物后,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对饲养区域进行全面清洗。在雏鸡进入前14天中,应当坚持饲养区域通风换气,引入外界自然风,确保饲养区域保持干燥、整洁等,并且需要饲养规定[3]。雏鸡引入5天前,应当再次开启消杀处理,通过使用两种不同杀毒剂,有效提升消杀效果。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当使用高锰酸钾、甲醛溶液等进行蒸熏2天左右。再对饲养区域所有门窗打开,持续3天进行通风换气,有利于将饲养区域空气进行置换,并且通风结束后,应当对门窗关闭,确保饲养环境温度适合。

肉鸡品种是非常多的,不同品种直接会影响到生产速度、抗病能力等,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肉鸡种类,确保肉鸡有更快的生长速度,也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有效降低疫病产生概率[4]。并且,也要将饲养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考虑,确保符合肉鸡生长习性。在选择好肉鸡品种后,应当选择相应的雏鸡,并且雏鸡需要体现出叫声明亮、活泼好动、发育程度好等特点,也要对病鸡、弱鸡等进行筛除。

二、合理选择饲料种类,明确雏鸡喂养制度

(一)饲料选择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据总的饲养成本的70%,是非常重大的开支,直接影响到肉鸡重量和品质。养殖人员需要按照肉鸡成长需求进行饲料搭配,充分保障肉鸡生长发育[5]。当前,市场上有着诸多饲料,养殖人员需要结合饲养数量、经济条件、肉鸡种类等综合选择具体饲料。通过对饲料种类进行良好确定后,需要选择正规饲料供应厂家,有利于保障饲料品质。也要合理制定饲料采购计划,应当分批次进行采购,有效缩短饲料存储时间,避免出现变质发霉等问题。如果需要自制饲料,应当选择多种饲料,充分确保饲料品质、水分等符合要求。

(二)雏鸡喂养

在肉鸡饲养中,养殖人员应当保障饲料营养全面、口感好、利于消化等,一旦无法保障这些要素,往往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出现。养殖人员应当科学合理选择饲养方式,雏鸡在7日龄前,尽量使用饲料盘,应当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充分提升雏鸡饮食数量,减少饲料浪费。也可以在雏鸡饮水中加入适当浓度的葡萄糖电解多难,充分增强雏鸡抗应激能力。通过对雏鸡饮水品质进行控制,7日龄前尽量使用温水,逐步更换为常温水。

三、严格控制饲养环境,科学履行管理措施

(一)温度

在饲养环境温度过低中,肉鸡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生长发育,很容易产生卵黄吸收不良、饮食不佳等问题,造成肉鸡产生消化道疾病。并且,也会存在大量肉鸡抱团现象,导致部分肉鸡窒息死亡。如果饲养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对肉鸡新陈代谢进行影响,肉鸡会出现饮水量增加、饮食减低、生长速度缓慢等。养殖人员需要对雏鸡养殖区域环境进行合理调整,将温度控制在适合范围内,有利于让肉鸡更好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雏鸡进入饲养环境第一周温度需要控制在32℃,后续每周都要降低

3℃,最终将温度控制在21℃。

(二)湿度

如果饲养环境湿度过大,肉鸡很容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并且这类疾病会显著增加;如果饲养环境湿度过小,肉鸡饮水量也会持续增加。一般情况下,雏鸡生长期间需要将饲养环境湿度控制在0.65。饲养30天后,应当按照50%—90%标准对湿度进行管控。一旦湿度过低,养殖人员需要对饲养区域进行加湿,有效保障雏鸡健康成长、

(三)通风

科学合理通风环境有利于满足肉鸡生长过程的氧气需求,也可以及时对饲养环境中的高温、湿气等进行排出。更好提升饲料转化率。应当饲养区域进行合理设置,充分保障通风良好,不能出现闯堂风等现象,有利于饲养区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排出。如果饲养环境温度过高,也需要进行通风换气,充分发挥自然通风能力,也可以使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

四、健全饲养管理体系,保障肉鸡健康生长

第一,建立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同批肉鸡需要在相同饲养环境养殖,也要对免疫流程、管理模式等进行统一,也需要将肉鸡出场放在同一天。所有肉鸡全部出场后,应当对饲养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也要对鸡舍环境进行打扫干净。通过这种饲养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疫病传播,也可以更好保障下一批肉鸡安全生长。第二,科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增加病菌、有害气体的面积,加快各类病菌的传播速度,导致肉鸡出现各类病症,影响到肉鸡健康生长。养殖人员需要全面分析肉鸡品种、养殖时间、养殖方式等,从而确定出最适合的饲养密度。第三,合理进行体重控制。肉鸡在饲养过程中,应当对肉鸡体重进行有效管控,确保肉鸡符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结束语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肉鸡养殖成为家禽养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升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满足市场上的肉类产品需求。但是,肉鸡对环境适应能力是非常弱的,如果不能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往往会造成大量疾病产生,也会影响到肉鸡健康成长发育。因此,为更好保障肉鸡健康成长,实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目标,应当全面分析饲养管理技术,科学合理进行肉鸡饲养,有利于更好实现保障肉鸡健康成长发育,更好为市场上提供充足的肉类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王亚玲,孟双双,陈肇铭,颜菲菲,赵阿勇.饲养模式对肉鸡盲肠菌群、短链脂肪酸、单胺类物质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23,59(01):302-309.

[2]邹强强,王铁良,孟维爽,刘纪元,李德生.饲养密度对叠层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22,54(09):38-42.

[3]欧阳经鑫,李秋粉,周华,郑俊,郭帅鹏,刘三凤,黎观红.饲粮添加色氨酸对热应激肉鸡肝脏、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22,42(06):1256-1262+1269

[4]伍源,秦鑫,董元洋,韩苗苗,苗志强,魏清宇,宋献艺,申李琰,冯焱,李慧锋,李建慧.饲粮蛋氨酸水平对高密度饲养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22,49(03):913-923.

[5]樊洪深.不同处理方式高粱型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胴体性状及饲养成本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1(18):101-104.

作者简介:陈增光 1987.11.20 男 吉林省蛟河市 汉族 大学本科 助理兽医师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濛江乡综合服务中心 研究方向: 肉鸡饲养管理等畜牧兽医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