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架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架构

李琦

山东省邹平市开元小学   山东  邹平  256200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育界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部门很重视核心素养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数学是小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采取合理的措施。核心素养在近些年来被教育部门提出并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时代的产物。毕竟,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而所需的人才应当拥有良好的素养,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做好课前导入

良好的课前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课前的嘈杂进入学习状态中,这时候教师再开始正式授课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多媒体设备也可辅助于课前导入环节的设置,老师可提前给学生设计出“有声有色”的导入环节,借助导入环节,从而把本节要讲的课时内容导出,这样便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举例而言,在学“对称”这节课时,老师可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图片,内容包括中国结、天安门、蝴蝶结以及国徽等,然后接着问学生:“大家觉得这些图片美不美?有没有同学注意到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吗?”这时候有的学生会回答“这些图片很美”,有的学生回答“它们的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这些看起来‘左右一样’的图形叫作‘对称图形’,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对称’”。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之间展开讨论,尝试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关于对称的图形。当学生完成讨论并发言之后,教师可以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够直观地识别对称现象,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以及对称轴的定义;能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根据对称图形其中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经过这一系列导入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对本节课要学的知识也有了大体的了解,教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会更加顺利。

二、创新教学,联系实际

在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将小学数学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无论是教师的教授,还是从学生自主解题自主思考的过程,都要与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当前仍旧存在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将书本理论知识的教授与生活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较大地影响了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小学数学存在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方方面面,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工作、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数学原理解释生活,并引导他们在数字课程中体验实际生活,从而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练习小学数学。例如,在《求实际距离》一课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比例尺来计算出物体的实际距离,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估算物品实际距离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拿生活中、学校里常见的物品来举例,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有了对比例尺的大约估算能力,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地贴合实际,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解题,还会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水平。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要求的核心素养并不单包括学生个人的能力素养,还包括团队间合作能力以及整体荣誉感。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供给学生小组间合作的环境,帮助学生有机会能够组合到一起,分工合作共同解决棘手的数学问题,要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效率,防止他们在分组协作的环境中放飞自我或不专注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组间竞赛和组间激励的方式,调动小组间学习数学知识的集体活力,这样既可以通过小组间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获得感,又有效帮助学生在日后生活中团结合作。例如,在《表内乘法》一课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由于表内乘法这节课程记忆的内容偏多,小组内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检查彼此记忆的情况,然后各个小组选派出一名学生,轮流上讲台背诵,最终选出表现较优异的小组。如此一来,小组内的互相检查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而小组间的有序竞争会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营造出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创新教学以及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设计教学游戏,创设愉悦氛围

小学生普遍具有爱玩的天性,长时间的课堂学习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和压抑,进而很难在课堂中保持全神贯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部分有意思的数学游戏,以便学生能够转换思维、放松身心。比如说,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倍数的相关知识时,与其令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不如带领学生展开倍数游戏。以“3”的倍数为例,活动规则如下:由班级内学生自由结组参与游戏,每组6~7人,从第1名同学开始依次报数,而所报数字中为3的倍数或者数字个位为3时,报数的同学不能说出数字,但要拍手示意,报数错误的同学被淘汰,看看哪一名同学可以坚持到最后。当学生厘清游戏规则之后,教师即可组织学生开始游戏活动,由于游戏趣味性比较强,每一名学生都乐在其中,在娱乐放松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课堂氛围相对较为轻松愉悦。

五、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不断完善个性化教学

多元化评价方式是新课程时期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测评制度,不仅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教学本身,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使个性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进程中,老师和学生必须积极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不断修正和完善个性化教学途径。首先,在教学评价方法的制定中,评价内容需要从注重知识转向儿童发展,更加关注儿童本身的成长过程,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取得的各项成绩进行记录和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其次,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也需要重视多元化发展。在各科老师的评估以外,也可通过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以学生主观的视角来体验学生发展状况。此外也可引进社会组织参加评估,进一步扩大评估的范围,为教育评估创造更为广泛的参考视野。最后,在评估标准的编制中,必须全面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状况。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的变革和进展,培育学生核心素质已成为数学课程中尤为重视的一点。老师们要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新办法,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08.

[2]于晶,赵广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20(8)

[3]刘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