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

王伟

身份证号码:610524198709156810

摘要:随着“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已经基本结束,这不仅为施工企业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这类项目已经进入了高品质的建设期,这就要求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来实现对其赋能。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土木工程的子项众多,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周期长,对系统控制要求高。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绿色建材和装配式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根据深基坑、桩基础和主体结构等的实际建设需要,也引进了各种具有更高适应性的新技术。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要加强对此类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另一方面要与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相结合,进行针对施工各环节的专项质量控制。

1.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工艺,要求保障技术应用过程的流畅性。首先,应该以梁柱为中心,围绕该中心开展施工作业,严格按照原料验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流程进行操作。其次,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需要突出连铸内部中心位置,浇筑前需要检查配套设施,用清水灌洗浇筑管道后,先放入水泥砂浆润湿管道壁,确认整个设备正常运行后,再进行浇筑。第三,浇筑时的振捣直接影响着浇筑质量,振捣器应选择大型号振捣器,将振捣频率控制在1020s,插入深度在810cm,边缘振捣时应该与模板保持1015cm距离。在规避漏振、少振、过振的情况下,需要根据选择的平行推进振捣方式,一振到底,每层混凝土厚度宜控制在15cm以内。

1.2.外墙面保温施工技术

外墙保温十分关键,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后续的使用功能。该工程中结合保温砂浆施工工艺要求,设置了3540mm厚的保温层,按照一次抹浆与二次施工的操作方式形成保温层。在第一次施工时,要求控制好砂浆的压实施工,控制好表面粗糙度。主要由经验较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完工后静默24h,再进行第二次保温砂浆抹灰,在此过程中结合冲筋厚度快速进行了抹平处理,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2次抹灰均由上而下完成,均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完成落地灰收集,养护管理于45d后进行,重点放在保温养护方面。外墙铺贴面砖前先用清水喷溅使其表面湿润,再按照分段分层施工,由低到高建立靠尺,由上到下铺贴面砖,要求在墙体与面砖两面涂抹粘结砂浆,并利用灰铲敲打使其牢固,竖缝的处理主要通过开刀调整,完工后要求24h内完成喷水养护。

1.3.楼面顶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工程中确定高支模施工工艺时,首先需要对中梁、轴线距离进行测量,将其控制在24m范围,保障楼面整体水平。其次,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求调整梁板方向,对楼面距离进行测量,为安装脚手架做好准备。搭设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的立杆、横杆等进行位置测量,并进行单线安装,复验阐述与脚手架的垂直度。第三,调整建筑楼面顶板,保证周围墙板安装时的一致性,从而搭建起梁柱框架,为后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4.高支模拆除技术

高支模施工时,容易发生模板变形、漏浆等问题,通常在浇筑前会对其进行检查,在浇筑中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在施工后进行拆除。从实践经验看,该工程中先对高支模拆除施工工艺顺序进行梳理,清点完安装器后,对会影响到的各项设施进行排查,确认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按照高支模搭设时的逆向顺序,进行拆除施工。具体操作时,严格按照安装时的编号,从大到小、由高到低,逐层进行拆除。要求拆除作业人员遵循安全管理条例,拆除一排后根据同类型型号摆放并进行集中吊装,规避因拆除程序不对降低拆除施工效率等。

2.建筑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准备阶段

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对设计图、施工图进行细致审核,确保无误后,在土木工程中标记出难点与重点。然后,根据高支模板施工工艺要求,配置人、机、材、技、钱、环境、管理等各项要素。其次,需要应用BIM技术,按照CAD施工图→Revit三维模型图→Navisworks四维模拟图的基本导入顺序,对施工场地进行优化配置,并在仿真模拟过程中分析其中潜在的风险,制定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做有利于保障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完整性与有效性。第三,查验各项施工要素,确认配置得当后,对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开展具体施工。

2.2.施工阶段

首先,高支模施工中模板规格较多,数量较大,要求在施工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建立专项管理小组,包括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环境、资源、文件等管理小组等。通过会议讨论,完成专项管理制度细化处理,完善技术质量控制指标后,严格按照分部分项工程中的施工要素、控质量控制指标,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其次,在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严格遵循质量控制体系,按部就班地将专项管理方案应用到施工过程,针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开展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则需要按照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在每项工程施工前进行精准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跟踪监督,在完工后对其进行总结。当出现模板变形时,应对其原因做出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工程中应用模板变形评估技术体系,较好地开展了动态化调整,拼缝控制较好,浇筑与拆模时并没有对模板造成破坏。外墙保温施工与贴面砖质量控制中,提前列举了起皮、分化、脱层、空鼓、裂缝等病害,制定了针对性较好的质量控制措施,保温层、抗裂层质量控制相对较好。

2.3.竣工阶段

土木工程属于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后,由监理人员进行验收。具体验收流程包括“工序施工→巡视检查、旁站监督→工序完成后自检→自检合格→填写《工序质量报验单》申请验收→现场检查,抽样送检→查看检查报告→签署《质量验收单》→本分部分工程各工序全部完成→填写《中间交工证书》→申请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现场检查、资料检查→审查合格→签署《交工证书》→进入下一道工序”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建筑土木工程,正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会受到人、机、材、技、钱、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改变,因此,在具体的项目中,需要对分部分项项目中的施工技术进行革新和运用,并遵循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实践方式,同时进行施工建设和施工管理。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建筑土木工程中,对促进行业转型,提高企业效益,推动此类整体建筑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是有益的。同时,由于模板支架的革新,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以及深基坑开挖的困难,因此,加强这一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在前期工作中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利用BIM技术来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证工程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梅国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13+116.

[2]孙成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探讨[J].陶瓷,2020,(07):147-148+151.

[3]罗小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5):148-149.

[4]黄水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20,(0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