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实践研究

何威力

  国营铁龙林场广东 翁源 512629

摘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驱动下,我国林产业得到长效稳定的发展。鉴于林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基于林业资源保护的迫切诉求,我们必须重视林业建设与管理。而在林业建设与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林业工程苗木的培育,这是营林造林的前提,这也是林业资源管护的基本条件。我国开展了大量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主要就苗木培育技术问题进行详细探讨,确定苗木培育的重点内容,明确移植造林的关键举措,以真正发挥培育技术优势,带动我国林业资源管护工作的开展,推动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实践

基于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的大趋势,人们高度重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深入开展移植造林技术专题研究。苗木培育、移植造林相对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植株的死亡或损毁,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更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技术要点,理清移植造林思路,并规范管理,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提升林业工程质量。这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绿色生态文化的建设。因此,关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实践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和时代价值。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基本流程

1.1 科学选择育苗地

良好的育苗地必须土壤肥力强,水源供应稳定,土质状况良好,光照适宜。目前来说在苗木培育时应优选轻壤土、沙壤土等土质区域,并根据种子品种差异,适当地改良土壤性能。若培育苗木为垂柳,则优选盐碱地块。若培育苗木为松树,则应偏重选择酸性土壤。在选择育苗地时也要考虑病虫害的问题,进行土壤整治与改良[1],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出现较低的种子出芽率。在改良土壤时,我们也有一些经验之谈。例如,加入草木灰调整土壤酸碱性,更有利于对脆弱苗木根部的保护,提高苗木培育成活率。再如进行土壤疏松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吸收、渗透能力,也方便土壤排水,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空间。

1.2 科学选择苗木种子

科学选择苗木种子根本目的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技术人员要严把种子关,在筛选种子时,除了查看种子外形,更要考虑种子的抗旱性能、抗病虫害能力、抗寒能力。尽可能选择母树林所产树种,提高种子存活率。在精选苗木种子后,应进行消毒与清洗,使得种子更好地萌芽。若种子需要保存,则要科学控制好种子存放场所的温度与湿度,使用专门的控温与控湿设备,使得种子更好地催芽发育。

1.3 恰到好处地播种

苗木培育的关键环节是播种环节,播种效果取决于播种时的温度、湿度、时间等指标,工作人员在播种后要及时跟进养护及灌溉,真正带动苗木的生长发育。具体来说,技术人员应尽可能选择春季播种。这是因为春季温度、湿度更符合幼苗生长习性,种子播种完后将会进入雨季,获得充沛的水分给养。播种完毕后,如果天气比较炎热,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才应及时浇足水、浇透水,使得种子尽快萌发。种子播种后,为减少水分流失,可选择地膜覆盖的方式,促进种子发芽 [2],让种子健康发育。需要强调的是,工作人员可于播种前进行种子的性能检测,确保苗木种子有着理想的出芽率,保证播种效果。如果播种后存在温度不理想的状况,特别是低温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用地膜覆盖。总而言之,播种需要确保种子所需不同自然因素条件得到充分的满足。

1.4 加强育苗施肥管理

种子萌发离不开肥料供应,施肥管理必不可少。施肥管理的重点是控制好施肥数量及频次,工作人员应以种子发育情况为依据,进行施肥计量与次数的动态调整。必要情况下,根据苗木生长特点和习性进行针对性施肥。工作人员应提前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对施肥间隔、天数、肥料种类、施肥量做明确规定,以科学的施肥管理,减少苗木营养不足的缺陷,也避免烧苗。在使用发酵处理的圈肥时,应均匀喷洒、施加[3],提升圈肥使用率。工作人员也要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科学判定苗木生长过程中的缺肥情况。当苗木进入到旺盛生长阶段,更要提高追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使得苗木获取充足的养分。

2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2.1 明确移植造林时间

在移植造林过程中,科学选择移植造林时间。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比较大,移植造林时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实际。考虑到和南方热带气候的特征,苗木移植自由性大,但应侧重于二到四月份移植,这是因为该段时间温度上升,雨水量充足,移植效果更好。北方地区普遍气温低于南方,特别是东三省地区冻土期较长,因此苗木移植的最佳时机为五月份。五月份,气候基本能满足移植的温度和湿度要求。移植造林时间选择恰当,移植后苗木的成活率更高。我们除了要关注南北方气候差异,合理选择移植造林月份外,也要选取一天当中最佳的时间段进行移植造林。一般来说,一天中早上和晚上气温较低,苗木水分流失较慢,更适合苗木移植。

2.2 合理设定造林规格

不同的苗木品种对种植疏密度要求不同,在移植造林时工作人员应明确苗木生长习性,合理控制造林规格,让造林密度与苗木生长特性相契合。这样苗木后期有着更理想的成活率,苗木生长条件良好,生长速度快。工作人员要明确造林图式与规格间的关系,科学确定种植行间距和密度,关注苗种成活率,做好补苗工作。根据以往经验来说

[4],苗木移植时一般选择胸径在四厘米左右的幼苗,如果移植苗木为小型乔木,则优选40厘米高度,若移植苗木为大型乔木,则优选120厘米左右高度。苗木移植规模与造林规格比例要求比较明确,基本控制在1 : 20,也就是说,每667平方米苗木需要满足1.33立方米造林需求。

2.3 做好移植前处理工作

待整地完毕,造林规格明确后,苗木就可以开始移植了。移植就是从原生地移栽幼苗到另外的生长地,在移植前需要对幼苗进行处理。需要针对幼苗的根系进行妥善保护,主要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苗木体内的水分流失。在苗木起运、装箱、运送到植树造林区域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关注基本的技术标准,一定要保证苗柱根系不被破坏,避免水分流失。此外,苗木根系需要在移植前进行包含浸水、根系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性保护处理。必要情况下可在苗木根系接种菌根菌,或者喷洒相对应的防治农药,减少苗木根系损伤,有效应对病虫害。在苗木移植前,也需要对苗木进行截干、去梢、剪枝等处理,既能延缓苗木水分蒸发,又能促进苗木新梢生长。

2.4 明确移植造林细节要求

在移植造林过程中,应明确技术细节,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移植苗木时要明确移植技术规范,最大限度保证苗木根茎的完整。苗木移植造林也要配合开展抚育管理,及时给予移植后的苗木充足的水分供应,一般是在移植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灌溉,让苗木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短时间内与苗木生长习性相匹配[5]。在移植造林过程中也要关注苗木被雨水冲刷的问题,及时扶正苗木,并定期进行松土与清杂处理。

2.5 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

病虫害防治不容小觑。如未实施有效控制,一苗染病就会大面积死苗,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苗木移植存活率也会随之下降。现有林业工程病虫种类在3500左右。种类繁多,处理过程比较繁琐,所以病虫害防治要落到实处。最常用的是化学手段。但是化学农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利用过量会引发生态污染。制度管理力度要加大,根据区域场地实际情况,找到问题解决的具体举措。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应优选生物药剂,尽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3结语

要想真正取得苗木栽植的理想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在苗木栽植技术研究上下工夫,。对于林业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熟悉目前影响移植造林的各种技术要素、非技术要素,加强技术把控,还有以动态眼光、实事求是的心态指导要培育工作的开展,加强质量把控,最大限度提升移植造林效果。

参考文献:

[1]邹万明.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2):110-112.

[2]冯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13):85-86+89.

[3]张俊仙,张凤仙.浅析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22(04):132-134.

[4]谭鹏鹏.加强森林培育技术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2):95-96.

[5]张芳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