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总体规划与发展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乡镇总体规划与发展问题研究

李兴华

师宗县五龙壮族乡村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和乡镇,促进乡镇发展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乡镇总体规划是乡镇发展采取各项建设措施的重要依据,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镇的发展水平和发现成效。可见科学的乡镇规划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乡镇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探索解决乡镇发展中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乡镇规划;问题;措施

前言:当前乡镇发展中还存在规划不合理、乡镇建设水平低、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当从本地区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本地区乡镇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提升经济水平。

1.乡镇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规划不合理

良好的规划是乡镇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前瞻性、科学性是乡镇规划的基本要求,这能够有效避免乡镇建设中复建、改建等频繁变动问题。实践当中很多地区在乡镇规划的某一项目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几年后因为领导计划等的改变,又对原有项目进行改建、复建,这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对本地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实践当中很多乡镇建设水平低,各种资源欠缺,在建设过程中人才不足,总体规划不完善,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最终的工程进度,也违背了民心,因此,在乡镇规划中,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提前邀请专业人员做好规划和打算,避免后期出现严重的问题。而且当前很多乡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水平较低、建设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通畅的问题,为了获取发展资金这些乡镇政府会采取压榨群众等非常手段。这不仅违背了乡镇发展建设的宗旨,还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少县域规划中提出打造高端生态宜居城市、区域性商业物流中心、大城市的副中心城市等城市功能,体现在规划中最大化的布局了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规模,并且在开发建设实施过程中,特别是旧城改造过程中,因拆迁回迁安置成本高、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原因,经常突破控规提出的开发强度来求量发展,导致本来就很多的住宅和商业建筑面积再次增加,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死城"、"鬼城"。

1.2地区分布不合理

东密西疏是我国乡镇地域分布的重要特点,通常而言发展较快的乡镇多位于东南沿海。发展水平落后的乡镇则多位于西北部。地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会因只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范围而不是按照统一全面的规划发展思路而加剧,同时乡镇集约作用随着乡镇间的发展差异增加的减少。当前乡镇中的工业企业通常规模不大、发展程度低,这导致了它们在生产中的环保问题难以得到充分重视,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此外由于小城站建设较为分散,规划短期性明显,使得工业企业常常分散分布,为污染管理和治理设置了障碍,进而对小城镇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将"内涵挖潜"的建设方针应用到城镇建设道路中。发展到现在,面对各种经济压力,城镇规划应当主动改变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转变以外延扩充为核心的粗放型管理以及建设模式,从细节中节省土地资源的利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城镇空间效益和内涵挖潜等要求。从整体布局来看:首先,它要求城镇规划拥有建设用地紧张的压力,在规划期间,让每只要城镇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接到上级部门的批准,那么就具备了法律效应,必须落到实处。另外,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执行过程的严肃性以及高效性。

2.乡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2.1科学的规划

在乡镇的具体建设中,应当对当地特色进行有效地保留,实现美观、经济、实用的有效结合,并有机统一相逢民俗和自然景观,突出当地的特点。同时应当通过简单可行易操作的规划实现对乡镇的科学布局,进而体现当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农民进行科学引导,使他们能够尽可能集中地居住,促进节约土地和集中发展目的的实现。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对农村居民居住集中度进行科学把握,对人口与用地规模进行科学的确定,促进乡镇的发展。突出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宣传对乡镇规划进行有效规范,为乡镇规划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提供保障;对规划审配手续程序进行科学设置,为对民房的设计和施工建设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发掘当地文化底蕴,使其在本地区的建筑和城镇设施的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此外建设过程中应当从分段实施、分批建设、量力而行的原则出发,避免与其他乡镇的雷同,保证建筑风格和乡镇设施风格的统一。块地的设计更加精密、系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城镇空间价值,从细节布局中增加所在建筑物的容积率、密度,让每块地都真正投入到用地建设当中。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内容,我们还应该落实旧城区改造工作,从整体上改善旧城区经济收益,让旧城区的用地结构、框架布局以及功能更加科学。因为旧城区改造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和郊区开发难度相比:拆迁的难度更大,所以让城镇建设开始向着郊区的方向靠近,此时就需要从地价、政策以及税费等领域做好旧城改造以及郊区开发工作,这样才能减小非农建设用地对于农耕地带来的建设压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削减农村镇以及村的工业用地,通过置换土地等形式,达到集中存以及镇工业企业等建设要求,这也是节省能源的体现。在搭建中心村的过程中,对农村居民需要的建设用地进行控制。

2.2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

小城镇的稳健发展以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为前提。实践中应当预防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多头管理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还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和机构设置,节约了政府开支。此外,当前还有很大的发展差异存在于我国不同地域的乡镇当中,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各个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土地管理部门的交流协作,深化规划,要求从根本上落实城市用地的管理要求,整合审批制度以及要求,对它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建设。在规划被落实后,深化检查与监督机制,科学处理用地案件和违法建设等相关工作。另外,城镇规划需要从整体上和土地利用协调进行,将衔接重心放在城镇建设界限和范围上,结合城镇内部建设规划要求,做好土地安排。做好发展用地的城镇规划,将确立土地应用的整体规划以及用地框架视为工作依据,然后再确立城镇规划的控制区间和用地规模,而不是打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城市发展用地的相关指标。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应当严格按照建设用地的要求做好土地用途管制。针对不科学的用地,任何个人、单位以及部门都应该严格遵守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城镇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城镇发展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真正让全体人民有获得感。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有较好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应该进入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常态化发展轨道。而广大农村,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共服务不到位,市政配套设施差,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生态体系脆弱,资金来源少,广大镇区和农村应该被列入国家宏观层面发展的重心,加大资金、政策倾斜的力度,促进生活质量的城镇化。

3.结语

在总体规划时,城镇和土地应用的规划目标与对象存在交叉点,以互相协调的关系呈现。土地应用作为城镇总体规划的关键部分,它和社会经济战略、城镇体系、基础设备建设一期组成了总体规划的判断依据。通过总体规划,土地应用能够为合理设计城镇提供良好的空间,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两规合一”的核心问题研究及实践[J].肖昌东;方勇;喻建华;李海军.规划师,2012(11)

[2]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宿迁市为例[J].胡志华;李婷.江苏城市规划,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