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解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高中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解题策略

王焕来

永吉实验高级中学 吉林永吉 1322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体系内容明确指出,在语文学科教育发展中,不仅需要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要促使学生在借助相应阅读学习工具基础上,针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解题

1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

对于高中生而言,突破文言文阅读这个难关,关键在于深度把握高中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只有将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理清楚,才能更好地答题。通过对高中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的分析梳理发现:从考查形式上看,文言文阅读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考查题型来看,常见题型有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

2文言文阅读解题策略

2.1注重文言知识积累,联系上下文内容解题

对高中生来说,语文阅读量的积累至关重要,对文言文阅读来说更是如此。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学习中注重积累,以实现熟能生巧。学生只有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掌握丰富的古代汉语知识,如通假字、实词、虚词、倒装等,才能在做题时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头脑中的知识通过文言文阅读题目进行有效转变,在获取分数的同时,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试题围绕《宋史·文天祥传》设置了如下题目: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1.万里素奇天祥志节2.天祥在燕凡三年3.安事二姓4.南乡拜而死这个题目主要考查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解题的方法就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积累推断词语含义。其中,“万里素奇天祥志节”中“素”可以翻译为“一向”,全句可以解释为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超过凡人的意志节操。“天祥在燕凡三年”中“凡”可以翻译为“一共”,全句可以解释为文天祥在大都一共呆了三年。“安事二姓”中“安”翻译为“怎么能”,全句解释为怎么能够侍奉其他姓氏的人呢?“南乡拜而死”中“乡”是通假字,同“向”,全句可以翻译为“向南方叩拜而死”。通过对上述四个文言文句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素”“凡”“安”“乡”都是初三学生比较熟悉的字词,也是文言文阅读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词语。对于高中生来说,只要在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于上述词语有所积累,就能够顺利完成。

2.2注重语篇整体阅读,了解文言内容大意

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强调整体阅读文言文篇目的重要性。从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思路而言,整体阅读文言文能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性认知,了解语篇的大体含义,从而为正确解题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能遵循“整体阅读——重点突破”的原则,而是一边阅读一边解题,既浪费了时间,解题的正确率也不高。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过程中,要让学生牢记整体阅读的原则,结合平时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及自己对于文言文阅读语篇中相关内容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了解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大意,为归纳内容提要、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等类型题目打好基础,同时也能在读题的过程中快速确定题目的相关内容在文言文中的大致位置,节省文言文阅读解题时间,提升文言文阅读解题效率。

如,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过程中,笔者围绕《高士传》,设置了概括夏馥的品格特点的题目。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目,在解答分析人物形象这类型题目时,学生首先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所了解,对文言文中的具体事件以及人物在事件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行分析。在解题之前,学生首先要整体疏通《高士传》选段的相关内容,了解全文的大体意思。梳理全文意思后,学生能够初步对于夏馥这个人物产生认知,如不畏强权、淡泊名利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对文中的关键事件以及夏馥在关键事件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如,“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这是对夏馥的赞美,表明夏馥性情刚直,不轻易折腰。“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富豪,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这同样是对夏馥的赞美,表明夏馥不畏权贵。在文言文阅读解题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对文言文内容的全文把握,了解内容大意,为解题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整体阅读文言文的价值,带着考查题目阅读全文,以更好地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解题。

2.3精读语篇细节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会带领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篇目的细节探微,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不论是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还是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角度而言,结合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对文言文阅读篇目的细节把握和掌握都是重中之重。整体阅读文言文篇目,意味着高中生能够从整体上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大体意思,这时就需要学生进一步展开阅读,也就是所谓的精读,根据考查的题目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在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等过程中,掌握细节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突破细节的考验。在精读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度把握细节内容,进而突破重难点,有效解题。

如,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过程中,笔者围绕《史记·陈涉世家》和章太炎的《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设置了如下题目:下面这则论据不宜用来替换乙文的第三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请你说说理由。《古文辑要》讲了一个故事,裴矩在隋朝为官,阿谀奉承讨好隋炀帝,入唐为唐太宗大臣,却敢于直谏,甚至当面争论。司马光评论说:“君恶闻其过,则诤臣化为佞臣;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

上述题目主要是对文言文阅读部分内容或细节内容的理解。当高中生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就要快速定位,将题目中的内容和原文中的内容结合起来,精读内容,对比分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然后解题。乙文选自章太炎的《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在对第三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史在诸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进行精读时,学生可以发现,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史书的重要性,其如同皮板一般,而其他学问则如同毛发一般,史书如果不存在,那么其他学问也不能够独自存在。而题目给出的《古文辑要》中裴矩的故事,主要通过裴矩在隋炀帝和唐太宗手下做官时的不同表现,说明君王对于臣子的影响,即“君恶闻其过,则诤臣化为佞臣;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显然,在精读语篇细节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两个语篇片段讲述的内容和道理截然不同,因而不能够相互替换。

3结语

作为高中语文考试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题目,文言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试卷中占有较大比重。文言文学习能使学生深刻了解古代汉语的用语习惯,感受古代汉语的魅力,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对于学生而言,拥有一套成熟且完善的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其能够减轻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究[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一)[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2:273-275.

[2]漆子静.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8):200-202.

[3]杜进淑.浅析如何提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2,(29):176-177.

[4]唐娜娜.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