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探索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新路径

沈桢臻,沈东双

(湖州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青塘校区 浙江省  湖州市  313000)(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也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劳动评价为劳动教育之肯綮,善用主体评价工具,展现多元评价方式,关注过程性评价体系,呈现多样化评价成果,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评价;过程;发展;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对于小学生来说,劳动就是创造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

“立德”是劳动教育的目标,评价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多形式、多方位的劳动教育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劳动技能的养成,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落地。从学校层面来讲,因评价手段和标准单一,使学生沦为“单向度的人”,劳动教育被弱化。从家庭层面来讲,因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不一,劳动教育被软化。教育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劳动教育的目标也很难达成。

以此为背景,我以教育实践开展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劳动评价改革的探索。

一、评价工具日常化,“一把尺”衡量

基于劳动素养的框架,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班级卫生责任区”、“家务劳动”、“校外劳动”等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每块教育内容与劳动素养的联系,找到该部分劳动教育目标的重点,制定不同的评价实施活动方案。例如“家务劳动”这部分内容更多地指向劳动习惯的养成,再如持续开展“班级圈中晒晒家务劳动”的打卡活动,并以学生开展家务劳动的持续性作为该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

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变化,我制定了对应的劳动清单及评价量表,每一位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对照清单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打分评价,使劳动教育评价有章可循。如:班级岗服务清单、家务劳动清单、社区服务清单等。以一年级学生班级服务岗清单为例,要求学生会扫地、拖地、擦黑板、对齐桌椅、整理分餐台、倒垃圾等技能,并根据完成情况自己、同伴和老师共同评价打星。劳动清单的评价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掌握的劳动能力如何,还需要哪些改进,也更便于老师和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劳动技能的指导。

项目内容

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

扫地

参与度

清洁度

速度

参与度

清洁度

速度

参与度

清洁度

速度

 

 

 

 

 

 

 

 

 

通过学生自己、同伴以及老师的共同评价,也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劳动评价中,更具主动性;学生的劳动不仅老师可以评价,家长、社区等也可以参照劳动清单的量表对孩子进行评价,劳动评价的覆盖面就更广了。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一支箭”穿杨

(1)依托劳动课、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班里展开劳动评比活动。通过开展每月的劳动技能大赛,如“9月理书包比赛”、“10月叠雨衣比赛”、“11月系鞋带比赛”等活动促进孩子们各项劳动能力的发展。例如每学期评选出“班级服务小管家”,每周根据值日生的值日情况评选出“勤劳之星”,以责任、坚韧、合作、诚信等维度作为劳动实践的阶段评价指标,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同时,我借助学校国旗下的班级展示以及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出“我身边的劳动小达人”故事分享会,“我的劳动小妙招”成果分享会等,将班里学生优秀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和宣传。

(2)借助钉钉班级群的打卡以及班级圈等功能,对学生的劳动内容进行线上的评价。让学生每天打卡劳动实况,鼓励学生每周学做一项家务技能,通过钉钉班级圈秀一秀劳动成果,说一说劳动经验,充分展现每个孩子的自信和劳动特长。并通过平台上师生、家长互动的点赞功能,实现学生自主评价和老师、家长、同伴评价的多元融合,也让班里的孩子对同伴更加欣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老师可以基于线上和线下劳动教育实践开展过程的监测与记实的评价,这也是对于新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线下的劳动评价主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真正植入学生心中。线上的劳动评价主要发挥评价监测和督促优势,让评价更有时效性,评价的反馈更为客观和多元。劳动课老师以及班主任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评价,多途径评价学生校内外劳动教育情况,让劳动教育贯穿始终,正如一支穿杨之箭,渗透在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评价标准人文化,“一碗水”端平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孩子们劳动动力的助燃剂。

在四年级《端午香囊我会做》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针线的使用较为生疏,我便着重评价他们的劳动过程,强化他们在过程中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弱化对劳动结果的评价。部分孩子熟练掌握针法,我则评价他们的劳动成果,向同学们展示。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阶梯闯关”式评价方式,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像做游戏闯关,更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香囊的制作分为了三个课时,即设计香囊、学习针法和制作香囊。其中针法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了视频教学,穿鞋带替代法来教学,评价的阶梯分为“我能分清香囊的材质”、“我能穿针引线”、“我能学会平针法”、“我能学会回针法”以及拓展性的“我能学会藏针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学会一个技能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比如学会了平针法就可以获得一个贴纸,学会了最难的藏针法还可以从老师手里获得缝制香囊所需的精美流苏挂坠,使得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因为二元评价“会”或者“不会”,很多孩子的劳动积极性不高,甚至因被批评而挫伤自信心和自尊心。哈佛大学教授托德·罗斯温润敦厚,对待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摒弃有色眼镜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迟缓”的孩子往往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像托德教授自己的童年所经历的那样,师长的鼓励和激励是孩子力量的来源。我们在劳动教育评价中更应该如此,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更肯定他们的认真和坚持,欣赏每一个劳动中的孩子。

四、评价体系长效化,“一树花”盛放

    一次卖力灌溉长不出茂盛的禾苗;一天的辛勤耕种也长不出茂盛的稻穗。劳动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过程,其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更加真实地记录孩子们的劳动故事,同时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也尊重他们当下的发展水平,必将更有利于树立孩子们的劳动信心。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孩子在劳动过程中的发展,关注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

比如孩子们的“针线活”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教师过度关注超前发展的孩子并与发展滞后的孩子拿来比较,必将给发展滞缓的孩子巨大的压力,甚至使他们丧失劳动的信心。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孩子自身纵向的发展,在《端午香囊我会缝》一课中,我表扬的进步有:从穿不进线到自如穿针引线,从缝线不齐到缝线整齐美观。我也关心孩子的劳动品质,我表扬的劳动品质有: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专心致志,能够欣赏手工作品的美,能够克服困难不断挑战……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我在担任班主任和劳动课老师的过程中,给孩子们记录了劳动故事和劳动成长档案。劳动计划的定制,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作品的生成等,使得孩子们在爱劳动的路上都有迹可循。

劳动教育承载着培养儿童劳动素养的独特价值,肩负着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重任,因此,我们把劳动教育评价放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大系统中进行设计,从评价入手,落实立德树人,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变革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