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能力的视觉传达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基于岗位能力的视觉传达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分析

王冬冬,杨健,谭太菊,黄玉珍

江西工程学院  338000

摘要: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育对于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在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教学不失为一种高水平的教育方式,对于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展开模块化教学,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岗位能力;视觉传达;模块化教学

引言

在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模块化教学能够充分地促进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有积极作用。同时,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把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重心,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视觉传达专业课堂教育。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相应的模块化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教育规划和方式创新,推动学生岗位能力的提升。

一、根据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发展需求落实模块化教学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发展需求明确是教育展开的第一步。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对专业、行业现状的分析认知,对不同的视觉传达课程教育内容进行划分和提炼,以设计市场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完善相应的课程教育模式,保障教育效果提升。其次,高校需要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求,对视觉传达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保障专业教材能够充分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特性,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岗位发展需求[1]。同时,在模块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进行整理归纳。如平面设计的专业岗位能力包括:执行项目提案内容设计工作,与客户沟通,按照客户的需求调整设作品等。而包装设计师的专业岗位能力则包括:计算机应用设计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再次,在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难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需求。在模块化教学的落实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应的教育方案,从而推动学生岗位能力发展需求的满足,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二、建立科学的模块化教育体系

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完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重视模块化教育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教育情况落实相应的教育规划,建立科学的模块化教育体系,推动专业人才培育的稳步落实。首先,在模块化教育落实前,学校需要保障教师的职业素养。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教学对教师的行业知识要求更加严格[2]。因此,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制度,提升教育水平。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保障模块化教育的稳步落实。其次,模块化教育不仅需要重视岗位能力发展需求,还需要重视学生本身的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的明确是模块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传统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被重视,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统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不同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学生发展存在差异,部分学生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因此,在模块化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完善教育方式,推动教学目标实现。最后,教师需要确定公共基础教育模块,将图形图像软件设计、三大构成、设计素描以及设计色彩等基础的课程进行整合规划,推动模块化教育的展开。

三、完善教学流程,落实教育规划,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动教学展开

在模块化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流程,落实教育规划,实现成体系的教育模式。首先,教师需要根据专业教育需求,将不同难易度的课程内容进行顺序调整,保障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之后再学习高难度的课程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构建规范的模块化课堂。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充分地为模块化课堂构建提供支持,促进视觉传达教育的展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落实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模块化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方式,促进模块化课堂构建的顺利展开[3]。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系统,让学生自主展开预习和复习工作,从而提升教育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不同的课程进行分区,实现模块化教育。同时,教师需要甄别网络教育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内容,促进视模块化教育的顺利展开。最后,教师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落实相应的实践活动,保障学生岗位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模块化教育的关键,也是保障视觉传达课堂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在视觉传达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轻实践,重知识的教育思想,通过科学的设计实践活动和营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视觉传达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4]

比如,教师可以举办相应的设计竞赛,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职业素养,推动教育目标实现。同时,教师需要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挥引导者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指引,促进视觉传达教育效果的提升。通过视觉传达专业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增强,能够促进视觉传达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还可以根据竞赛情况,进行课堂教育评价,为教学体系的不断升级打好基础。

四、结语

在视觉传达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模块化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教育体系构建以及优化,推动学生岗位能力的稳步提升,实现教育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静,崔栩,叶建勋.“主副品牌组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装饰,2022(02):113-117.

[2]范耕元.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01):143-146.

[3]宋华华,苑方磊,刘牧.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以体现科技感色彩为例[J].艺术品鉴,2021(29):12-13+44.

[4]江卉.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0):84-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