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罗娟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娜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省普洱市,665800

摘要:农作物生产的核心目的是保证产量和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综合管理工作,注意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只有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结合不同农作物的习性,不断升级管理水平,不仅能够在当下收获令人欣喜的农作物种植效果,还可以从长远出发,形成完善的农作物高产栽培体系,从而成功构建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民的收益。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1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

1.1种植时间

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合适的种植时间也各不相同,农户要掌握合理种植时间,才能确保作物成活率、生长速度及最终产量情况。一直以来,农业谚语揭示了农作物种植规律,种植时间合理,不仅能够提升作物自身防护能力,减少成本投入,还能提升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例如,常见的黄瓜、茄子等蔬菜以春秋两季为合适种植时间;而耐寒蔬菜如菠菜,则以冬季播种为宜。因此,农户在明确种植作物种类后,需要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确保作物生根发芽,成活率高,抗病虫害等其他能力也会增强。

1.2种子

种子质量决定了种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从出苗成活率到最终单产产量,都与种子品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另外,对于同一作物的不同种子,种植成活苗的特点、能力各不相同,如耐旱水平、抗倒伏能力等。因此,在选择作物种子时,要积极考虑当期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更强的种子,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损失,减少农作物受各种病虫害的影响。

1.3水分

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要素之一,根据作物生长特性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水阶段、需水量也不一样,有的是在出苗期需水,有的是在拔节期,而有的作物则是在果实成熟期。因此,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合理安排灌溉工作,确保作物生长水分供给充足,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农作物水分需求情况可以通过周边土壤进行判断,要确保灌溉合理,既不会导致干旱,又不会产生内涝,才能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素

2.1优质品种选择和播种前处理

农作物的品种是决定农作物产量、质量的首个重要因素——农作物种子质量高低决定出苗及生长情况。有关种子的选择及处理要素如下:其一,选择资质健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农作物种子;其二,根据所选农作物品种、种植区域的实际环境(包含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等),充分考虑种植条件,制定栽培方案。比如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较高(春季末、夏季的降雨量还会更大),故应该选择茎秆强壮,能够在恶劣降雨及大风天气依然保持相对良好生长态势的品种。种植人员在播种之前需对种子进行如下处理:其一,进行筛选作业,将出现破损、饱满度不足、畸形的种子全部清除,剩下的种子应该符合“表面光泽度鲜艳,整体十分饱满”的原则。其二,在临近播种时,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之后进行浸种、拌种作业,一方面可以激发种子的生长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对种子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种子放置于土壤之后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比如水稻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前的种子处理过程为: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后,使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放置于特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之中,充分浸泡消毒后放置于纱网袋中进行催芽处理。此时应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左右,在较短时间内便可发芽。

2.2加强土壤管理

土壤是开展土培种植的基础,更是农作物生长中营养的重要来源,因此,强化种植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营养、土壤质量,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首要条件。首先,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的肥力、环境等指标都会下降,逐渐呈现贫瘠状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农户根据种植作物特点,强化田间管理工作,既要满足作物生长,还要通过使用有机肥、土壤菌类等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环境中有益菌群数量、种类,为农作物生长奠定基础。其次,减少杂草及虫害影响,选择合适有机肥料。及时开展人工除草,尽量避免使用除草剂,能够有效提升作物生长速度。还要关注土壤中害虫、虫卵的清除,尽量以生物方式开展,避免直接使用杀虫剂,对活化土壤具有重要作用。杂草和虫害都会争夺土壤营养,间接减少作物生长能量,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最后,做好科学管理,多向种植技术人员学习,应用农技技术,在换茬期间深耕土壤,使用农家肥增强地力,促进土壤条件向好转变,营造良好生长环境。

2.3选择良好播种时机

播种时期的选择同样重要,种植人员应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而不是仅仅根据历史同期播种期而决定。比如小麦是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的重要复种农作物,与水稻穿插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农田复种指数,最终提高所有粮食作物的产量。小麦一般在每年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期间播种,由于抗寒能力较强,幼苗能够过冬,故种植过程需要“跨年”。具体在何时播种应该基于种植区的自然气候而定——以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低最为合适。如果播种时的环境温度高于平均值,则冬小麦种子的发芽、成长速度会较快,进入冬季之后往往无法适应骤然降低的寒冷气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越冬效果;但播种时的温度同样不应过度低于平均温度,否则会导致小麦出芽率降低,生长态势异常等情况。不仅如此,在较低温度播种冬小麦时,小麦感染黑穗菌、冬孢子病菌等概率会大幅度提高,会导致严重减产。总体而言,需要在9月中下旬~10月中上旬近一个月的时期内,选择温度不高不低、阳光充足的且温度即将开始平缓、有序下降的时期进行播种作业。

2.4合理密植

农作物在播种前,就要根据科学种植密度进行播种方式选择,确保农机设备播种间距,确保种植密度合理。播种完毕出苗后,农户也要及时关注出苗情况,对于密度过大的种苗,及时剔除修整,达到合理密度;对于密度过小的、缺苗的,要及时补种或挪苗,调整种植率,为作物后期养分吸收提供便利。同时,也要确保种植密度利于后期田间管理,特别是除草、施肥时,一定要保障养分的充足性,才能为增产、高产奠定基础。

3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物理防治

农作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最基本的作业方式,是指使用粘网等工具,对田间的蝗虫等害虫进行捕杀,避免这些害虫伤害秧苗。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覆膜的方式,在农作物与空气环境之间增加一层“隔膜”,避免害虫与农作物直接接触。有研究表明,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如果提高对土壤温度的控制水平,并对环境同样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降低各项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以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主要通过引入常见虫害天敌等方式,在有效灭杀虫或虫卵的过程中,不会对田间环境、自然环境造成任何影响。除了引入天敌之外,一些细菌、真菌只会对害虫产生作用,摄入农作物及人体之后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故可以选为生物防治的主要物质。比如苏云金杆菌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灭杀舞毒蛾、云杉芽卷叶蛾;在水稻、结球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等南方常见农作物种植期间,小菜蛾是一种常见虫害,常规的化学杀虫剂经过多年使用之后,已经在小菜蛾种群基因中产生了抗体,灭杀作用有限。针对这种虫害进行应对时,可引入天敌锋。这种昆虫体积极小,可直接将卵下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在孵化成幼蜂之后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这种病害。

4结论

农作物的栽培过程并不复杂,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在每个对应的时间节点做好相应的工作”,便可以使农作物的生长态势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内。但除了基础工作之外,种植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每一项田间管理作业都不容忽视。在发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任何“疑似受到病虫害侵袭”的苗头之后,都应立刻引起重视,需根据当前病虫害的侵袭程度、波及范围等,选用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处理,尽量止损。此外,在常年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注意收集、分析相关农作物的数据,培育出优质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多管齐下,最终保证农作物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李强.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24):44-45.

[2]陈永孝.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7):59-60.

[3]付崇玉.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稳产增收——以玫瑰花套种玉米高产高效种植为例[J].区域治理,2020(0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