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分析

李飞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之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追赶发展速度已经无法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重新探索发展之路,立足施工业务范围,提升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随着施工进度、季节变化、作业内容变更、场地变换等实际情况,会产生阶段性工作重点,但一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有几项安全工作内容是长期不变的,需要时刻重视。具体包括:人员入场教育、考核、安全交底;消防;临时用电;生活区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等;各成建制承包作业单位的资质收集、登记建档,报监理单位审核;特殊工种上岗证的审查,报监理单位审核、建档,保证所有上岗证都处于效期内。除去这些“不变”的工作,还必须重视“人”这个因素。建筑安全管理从着重点上看,由高到低可分为:大型机械、外架、消防、临时用电、中小型机械、各类防护、生活区、绿色施工、人员。但是从花费的精力上看却是相反的,越排在后面的工作所花费的精力越大。一切管理实质是人的管理,不管是“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作业环境)”还是“人(人员)、物(机械、物料)、环(环境)、管(管理)”,人都排在第一位。通俗讲就是,除了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因素无法控制,其他各类机械安装、验收、检查、使用都是由人进行的;各类材料的码放、搬运、使用和作业方法、施工要求都是人订立的,人操作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也是人员规划、布置的,是否能保持规划要求的现场作业环境也是由人员决定的;在项目施工全周期过程中,管理过程也是人员在实施和遵照执行的;项目所有目标能否实现首要因素就是人,所以只有做好了人的管理,安全管理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原则

1)施工工人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等是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工程中的主要行动力,这些人员的想法以及自身的行为对于整个项目施工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让所有参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人员都具备明确的施工安全意识,并且每个员工都必须保证自身熟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原则,要根据员工的反馈及时地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原则上的调整,并进一步进行强化。2)施工建筑的企业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除了需要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以外,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配备安全员时刻监督施工场地的安全,安全员自身也要有全面的安全意识,提升建筑企业的风险预防能力,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高安全和高效率。

3工程概况

A工程包括10栋住宅楼,均为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其中11#~13#楼地上29层,单体建筑面积125600m2;14#~15#楼地上26层,单体建筑面积13398.00m2;16#~17#楼地上21层,体建筑面积8560.5m2。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通风。由于工程施工量较大,施工工期紧张,现场多处施工区域内存在交叉作业,且配合工种较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任务较重,需要加强建筑安全的施工管理力度。

4建筑施工中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防范措施

4.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在建筑项目施工期间应建立安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现场施工安全展开管理,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对施工全程展开监管以及约束,这是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在国家提出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等安全规范标准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施工阶段、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通过文件方式明确施工安全标准以及规范,并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全体技术人员能够按照安全要求制定,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尤其是高空作业、带电作业等环节,高空作业要求安装护栏,包括上下横杆构成,上杆和地面保持1.0~1.2m,下杆和地面保持0.5~0.6m。地面存在坡度还需要增加安全立网,护栏横杆超过2m还要增加栏杆柱。脚手架务必按规范安装,2.4m以上的脚手架采取刚性连接件连接建筑结构,2.4m以下脚手架增加剪刀撑,设置横向支撑,务必保证脚手架稳定性。带电作业中要求场内防雷接地电阻超过30Ω,电气设备PE保持重复接地,配电柜务必安装电压表、电流表,施工用灯应和地面保持2.5m距离,并注意远离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在施工现场也需要完善施工安全设施,积极向企业争取安全防范建设投入,保证做到专款专用,能够利用安全防范投入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采购充足数量的安全防范设施,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4.2科学合理安排工期,有效改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根据工程施工内容来看,本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11#~17#单体建筑面积达到了13398m2,还需要完成整个C区的地下建筑,施工情况较为复杂。这种情况之下,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序要求、施工内容要求、现场综合条件,合理调配现场施工资源,科学安排与规划施工内容,避免出现作业冲突、加班作业的情况。通过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作业效率,保证施工人员不存在疲劳作业的情况,减少夜间作业的次数,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认真严谨检查工序推进全过程,及时发现工期安排问题、工序安排问题,将问题上报争取快速处理;掌控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各项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4.3强化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营造良好建筑施工安全环境

建筑施工中有效开展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建议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力度,提升现场各方人员的安全素养,营造良好建筑施工环境。作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认识到产生施工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明确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与责任,理解施工安全与企业经济效益、工程社会效益、人员生命安全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要在施工进场之前对即将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普及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传授安全防护方法,讲解有关法律法规,从而让其他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动接受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求,遵循现场安全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氛围。

4.4实施施工全过程监控,持续改进施工效率

首先,项目工程对施工企业的项目部、工长要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操作挂牌制度,保证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其次,施工质量严格“三检”,实行专项验收和全部验收,部分施工工艺进行验收和质量评定,采用施工队自检、专职质检员检查、监理工程师确认、上下工序交接验收制度,主要工艺关键部位、花岗石干挂安装等,将对部分项目实施重点检查、新技术和新技术,重点验收;最后,项目部工程质量的验收采用“一票否决”的制度,项目达不到高质量标准的,不得转至下道工序,全部返工整顿和落实,并采用经济管理措施联系施工人员群体,实行奖惩劣等化。整个工程竣工后,首先通过现场领导小组的初步检验和公司的检验,达到标准要求后,提交市质量安全监督站验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要以健全制度规范施工管理工作,以合理工期与科学组织方案提升安全施工管理专业性,以高水平人才队伍保障安全施工管理成效,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雄.关于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1(14):114-116.

[2]程泽湘.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居舍,2021(17):121-122.

[3]王霞,韩永光.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与实践[J].工业建筑,2021,51(05):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