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春晓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1

摘要:韧性城市是基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大背景而提出的新概念,原来我们称之为综合防灾减灾,现在演变为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因此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提炼和总结。本文对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城市空间韧性;理论发展;实践

引言

城市空间韧性首先是在城市设计中贯穿韧性这一理念,并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落实。其次,韧性城市更注重系统观念,在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城市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平衡安全因素,还要统筹考虑各个实施主体,避免各自为战。

1韧性概念

韧性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八十年代以来,它逐渐扩展到社会、经济及灾害等领域。韧性理论的演变是从系统受到外来冲击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观点转到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保持自身性质、功能、结构不被破坏,具有适应学习的能力,强调系统应对外部干扰不一定回复到初始状态,而是具备接受一定扰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冗余性和多样性,即准备韧性。韧性问题的研究由单一的生态角度转向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全面思考,探索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动态平衡,关注其动态稳定的内涵。

2我国韧性城市研究进展

在政策层面,当前韧性城市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韧性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瞩目。在整体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结合整体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强化和总结了这个理念,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建设韧性城市”内容;2021年11月26日,国家发布《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GB/T40947-2021)标准,于2022年5月1日实施。安全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围绕承受、适应和恢复特性,聚焦城市人员安全韧性、城市设施安全韧性、城市管理安全韧性这三个维度和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安全管理)进行评价。

在学术领域,我国已积累了许多相关研究。我国对于韧性的研究开始关注的是材料、结构方面的韧性。国内的韧性的研究先是对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等层面的探索,而后出现应对灾害的城市韧性、风险治理研究。对城市韧性作出了定义,表示城乡人居环境的各个体系和要素在受到干扰或改变时,在阈值范围内表现出如吸收、恢复、适应和转变的动态特征。相关专家对韧性城市的属性进行了总结,在这一报告的综合阐述内容中,集中结合韧性城市的多元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要在整体城市构建和规划的过程当中,能够关注韧性城市体现出来的多样性以及主体性。同时,结合先进的建设经验,提出了两个层面的韧性城市研究重点,以及在面对复杂、不确定性扰动时,城市系统在采取的应对手段。从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城市经济环境韧性、城市社会环境韧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发展目标,对我国城市韧性度进行综合评价。

3市基础设施韧性实践研究

  韧性城市的构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整体发展目标。首先,在全面解析的角度上来看,韧性城市主要就是体现一个城市的危机,解决意识和整体防控理念。在发生重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公共卫生事件等时机,能否做出科学的协调和谋划手段。以及在面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时候,是否能够快速的响应,维护整体城市的运行运转能力。因此,城市必须围绕这一韧性运行理念,构建针对上述一系列的极端恶性事件做出快速的程序化,自动化的响应,进而有效地维护城市的有序运转,建立一个发展经济和社会整体水平的系统性平台。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最终保障城市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这是在建立韧性城市过程当中,必须有效关注的整体问题。因此,建立韧性城市是任重而道远,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基础建设,物资投入等,建立系统的城市预防体系,进而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具备快速的调节能力,维持较好的安全状态。因此,在构建韧性城市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设计,通过各种手段的辅助,最终突出城市的社会韧性和经济韧性,维护较好的城市运转生态。

  作为城市的领导者和规划者,首先就要较好的关注城市的经济韧性。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进步。因此,就要对于城市内部的资源和支柱产业做到有效的规划,围绕这一产业的发展,建立更多具有安全和可靠性的抵御措施,增加城市金融以及企业运转等一系列的预防性手段,促进整体经济社会的稳定,提升城市的核心发展能力。同时,还要结合这一规划,提高整体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建立起严谨的公众危机意识。这样会在发生一些实际变故的同时,增加城市抵御风险的整体水平,建立起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手段,这样在城市的运行中,做好领导者和和城市居民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最终在全员参与,积极促进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应对危机的整体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空间配置,做好城市的抗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因此,布控起全面综合的防御性网络,让城市的运行中具备较为安全和稳定的运行体系,增加一系列的应急救援空间,最终去优化城市的整体设施和架构,做好一系列的城市韧性提升的辅助工作。同时,还要结合现阶段的智能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多的科技元素,最大限度的维持正常运转,进而让城市成为具备韧性和稳定性的全新发展载体。

4应对灾害风险的城市空间韧性实践研究

韧性的目的是应对不确定扰动。对城市来说,灾害始终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扰动多数来自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灾害风险始终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部分和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础与前提。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开始对空间规划在灾害风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索,在城市空间要素对灾害风险影响的作用方面也取得一定研究进展。一个可持续的防灾体系,将城市韧性与城市防灾结合起来,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新型的韧性社区,以提高自身抵御各种较大规模灾害和攻击的能力。提出韧性管理的3个过程,即风险分析过程、风险分析的实施、测试和维护。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政府将城市防灾扩展为综合应对战略,提出建设强大的韧性国土空间和经济社会的总体目标,建立了韧性城市的法律和行政基础。该行动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韧性建设,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土韧性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内研究方面,学者也基于态势管理的视角,构建了包含抵抗力、韧性和创新力3大部分的指标体系。从韧性的过程属性(抵抗、恢复和适应)出发,构建韧性评估体系,找出洪灾时城市韧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灾时城市应对灾害的薄弱环节。基于韧性特征,提出面向韧性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5展望与启示

明确城市空间韧性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研究仍存在概念界定不清、内涵混淆等问题。尽管不同领域学者尝试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研究相结合,但是关于城市空间韧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没有达成共识,不同学科对城市空间韧性概念的理解、分析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空间韧性研究较多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城市空间韧性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城市空间韧性的测度与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无序蔓延加剧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加速等背景下,探讨适应于我国本土的城市空间韧性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总之,韧性城市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提升城市运行能力,实现城市韧性的不断提升。地震、台风和洪涝灾害往往会引起城市生命线的瘫痪,作为城市,要保障居民灾后的正常生活,首先要保障供水、供电、通讯、医疗、物资供应的畅通。

参考文献

[1]李彦彦.西北地区城市韧性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20.

[2]师满江,曹琦.城乡规划视角下韧性理论研究进展及提升措施[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6):32-41.

[3]王晓雯,李颖欣.基于韧性理论的城市空间防灾策略[C].共享与品质—2018: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