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南断陷页岩气评价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3

松南断陷页岩气评价方法研究

赵搏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通过通过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系页岩气发育地质特征,遴选松南断陷页岩气有利区优选的关键参数,初步建立了探区内断陷层陆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和下限标准,并在探区内应用实践;结合探区内页岩油气发育的地质特征,建立适用于松南断陷陆相页岩气评价标准。

关键词:松南断陷 陆相页岩 有利区 优选方法

1引言

目前中国还未建立起系统的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原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的《页岩气勘查开发相关技术规程》中的《页岩气资源评价及选区规程》,针对远景区、有利区、核心区提出了参考标准。GB∕T31483-2015《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是唯一一个提出了选区评价标准的,标准中提出了海相、过渡相-湖沼相煤系、湖相页岩气有利区下限标准)。

2、页岩气四性评价标准

2.2.1  储集性指标特征及评价标准

2.2.1.1确定孔隙度评价标准

中国海相页岩总体上孔隙度大小与北美海相页岩相当,但孔隙度分布范围比北美页岩大,显示出较好的储集性能;陆相页岩孔隙度大小要略低于北美海相页岩,储集性能较差。

美国海相页岩气:孔隙度大都分布在2%-10%范围内,集中分布在4%-8%范围。

中国海相页岩层气:孔隙度大都分布在1%-6%范围内,并且在局部地区会出现孔隙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与北美地区相比,我国海相页岩整体的孔隙度值偏低,而且变化的范围也要比北美地区大

中国陆相页岩气: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孔隙度多集中在2%-6%范围内,孔隙度整体的分布区间与我国海相层系孔隙度分布区间大致相当,同样要比北美地区孔隙度值略低。

北美海相页岩气孔隙度下限为2%,我国国家标准中,海相、陆相页岩气的孔隙度下限为2%。斯伦贝谢公式的评价标准为孔隙度>4%。胜利油田、江汉油田页岩油的评价标准为孔隙度>5%。综合本地区泥岩岩孔隙度分布特征,确定评价标准为孔隙度>4%。

整体上营一段孔隙度高于沙二下。沙二下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3-14.7%,平均为3.76%,孔隙度>4%占比为43.5%。营一段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1-7.8%,平均为4.67%,孔隙度>4%占比为73.5%(图2-2,图2-3)。

孔隙度

图2-2  不同地区孔隙度分布情况

图2-3  探区内孔隙度频率分布直方图

梨树东坡泥页岩孔隙度较高,高于梨树北坡和龙凤山地区。梨树东坡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2-10.8%,平均为6.05,孔隙度>4%占比为87.8%。梨树北坡孔隙度分布范围在0.3-6.9%,平均为3.67%,孔隙度>4%占比为50%。龙凤山孔隙度分布范围在0.5-14.7%,平均为3.1%,孔隙度>4%占比为18.3%

2.2.2  含气性指标特征及评价标准

2.2.2.1  确定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有机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页岩含气量的大小,有机质丰度越高, 页岩气含量越高。中国海相页岩有机质丰度美国海相页岩相当,陆相页岩略低。

美国海相页岩TOC值分布范围比较宽,最低值都在0.5%以上。除Ohio页岩的平均TOC值低于2%以外,其他4套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都高于2%(图2-4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的TOC值分布比较集中,虽然分布范围不如北美地区大,但是平均TOC值普遍在2%以上,与北美地区相当。中国陆相页岩平均有机质丰度在2%上下浮动。

TOC

图2-4  不同地区TOC分布情况

北美地区研究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藏TOC 一般大于2%。我国海相页岩国家标准为TOC>2% ,陆相页岩的标准为TOC>1%。斯伦贝谢公司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提出的评价下限也是TOC>2%。综合本地区有机质丰度分布特点,确定评价标准为TOC>2%(图2-5

图2-5  探区内TOC频率分布直方图

松南地区沙二下、营一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值均大于2。沙二下TOC分布范围为0.2-5.4,平均为2.03,TOC>2占比为52%。营一段TOC分布范围为0.3-4.4,平均为2.02,TOC>2占比为51.1%。

梨树东部斜坡带TOC略高于梨树北部斜坡带和龙凤山地区梨树东坡TOC分布范围在0.2-5.4,平均为2.25,TOC>2占比为50.9%。梨树北坡TOC分布范围在0.4-3.9,平均为1.99,TOC>2占比为62.3%。龙凤山TOC分布范围在0.2-5.1,平均为1.97,TOC>2占比为45.7%(图2-6

图2-6  不同地区TOC分布情况

2.2.2.2  确定含气量评价标准

我国海相、陆相页岩气含气量低于北美页岩含气量,我国海相页岩的含气量范围变化较大,这可能与该层系埋藏深度变化比较大有关。美国海相页岩气:含气量最高的是Barnett页岩,介于8.49-9.91m3/t之间。其次为Woodford页岩,介于5.6-8.5m

3/t之间。含气量Marcellus页岩,含气量介于1.7-2.8m3/t之间。中国海相页岩气:在川南威远地区、重庆周缘地区的含气量变化比较大,其含气量介于0.27-6.02m3/t之间(图2-7

我国陆相页岩层系含气量介于0.06-4.62m3/t之间,不同地区含气量差别较大。

北美海相页岩商业性开发的含气量下限为2m3/t。我国国家标准中,海相页岩的含气量下限为2m3/t,陆相页岩的含气量下限为1m3/t。综合本地区泥页岩含气量分布特征,确定评价标准为含气量>1m3/t(图2-8

图2-7  不同地区含气量分布情况

图2-8  探区内含气量频率分布直方图

沙二下泥页岩岩心实测总含气量低于营一段。沙二下总含气量分布范围为0.2-4.2方/吨,平均为1.25方/吨,总含气量>1方/吨占比为46%。营一段总含气量分布范围为0.4-5.5方/吨,平均为2.15方/吨,总含气量>1方/吨占比为72.6%(图2-9

图2-9  探区内不同层位含气量分布情况

龙凤山地区泥页岩含气量高于梨树北坡和梨树东坡。

梨树北坡总含气量分布范围为0.4-4.2方/吨,平均为1.59方/吨,总含气量>1方/吨占比为69.6%。梨树东坡总含气量分布范围为0.2-1.5方/吨,平均为0.7方/吨,总含气量>1方/吨占比为17.6%。龙凤山总含气量分布范围为0.5-4.2方/吨,平均为2.03方/吨,总含气量>1方/吨占比为84%(图2-10

图2-10  探区内不同地区含气量分布情况

2.2.3  可动性指标特征及评价标准

2.2.3.1  确定渗透率评价标准

美国海相页岩气渗透率评价标准为K>10nD。我国国家标准海相、陆相页岩气K>100nD。斯伦贝谢公司提出的渗透率评价下限是K>100nD。综合本地区渗透率分布特点,确定评价标准为K>100nD。

2.2.3.2  确定成熟度评价标准

邹才能2013年提出国内外海相陆相页岩气成熟度评价标准为Ro>1.1。探区内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结合热模拟试验确定成熟度评价标准为Ro>1.1(图2-11

图2-11  Ⅱ2型烃源岩产烃率曲线

2.2.4  可压性指标特征及评价标准

2.2.4.1  确定有脆性矿物含量评价标准

北美和我国海相页岩的评价标准为脆性矿物>40%,黏土矿物<30%。我国陆相页岩国家标准为脆性矿物>40%,黏土矿物<40%。考虑到探区内陆相页岩黏土含量较高,选取脆性矿物>40%,黏土矿物<40%为评价标准。

探区内沙二下粘土矿物含量高于营一段,硅质含量相当。长岭龙凤山地区硅质含量高,碳酸盐岩含量低,脆性较高。

吉梨页油1井沙二下粘土矿物含量平均为50.4%,硅质含量平均为33.7%,碳酸盐岩含量平均为12.9%。SN167-9井沙二下粘土矿物含量为50%,硅质含量平均为35%,碳酸盐岩含量平均为10.4%。北217-3井沙二下粘土矿物含量为44.3%,硅质含量平均为42.68%,碳酸盐岩含量平均为5.39%。梨页1井营一段粘土矿物含量平均为43%,硅质含量平均为33.1%,碳酸盐岩含量平均为17.9%2-12、图2-13、2-14、2-15)

2.2.4.2  确定力学参数评价标准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是表征页岩脆性的主要岩石力学参数,页岩杨氏模量越高,泊松比越低,脆性越强。页岩杨氏模量一般为10-80GPa,泊松比一般为0.2-0.4。按照东部断陷湖盆页岩油选取评价标准,杨氏模量>20GPa,泊松比<0.25。地应力差异系数定义为水平应力差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的比值,地应力差异系数越小,压裂效果越好,评价标准为地应力差异系数<0.25。SN167-9井杨氏模量33GP,泊松比0.26,梨页1井杨氏模量32GPa,泊松比0.25。吉梨页油1杨模模量26.2GPa,泊松比0.28。梨树北坡沙二下、苏家屯营一段泥页岩可压性好于梨树东坡沙二下(图2-16、图2-17)。

图2-18  不同地区埋深分布范围

3  建立有利区选区标准,并初步明确有利区分布

借鉴《质检总局2015发布行业标准》、《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和胜利油田、江汉油田、西南分公司评价标准,结合探区内页岩油气发育的地质特征,建立适用于松南断陷陆相页岩气评价标准(表2-5)。

表2-5  松南断陷陆相页岩气评价标准

参数

标准

储集性

页岩岩相

层状、纹层状

孔隙度

>4%

含气性

有机碳含量

>2

含气量(m3/t)

>1

可动性

热演化程度

>1.1

渗透率nD

>100

压性

脆性矿物含量

>40%

粘土矿物含量

<40%

杨氏模量GPa

>20

泊松比

<0.25

应力差异系数

<0.25

埋深(m)

<4000

参考文献

[1]邹才能, 赵群, 丛连铸,等. 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展,潜力及前景[J]. 天然气工业, 2021, 41(1):14.

[2]马永生, 蔡勋育, 赵培荣.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与实践[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4):14.

[3]赵文智, 贾爱林, 王坤,等. 中国天然气"十三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进展与前景展望[J]. 石油科技论坛, 2021, 40(3):13.

[4]王春雨, 杨喆, 杨思琪. 12.68×108t!大庆页岩油勘探获重大突破[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 40(9):1.

[5]蔡勋育 , 刘金连 , 张宇 , 等 . 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勘探进展与“十四五”前景展望 [J]. 中国石油勘探 , 2021, 26(1): 31-42.

[6]张金川, 史淼, 王东升,等. 中国页岩气勘探领域和发展方向[J]. 天然气工业, 2021, 41(8):12.

作者简介:赵搏志1996-),汉族,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地质专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