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改造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城镇道路改造设计研究

王旭  ,彭鑫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10065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城镇道路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周边路网和用地进行更加人性化设计,为以后的城镇道路改造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道路  旧路改造  以人文本  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镇现代化的进程,对道路的使用性能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亟需提升改造。本文针对城镇道路改造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保证城镇道路改造工程的完工质量及品质要求。

1、城镇道路改造中常见的问题

(1)未遵循以人为本、慢行交通优先的原则

早期道路交通一直以机动车道的畅通为主,慢行交通滞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互相干扰;

(2)沿街人行道无障碍设施不全,排水不畅,建筑台阶占用人行道现象严重,景观效果较差,缺少城市家具等;

(3)因车辆占道及附属设施设置影响,部分人行道无法满足行人通行要求;

(4)交通混乱、道路两侧违法停车现象严重,地面多种架空管线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

(5)改造期间,周边路网需承担因施工分流而增加的交通压力,如何合理的制定交通倒改方案,满足两侧居民的通行要求,也是重中之重。

2、解决措施

2.1 平面及横断面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慢行交通优先的原则,对路权重新划分,对两侧人行道进行拓宽,增加非机动车道或加设机非隔离栏杆,合理设置开口,以达到机非分离、交通运行顺畅的目的。

根据改造道路在路网中承担的交通功能,进一步明确道路等级,降低不同特征交通流之间的干扰,进行交通管制;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要求功能明显、自成系统,以减少不同等级道路交通流的相互交织造成混乱。

根据相关规划,结合现状情况合理确定红线宽度。在明确改造道路在路网中的等级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后,在满足交通、沿线居民出行要求、管线敷设情况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确定横断面的宽度及各功能分区。

2.2 纵断面设计

改造道路两侧建筑已成型,受两侧建筑场地标高的限制,没有条件进行较大的高程调整,纵断面尽量沿用现状高程。部分路段通过纵断调整消除两侧建筑台阶高低不平、侵占人行道等情况。若两侧建筑台阶无法消除,同时又侵入人行道内,则通过设置挡墙或小矮墙等,抬升人行道的高度。

2.3公交站台及人行过街设计

调整现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公交站台,尽量采用港湾式公交站台,提高路段的通行效率,公交停靠站车道表面设置彩色抗滑薄层提升美观性。

人行过街设置应满足两侧居民的通行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增加人行过街通道。

2.4路基设计

道路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对原有路基进行扰动后,新做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原有路基在外部荷载及自重的影响下已完成沉降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路基施工时应避免新旧路基的相互扰动,采用挖台阶处理及砂石材料回填等处理措施,增加路基的透水性及稳定性。在路基的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从而满足设计要求。

2.5 附属设施设计

(1)人行道铺装施工至建筑物边界处。对人行道铺装内建筑台阶:

①台阶局部破损,用C30水泥混凝土补全;

②台阶破损严重,拆除重建,为与两侧景观效果相一致,增加美观效果,台阶建议采用石材台阶。

(1)针对两侧盲道多断头、盲道问题设置不当等问题,完善、健全无障碍设施,人行道出入口增设车止石,防止机动车辆进入。

(2)为推广绿色出行,实现各公共交通系统间的无缝换乘,沿线在学校、医院、商场、小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利用人行道绿篱带断口及树池之间增设公共自行车停靠区域。

根据现状确定的供电电源位置确定管理立柱的位置,使管理立柱距离确定的供电电源尽量近。每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均涉及到监控立柱基础、管理立柱基础及车桩立柱基础,每种基础均采用C30的素混凝土。

(3)相交巷道

①相交现状巷道与设计路面顺接时坡度≤3%时,与设计路面车行道外边缘顺接;

②相交现状巷道与设计路面顺接时坡度>3%时,需将现状巷道设计范围外扩,保证与设计路面车行道外边缘顺接坡度≤3%;

若单位出入口路面结构良好,则对路面结构铣刨2.5cm,刷粘层油0.3kg/m2,加铺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若单位出入口路面结构较差,则需拆除后重新修建。

(4)单位出入口设计:

单位大门处高程与人行道内边缘路面高差≤0.5米时,正常设置出入口;单位大门处高程与人行道内边缘路面高差>0.5米时,施工时需将单位出入口处修建范围外延,保证单位出入口的坡度≤5%。

(5)人行道上检查井

人行道上原检查井与改造后设计标高不一致时,需调整检查井标高,为增加美观效果,可采用隐形井盖。

(6)沿线架空线缆落地后地基处理

高压线杆迁移后地基处理:从基础底面每隔1m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1m,然后,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压实至路床顶面以下50cm,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并压实。

2.6 城市家具

于道路设施带内及街头绿地旁,设置果皮箱、环卫工人座椅等城市家具,间距宜为100m。

2.7 智慧交通及多杆合一的措施

(1)引入智慧交通,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降低交通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2)设计采用多功能综合杆路灯,以灯杆为载体,利用多杆合一技术增大了杆体的扩展性和承载能力。灯杆杆体设置了LED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设施等功能,同时在杆体设置5G基站、信息发布、环境监测、公共广播、无线网络、紧急呼叫等功能的挂载及扩展条件,各类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扩展,同时无需对杆体进行调整或更换,杆体更加整洁美观,满足经济性的同时也令系统整体性更好、灵活度更大,充分满足未来智慧市政等城市高效、智能管理功能的发展需要。

2.7 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封闭,对相邻道路造成巨大影响,城区内路网的交通压力增加,因此,合理的安排建次序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最小限度的影响正常交通运行,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工程进度有直接影响。

改造时,应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开放交通,实行交通管制。对于堵塞严重路段,应在白天开放,夜间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3、结语

本次通过对城镇道路设计中遇到的改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在道路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慢行交通优先的原则,能更好的促进城镇道路的改造、提升,完善道路周边环境,提高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道路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子. 路权分配原则:基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争端的视角【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2):27-28+31;

【2】杨日杰.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1,37(4):145-146;

【3】叶伟华. 浅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J】.四川建材,2008,34(1):57-59.

【4】黄延. 城市道路有机更新工程设计实例分析及要点探讨【J】.城市建筑,2015(2):306

【5】刘悦强.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92-193

【6】张中凯.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几点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