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 疏通联系——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单元整合 疏通联系——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探索

夏正念

龙港市舥艚第二小学325802

摘 要: 根据目前的状况分析,小学数学课程中知识点的呈现是相对分散的,散落于不同模块之中,若老师仅仅单一地讲授某一模块,不加以综合教学,学生很难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对孩子整个思维系统的形成会造成负面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单元综合课程的积极开展,利用这样的方法使孩子把知识点连接起来,有助于他们形成整体的认识框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单元整合; 教学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儿童更科学的设置知识点、进行各知识点之间的合理联系,让儿童对知识点架构的构建变得更加合理、全面,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为推动这一目标的达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动单元综合教学策略的开展,让孩子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进行总结,提升其数学复习的效果与品质。

一、精设教学流程, 实现单元整合

在进行单元整合的活动中,教师必须与课堂之间正确的形成了连接,并做出正确的整合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课程的知识点和学习流程,同时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征和认识规律,正确、合理的制定课堂教学方法,让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点的过程中联系到原有知识点,促进他们学习发散与迁移水平的提升,让他们切实了解知识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品质。

例如,当我们学习人教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时,因为他们早在之前就确立了长度单位的意义与观念,而该单元的学习重点便是在基础上使学习者了解更多的长度计算的方法,对其他单元间的有效转换发挥基础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安排各项操作与测试项目,让孩子形成长度知识的"厘米"和"米"的亲身感受,以便他们准确运用它们进行测量与实际计算,更易于了解单元内的推进量,为孩子掌握毫米、分秒、公里的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课程完成后,老师将引导学生复习单元知识点,指导他们整体描述单元知识点,让他们从全面的方面掌握知识点。

二、渗透数学思想, 实现单元整合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着眼长远,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单位积分本质的理解,巧妙地抓住时机,加大数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包含着转化观念、把观念与数、形结合起来等许多思想方法,教师要让学生突破知识的表象,掌握数学思想才能更好地探究学习内容,并贯穿于单元知识的学习之中。在小学数学内容中,教科书将内容呈现为递进关系。为了讲好这些知识点,老师必须全面掌握课程目的,考虑知识点间的递进联系与转化机制,也必须掌握好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在这方面,老师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及自身特征,重构对某个知识点的整合,进而通过引领学习者认知整体,通过体验知识点之间的共性,从而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才能一步一步的掌握部分。叶兰教授认为,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应该特别关注于每一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性与整体:一方面,通过探究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多重关系,就可以达到综合作用;而另一方面,学习者的认识规律也决定了必须借助知识点的内在相关性,来实现整合知识。

例如,在本教学教材的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的这节课时,由于我们已掌握了一百左右的加法与减法概念,并可以很熟练地完成操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加强转化观念的灌输,让孩子从一个相同数字的连加,慢慢地转换到数字的乘法,使他们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模块间进行交叉强化,减轻他们的复习困难,增加他们的学习效果。任务1:认识分数含义,了解平均分是什么、可以用来计量的一小的多少。任务2:了解平均数怎么计算。通过平均的一般理论,让学习者理解了把平均分成的另一个单位,也就是可以认为整体的一被n分成,即就是表示了总体的n分之一。任务3:基本理解分数的根本含义,即学生要明白局部和总体之间的基本联系。在一课时中,教学中心学生要基本完成对分数认知。但倘若,教师只是让中心学生进行最基础的拆、分运算,就只能让他们的基本认识停留在对数字生活知识的单纯积累上,而并没有真正让他们完全理解分数的根本内涵。也因此,经验只是小知识点的浅层表现,还没有真正触及其核心含义,还无法帮助他们的思想进行纵深扩展。所以,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二分之一"这一小知识点时,先是向他们演示了一张图,当他认识到什么是一个完全的集合,然后再把二分成一,此时,他就会慢慢认识到,假如一个集合不经过平均分,那便是完全的,不需要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当然,也可能用其他的分数方式来表示。第二步:先确定积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在多数情形下,老师们通常都会以创造一种平均分的情景来进行分数教育,例如分蛋糕、分西瓜之类的情况,并由此来引导孩子们的平均分,并少有地运用除的形式来实施分数教学。

但事实上,用除的例题引导学生,如1÷2等于几?1÷3等于几?很容易导致了学习者的客观认知困难,从而造成了学习者的主观认知障碍。但也有部分教师的顾虑,这很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学习者的认知障碍,毕竟乘法运算和分数之间的联系问题也是五年级以后的重要课题。但是,教师们还应该认识到,分划在此期间出现的只不过是一种引子,并没有要求他们可以清楚的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分划的实际意义便是评价学生的平均分。所以,应把这作为他们认识分数的一个切入点。第三步:理解分数概念实质。在新版课本中,还添加了一条有关分数的新知识点,即需要学生了解从某个物体对一个整体的认识程度,而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太抽象,又加大了学生的认识难度。要使孩子掌握好总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老师必须把教育重心集中在总体的面积问题上,再由此加以扩展,最后顺利转移到关注数量问题上来。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学生过分重视诸如形体、颜色或其他非本质的东西,而不是针对整体进行有效拓展,就会导致“五星红旗”笑话。

三、加强方法传授, 实现单元整合

教学方法的掌握是十分关键的,会对学员创造力等实际技能的提高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老师需要从学习引导上加强重视,引导学习者进行知识迁移,减轻新知识点的掌握困难。

例如,在数学课本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二位数"这节课时,老师们可以密切衔接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点,并巩固乘法的知识点老师应该首先引导他们复习,尤其是一位数乘二位数的计算方式,再让他们总结口算思维练习的技巧,点子数、列表格等竖式的知识,进而引出二个数字乘二位数,激发他们的思维。

四、注重课后复习, 实现单元整合

除了上述这些方面,老师在单元总结课程时更要注意课后复习。结合课后复习,使学习者在积累知识点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学习框架。

例如,老师可以根据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思考导图,再把准备好的思考导图加入微课教材中,让学员在课后复习时一边欣赏微课教材,一边根据基础知识点对空缺的思考导图加以填充。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复习效果,而且能够有助于学员形成完备的学习框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创造力、逻辑性、发散力和灵活性的进一步培养,使单元综合课程的意义全面体现出来,让完美的课堂效果得到达到。

五、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程上,班主任应有意识、有目标抓好单元综合教育的实施,让孩子扎实了解基础知识,建立好知识点间的关联性。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精设数学过程、渗透教学观念、注重知识讲解、重视课后复习四大方面,使单元综合课程能够真正进行。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价值和策略[J]. 平国强.小学数学教育,2022(09)

[2]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为例[J]. 张亚晨.小学教学参考,2021(08)

[3]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策略思考[J]. 萧云.学周刊,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