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李雷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矿山开采产生大量废土、废石、废渣,这些废弃物长时间堆积在矿区,在岩土力学、气候条件、水文、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对于采矿企业和采矿人员而言,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是重点工作,如果稍加不慎可能就会对当时的采矿工作人员和矿山周围的居民产生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开展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分析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和影响因素,提出治理地质灾害,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以其改善现状,促进矿山开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迎来严峻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有必要从矿山地质灾害的客观实际出发,创新运用多样化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强化地质环境保护过程控制,全面优化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矿山地质灾害形成原因

1.1 地形地貌

高山沟壑、地势陡峭、落差较大的沟床纵坡进行采矿施工,如果遇到持续降雨的天气,这种地形更容易积水,而且排水困难。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形成区域、流通区域与堆积区域。形成区域通常处于上游,三面环山,只有一面为出口,周围山体较高,坡度陡峭,区域广阔,为汇集雨水、碎石、杂物创造有利条件;流通区域多处于中游,属于沟壑峡谷地带,纵坡较长,此处的堆积物能够迅速倾泻而下;堆积区域常处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从纵坡直泻而下的杂物往往堆积在此。

1.2 地下水位变化

矿物开采过程中水资源是必需品,特别是就地取材的地下水。这样在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时候就会发生地下水位下降,这样就会出现地面沉降等问题。而且据科学研究表明,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几乎是成正比的关系。地下水位的升降还可能导致矿井突水,在矿山工程中矿坑突水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且它的危害性很大,又有很强的突然性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对矿山工程中的暗河和老窑以及采空区来说要进行位置勘查,需要对矿坑涌水有准确的预估,这样避免大量的地下水涌进来。对采矿人员人身安全和工程效率方面都提供了保障。

1.3 岩体变形

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岩体变形,这也是导致矿山出现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最为常见的是出现塌陷问题。例如在采空区矿柱遭受到损害或者设置的矿柱数量不足,支撑的性能无法满足要求,那么很容易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在埋藏较深的矿体中,如果踩空区的顶部出现崩塌,没有及时回填,那么也会容易出现严重的塌陷灾害。而且地壳运动收缩也会导致岩石变形,矿山开采活动会使周围的岩石产生大的空间,岩石处于收缩状态,释放应力会导致岩石破裂,失去稳定性,很容易对周围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2 矿山地质灾害区环境治理措施

2.1 对采空区进行勘查

矿山的采空区是由天然地质运动或者人为挖掘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具有隐伏性强和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性差的特点,其形态有4种,第一种是上覆岩层的破坏具有明显的垮落带、断裂带、弯曲带。长壁工作面全部垮落形成的采空区。第二种是工作面顶板只有部分下沉的回采工作面全部充填或者局部充填的采空区。第三种是顶板不垮落,过一段时间顶板形成不充分垮落的断壁半垮落条带回采工作面形成的采空区。第四种是顶板相当完整,煤层坚硬、采宽小、采留比小、煤柱可以形成长久性支撑的短壁非垮落条带回采工作面所形成的采空区。如果在开采时,开采到矿山深部形成采空区,这样就会失去原有地应力的平衡,会导致地质不稳定,还容易造成采空区的塌陷。就会发生矿山地质灾害。也是大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所以对矿山内部采空区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准确的分析,例如通常采用的高密度电阻率法,首先通过对其矿石的种类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其导电性能的好与坏来对采空区进行地质勘查,如果空气中的导电率很低,那它就是一个绝缘电阻,但是在采空区残留矿石的导电性能和空气有明显电阻率差异,所以要对这些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采空区的实际情况。

2.2 生物防治

退牧还草、植被恢复、退耕还林等都是常用的治理地质环境的生态技术。大范围的植被能够预防水土流失,还能起到调节径流的效果,对于预防矿山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缺点是见效慢,植物需要多年时间才能长成一定规模。生物防治对土层与气候的要求较高,在降雨量较少的区域采用生物防治的成本较高,但生物防治的长期效益十分理想。企业可根据矿山的实际开采其情况采取地质环境修复措施,保护水土,恢复景观。采矿施工必须有计划的开展,在危险区域修建围栏,遮挡滚石与飞石;将废土、废渣统一堆放到采矿区域外的场地,然后有计划的在采空区回填废弃的土渣,并清理堆放土渣场所,栽种树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地质环境恢复保护

矿产开采企业需要重视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经纪落实于各个环节中。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优势。在开采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土废渣等废弃物,相关人员需要根据要求严格堆放处理。而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力度,及时发现一些不合格的行为,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如果矿山开采引起了各种地质灾害,那么需要积极的采取恢复措施,做好地质灾害区域的实时监控工作。根据监测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有效治理该区域。管理工作渗透到整个开采过程中,开采结束后,管理部门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环境恢复保护措施的实施管理,选择恰当的恢复措施,做好植被恢复工作,防止出现水土流失。

2.4 建立联合监测体系

为了强化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政府需要进入其中,组织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等多个部门加强协作,构建一个联合监测体系,最好对矿药山开采的实施监测工作,督促矿产开采企业,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和治理措施。要给予组织执法权,加强对矿山地质治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追责,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相关企业的重视程度。借助于先进的技术,获得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矿山企业周围的地质环境指标,例如土壤及地下水等一系列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数据,如果污染物超标,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处理。通过这一联合监测体系来不断的提高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受传统固化模式的束缚,当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不利于实现最优化的整体效果。因此,相关人员应立足实际,细化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规则方法,积极有效运用地质环境保护的核心策略,精准有效排除各类潜在安全威胁,为全面提升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成效奠定基础,为实现地质环境保护整体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阳,姚文涛.生态文明建设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思路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23):180-184.

[2] 汤银锁.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

[3] 李聪伟,郑杏玉.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0(10):140-141.

[4] 周超.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1):121-122.

[5] 李志超. 矿山地质灾害区的生态恢复治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