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李志忠

东辽县建安镇中心小学校 136608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而言,兴趣都意味着动力和动机,体育也不例外。体育学习兴趣可以理解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或运动的动机,这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兴趣发展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探究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来对兴趣培养目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研究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观念。作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着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直接影响着参与的动机,兴趣的影响体现在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深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能够让逐渐去除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抵触心理,在喜欢上体育活动的同时,将体育融入到生活当中,所以兴趣的培养也可以理解为是能够间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各方面开始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育参与和锻炼意识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一时期形成,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当结合实践来探寻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通过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来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推动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一、结合实际学情,关注体育学习兴趣

参与意愿是学习兴趣中的主要因素,对于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体育学习兴趣影响最大。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程目标可知,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应当从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开始,建立起一个以“健康第一”为主要思想的运动观,进而在生活和校园活动中逐渐切身体会身体健康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意义,萌发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以及应用健康科学锻炼方式的想法,最终产生主动开始体育锻炼的意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研究显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学习和参与兴趣也会不断上升,这也说明了其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已经有所变化,无论是对于身体还是心理的积极意义都让学生产生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因此,教师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出发,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比如家中常备一些小型方便的体育器材,课上为学生提供多项目的参与机会,引导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项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和伙伴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以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来增强学生的体育观念。

二、开展趣味教学,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趣味教学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实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涵盖力量、速度、协调、灵敏、柔韧、耐力等多个方面。趣味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观参与体验,这意味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等方面来进行考量,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分层分类教学,避免衡量标准的统一化,通过灵活制定课时和教学计划的方式来减少体育项目固定或组织内容单一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新鲜感。此外,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教师要选择适宜的负荷强度,充分结合实际学情来灵活使用和开发教学资源,以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在体验和锻炼具体项目中的归属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延伸到生活当中。

例如,在速度训练中可以设置“速度阶梯”“绕杆跨栏接力”“方程式赛跑”等趣味田径内容,速度阶梯主要针对学生在快速奔跑状态下能够准确无误落地支撑的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高频率支撑身体动作的技能。训练内容由教师打节拍,以变换节奏和频率的方式来让学生运用绳梯和标志牌等器材进行训练。跨栏接力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在快速跑中过低栏的技巧,利用本体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来调控步幅的大小,尽量在跑动过程中保持匀速,然后通过变换栏架间距组织个人或集体的比赛,训练学生的速度控制能力。方程式赛跑适用于任何地形环境,涵盖转弯、绕杆、跨栏等多种技巧,教师可以根据设施条件来为学生提供环境,通过翻滚、绕障碍跑、曲线跑等趣味练习达到提升跑和跨等能力的目标。

三、创新教学内容,探索趣味活动形式

积极探索和发展体育课程教学的活动形式、内容对于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直接作用。例如,在教授传统体育项目时可以考虑教材内容与体育游戏的结合,根据课时计划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来围绕实际学情开展趣味活动,既要考虑到男、女生的不同运动参与动机和需求,也要确保趣味活动的竞争性和多样性。此外,针对跑、跳、投和技巧类等需要重复性练习的内容,教师要在保证联系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课堂占比,兼顾好趣味活动与训练之间的配比平衡,避免挫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同时培养其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观念。教师作为施教者,应当遵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从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意愿过渡到科学有趣的体育活动实施,实现情境兴趣到个人兴趣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桑丹丹,庄国培.小学体育兴趣化背景下教学环节游戏的设计与运用——以《脚搁高处的屈体、直体俯撑》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6):136-137.

[2]项琪.基于小学体育兴趣化视角下课堂实效的探索——观体育特级教师《攀登与爬越:攀登绳架》一课有感[J].体育教学,2019,39(07):62-64.

[3]杜长宏,王怡元.体育游戏功能的多维性探索——基于“小学体育兴趣化”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3):174-176.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