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越多感染风险就越大?

/ 2

输血越多感染风险就越大?

张梅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在医院对人们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各种类型的患者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急救,但也有人会因为在输血过程当中发生感染而导致病情更加严重,甚至产生了“输血越多感染风险越大”的说法。那么,输血感染这一现象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和避免输血感染呢?

什么是输血?

输血指的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全血或分血输送至患者的静脉血管当中,进而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治疗各种类型的贫血、贫血合并心血管疾病以及因意外或手术而导致严重出血的患者当中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输血这一行为毕竟是将血液从患者的体外输至血管当中,这种操作对于患者而言还是有一定风险的,除了血液配型差异引发的免疫反应之外,人们在输血过程当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输血感染现象的发生。那么,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因为输血而出现感染呢?

IMG_256

输血的哪些环节会导致感染?

1.血液中的致病原

在人们的身体当中,由于不同的人的免疫能力与身体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不同的人体内的血液当中含有的病菌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果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在输血时出现感染。另外,输血感染现象还会犹豫血液当中的致病因素而产生变化,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2.血液的采集过程

在医护人员对血液进行采集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血液受到来自外界环境中的病菌的感染,医护人员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无菌消毒操作,一旦其中有某个环节处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采集到的血液中混入外来的病原微生物,而这种被污染的血液在注入患者体内时就会引发感染现象。

3.血液的中转与出库

在医护人员完成血液的采集之后,采集到的血液是需要中转至其他需要血液的地区并进行使用的,而血液在中转的时候则需要接受各方面的检查,包括卫生情况检查、血小板检查、血红蛋白检查、血浆组织占比检查等,如果血液在中转过程当中的卫生条件不够规范,那就很容易导致血液受到污染。此外,血液的储存环境如果没有定期消毒监控的话,也很容易导致污染现象的产生。而在用血单位领取血液的时候,使用的运血设备以及血库管理人员对血液外观质量的核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任何一环不符合标准都有可能导致血液的污染,进而引发输血感染现象。

4.输血技术与器具的管理

除了上文提到的因素之外,在医院当中对患者的输血过程本身也容易导致输血感染现象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感染原因就是器具的管理以及输血操作方面的问题。其中,输血器具由于需要刺入患者的血管,因此是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否则就会导致其上附着的细菌进入患者血管内部;而在输血技术方面。错误的无菌静脉穿刺技术也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液受到感染。

虽然,民间流传有“输血越多感染风险就越大”的说法,但实际上输血感染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输血这一治疗方式的运用是没有关联的,会引发输血感染的只有上文提到的几种因素的产生。只要能够在血液从采集到储存再到使用的过程当中做好管理,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因输血而受到感染。

怎样避免输血感染的发生?

1.正确判断血液新鲜度

为了避免输血感染情况的发生,人们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对血液新鲜度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血液采集的时间越晚那么血液就越新鲜,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只有根据血液的使用目的与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新鲜”血液,才能更好的在为患者补充血液的同时避免感染问题的发生。以对贫血患者的治疗为例,如果对患者输血使用的是非常新鲜的,血液内的红细胞含量过高的血液,那么患者的身体就很容易对输入的血液的红细胞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这不仅会增加感染的概率,更不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此外,新采集的血液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病菌,如果将这种血液直接输入患者的体内,反而容易导致患者的感染。因此,只有正确的选择新鲜度合适且经过检测的安全血液,才能有效的避免患者因输血而发生感染。

2.做好血液的储存措施

上文提到,血液储存方式的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患者在输血中发生感染现象,因此对血液储存措施做好管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的感染。在此过程当中,医院方面需要针对血库制定严格的血液管理规定,在储存血液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方法来降低血液中存在感染物质的概率,比如通过将血液在适当环境下静置储存72小时以上就可以有效的杀灭或降低血液中疟原虫与真菌,进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输血过程当中受到感染的风险。

3.注意新鲜血液的使用

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实际输血的过程当中,注意新鲜血液的使用也是预防输血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为了避免血液当中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影响输血过程,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注意避免将新鲜血液进行长期放置;其次,在为患者进行输血的时候,医护人员最好选择3~7日内采集的血液,这是因为太过新鲜的血液当中的病菌可能尚未完全清除,而采集时间过长的血液当中的红细胞活性与输血后存活率则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只有采集时间在3~7天内的血液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最后,在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当中,不同患者的血液2储藏情况、血液储藏时间以及血液使用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状态来进行输血的规划,这样才能在避免输血感染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效果。

IMG_256

4.注意输血过程的管理

除了上文提及的几种措施之外,做好对输血过程的管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受到感染。正如上文所说,在患者进行输血的过程当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感染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输血器具的管理与应用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如输血器具污染、无菌静脉穿刺技术使用不到位等现象的产生,因此医院方面应当对这些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输血器具,医院方面需要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严格遵循相应的消毒标准进行检查与消毒杀菌,并且将输血器具的消毒杀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在患者发生输血感染的时候能够进行准确的追责;而在输血技术方面,医院则应当针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并且通过定期在医院内展开技能评比的方式来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无菌输血穿刺技能,才能更有效的避免因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到位而引发感染。

血液是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组织,而输血这一治疗技术可以有效的补充人们受到损伤的血液,但不正确的输血方式以及输血管理却会导致人们的血液受到污染,进而使人们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只有认识到输血感染发生的原因,并且对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才能更好的通过输血技术消除患者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