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斐,赵凯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我院产科中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对两组产妇情绪状态及新生儿的情况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当中的产妇情绪状态对比对照组产妇相对良好,研究组产妇SDS与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产妇新生儿情况对比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有明显优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情绪状态,并且改善新生儿的情况,在产科临床护理当中应当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中的传统护理模式,由于是将产妇与新生儿分开护理,为二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在这一护理模式的影响下,不但护理的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产妇可能无法有效的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从而导致产妇出现心理与情绪上的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出现,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使产妇能够快速的完成角色的转变,并且掌握新生儿护理的技能,就需要对临床当中的护理措施进行调整[1-4]。本文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做出如下的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当中来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根据采用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措施。对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4岁,平均年龄为26.31±2.69岁,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10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9例;研究组当中产妇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5±3.55岁,自然分娩25例,剖宫产13例,初产妇28例,经产妇10例。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认证,并且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对产妇实施生命体征监测、产后出血预防等措施,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患者采用母婴床旁护理,采取环境护理的措施,使产妇处于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并保障室内通风良好,并对病房进行适当的布置,减少产妇的陌生感[5]。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2h后,护理人员为产妇进行新生儿相关知识宣教,并介绍产妇的个人护理措施[6-7]。在分娩后第二天,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为新生儿进行换尿布等操作,护理人员在示范后,指导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操作,对于操作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的进行能够纠正。同时护理人员为产妇进行床旁护理,为产妇进行产后个人护理措施的指导,包括消毒措施、产后合理进食措施等[8]

  1.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的情绪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比较。采用产科护理满意度调研表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二、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的变化,调研归纳为表1的数据,其中研究组产妇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变化

组别

n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8

55.37±3.65

34.24±5.26

54.26±3.27

35.75±4.36

研究组

28

55.49±3.75

25.54±4.22

54.17±2.57

24.46±5.17

对比两组新生儿情况,将新生儿情况统计归纳如表2的数据,其中研究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对比

组别

n

首次胎便时间/h

排便次数

进奶量增加/mL

睡眠时间/h

对照组

38

26.03±7.24

4.13±1.27

2.33±0.91

11.57±1.09

研究组

38

19.03±1.45

5.26±1.47

5.13±0.25

18.37±1.26

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统计归纳如表3的数据,其中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8

20

18

0

100

研究组

38

15

19

4

89.4

三、讨论

产科作为医院当中的重要科室,产科当中不但需要为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同时也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护理,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无法有效的帮助产妇进行角色转变,同时对新生儿的护理相对薄弱,因此通过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的对产妇的情绪进行调整,同时能够满足对产妇相关知识水平的提升,在产科当中应当被推广使用

[9-10]

参考文献:

[1]沈凯峰.探究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87-189.DOI:10.15912/j.cnki.gocm.2021.21.087.

[2]王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0):199-201.DOI:10.15912/j.cnki.gocm.2021.20.093.

[3]陈鲸西,马玉燕,章朋,王晓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层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7):38-42.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1.20.014.

[4]胡晓萍.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7):167-168+175.

[5]卢蓉,郑雪君,余丽华.“3H”护理模式在产科母婴床旁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06):38-40.

[6]任雪莲,林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179-183.

[7]田利红.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504.

[8]路亚红,张蕊娟.探究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干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123+130.DOI:10.16281/j.cnki.jocml.2020.48.087.

[9]王圣姝,蒋红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5):114-115.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0.15.090.

[10]孙立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8):91-92.

姓名:陈斐(1993.02

性别:女  籍贯:江苏省常州市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毕业于苏州大学

现有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主管护师

单位及邮编: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单位所在地:江苏省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