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3

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分析

张国超

武汉文理学院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凝结于传统文化之中的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实现对传统文化创意传承活动的支持。方法 将收集的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分类、汇总,并利用型谱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按照“解构”依据不同进行分对比分析。结论 对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的分析,为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将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设计因子提取 型谱分析法

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又是弥足珍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宝库。研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设计元素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意传承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

一、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研究文献,国内外有关设计因子提取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多个相对完整的提取模型。在传统物质文化方面,通常从显性文化(形态、色彩、材质、纹案)和隐性文化(人文历史、背景寓意、宗教信仰)提取设计因子。

文献[1]针对半坡彩陶文化,基于遗传理论归纳出形态、图案和色彩因子的提取方法,并通过文创产品进行方法验证;文献[2]对于唐代建筑总结出基于形状文法、用户感知法的设计因子提取模型;文献[3]从设计符号学角度出发对苗族银饰进行语义、语构、语用、语境4个维度解析,并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因子提取和选择运用;文献[4]采用类型学分析法对兵马俑进行整理归类筛选样本,使用眼动仪实验,分析文创从业者关注的特征区域,对特征区域中的图案与色彩设计基因进行提取与演绎;文献[5]运用完象理论将圆明园景题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提取设计因子,转化图形符号;文献[6]以用户感知分析为出发点,提取织锦中最有代表性的设计因子,并在此基础上以形状文法进行图形创新;文献[7]选取宋代缂丝中的组合纹样为样本,运用滚动引导滤波器去噪,提取设计因子,并结合形状文法和HSV色彩编码方法构建宋代缂丝纹样元素库,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

除了上述关于传统物质文化提取方面的研究,在有关传统非物质文化设计因子提取及应用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献[8]分别从色彩、形态、纹理角度对五行元素进行设计因子提炼;文献[9]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形态、色彩、花语义3个方面提取设计因子;文献[10]运用感知分析着重研究诗经文化元素的感性脉络,综合运用形状文法提取诗经文化元素视觉符号;文献[11]基于“双钻”模型理论,构建运河视觉文化基因的提取模型,并梳理运河视觉文化视觉基因图谱;文献[12]以可拓展语义分析特性感性词汇,再结合眼动仪进行纹样提取;文献[13]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分法从典型建筑、文献和雕塑中提取形态、色彩等设计因子;文献[14]从成语意象的感性词汇入手,提取其中的形态、图案、色彩词汇,继而进行设计因子的可视化呈现;文献[15]运用“宽幅和窄幅”的分析方法提取词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展面”分析获得视觉元素。

提取模型虽然成熟,但是传统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提取模型与被提取对象间的最优化匹配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传统文化提取模型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通过对提取模型的深入解析,找到不同提取模型间的差异,拓展传统文化视觉符号或设计因子提取时的模型选择思路。

二、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图谱

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是从文字、建筑、雕塑、影视等记录媒介转化到图形、色彩等视觉运用媒介的过程,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理解项目、解构(整理、归纳、概括)、提取设计因子、形态创造4个大阶段。

各个提取模型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最显著的差异是“解构”的理论依据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民间的活态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蕴含了特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而且每一个具体传统文化项目中的隐性基因也不尽相同,研究者或设计师会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去“拆解”需要提取设计因子的项目,以便充分展现项目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具体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理论依据的整理、归纳、概括就是一种必然,“解构”理论依据不同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提取模型;层次分析法、设计符号学、完象理论、形状文法等是当前常见到的解构方法,本质上就是用于“解构”传统文化项目的理论依据,见表1。

表 1 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图谱

注:此图谱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关于设计因子或视觉符号提取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2022年间的42篇文章。侧重于应用研究或4个提取阶段中某一阶段研究不在此列。

三、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模型图谱解析

3.1.多学科融合

在“解构”前分析和“解构”依据两阶段使用到的方法排除重复共有12种,理论分析、用户感知分析、李克特量表、眼动仪分析、层次分析法、感性分析、设计符号学、从典型文化元素中确定法、DNA碱基编码、完象理论、皮尔斯符号学、形状文法。其中用户感知分析、李克特量表、完象理论,眼动仪分析都属于心理学范畴;层次分析法属于运筹学、DNA碱基编码属于生物学,都不属于图形符号学科中的分析方法,它们占到了分析方法种类的50%,多学科融合的特征明显。

3.2.用户意识明显加强

传统文化元素中设计因子的提取目的在于两点,一是传承传统文化;二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学因子、文化因子、设计因子的创新应用。在创新应用方面,会因为传统文化项目本身的特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传统文化项目本身构成特征有物理性物质形态(如缂丝、苗族银饰等,有纹理、颜色特征)的,对于他们的设计因子应用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拷贝项目中的纹饰加以应用,另一种就是经过设计因子提取之后的视觉元素再应用。而传统项目本身构成不具备物质形态特征的传统文化项目(如诗经文化等),他们的设计因子应用都是采取先提取的思路。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在设计因子提取之前,会使用问卷调查法、用户需求分析法、用户感知分析法、眼动仪分析等方法从目标用户需求分析的角度切入,尽量消除设计因子提取过程中主观性过强的弊端。

3.3.基于现有模型的创新

将“解构”前分析阶段的使用方法按照有序集合来表示,记作C∈{C1,C2,C3,C4},其中C1表示理论分析法;C2表示用户感知分析法;C3表示李克特量表分析法;C4表示眼动仪分析法。根据使用需求,可以从中使用任意Cn。同理,将“解构”依据阶段使用方法按照有序集合来表示,记作R∈{R1,R2,R3,R4,R5,R6,R7,R8 },其中R1表示层次分析法;R2表示感性分析法;R3表示设计符号学;R4表示从典型文化元素确定;R5表示DNA碱基编码;R6表示完象理论;R7表示皮尔斯符号三分法;R8表示形状文法;根据使用需求,可以从中使用任一Rn。将设计因子具体方法使用有序集合来表示,记作T=[Ta,Tb],Ta∈{Ta1,Ta2,Ta3,Ta4 },其中Ta表示形态、纹样提取方法,Ta1表示形态分析法,Ta2表示普通话声调柱状图、平仄虚实图,Ta3表示滚动引导滤波法;Ta4表示多次衍义。Tb∈{Tb1,Tb2,Tb3,Tb4,Tb5},其中Tb表示色彩提取方法,Tb1表示同步拍摄的专业色卡相机拍摄;Tb2表示色卡比对;Tb3表示色彩铺屏色仪;Tb4

表示数字像素化处理+HSV色彩模式。

基于现有模型的创新可以看作是C、R、T集合的排列组合,即∪T=[,]。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多的设计因子提取模型,让创意活动手段更加丰富。

四、结尾

本文的分析数据基于中国知网中全国核心期刊源,时间跨度12年,而且对于研究提取模型对象有严格限定,因此可能会造成提取模型涵盖面略窄的问题。但通过对现有的传统文化元素提取模型的梳理并绘制分析图谱,能够清楚地呈现当前传统文化元素提取模型的研究现状、使用方法,这既为传统文化项目设计因子的提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参照,同时也为提取方法上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苟秉宸,于辉,李振方,陈丽伶,王伟伟.半坡彩陶文化基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4):66-69,104.

 [2]王伟伟,安胜男,胡宇坤.唐代建筑文化因子提取及应用研究[J].机型设计与制造工程,2015,44(11):69-70.

 []肖华亮,林丽,闫龙华,陈志昂.基于设计符号学的苗族银饰解析与演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J].包装工程,

2018,39(14):221-222.

 [4]黄晟.眼动分析下汉兵马俑设计基因提取与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11):26-28.

 [5]盛卿,周晨露,卢心悦,王梦诺,侯文军.基于设计因子提取的圆明园景题视觉化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22):28-32.

 [6]彭国华,刘凯雄.唐代织锦中含绶鸟纹的设计因子提取及应用研究[J].丝绸,2020,57(10):112-115.

 [7]冯青,郭昊麟.数字化视域下的宋代缂丝设计元素提取与应用[J].包装工程,2022,43(12):250-252.

 [8]王伟伟,金心,王毅,陈满儒.五行文化元素在茶禅系列用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3,34(22):105-

107.

 [9]许占民,李阳.花意文化产品设计因子提取模型与应用研究[J].图学学报,2017,38(1):46-48.

 [10]杨晓燕,李雪芹,彭晓红.诗经文化元素视觉化提取与衍生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4):77-79.

 [11]张轶,洪祝.非遗传承视域下的运河视觉文化基因模型构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1,

34(2):32-34.

 [12]胡珊,贾琦,王雨晴,董琳琳,罗亦鸣.基于眼动实验和可拓语义的传统文化符号再设计研究[J].装饰, 2021,

(08)88-90.

 [13]倪泰乐,冯兆,陈应双.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李冰图形元素提取与推演[J].包装工程,2021,42(4):180-183.

 [14]李健国.成语意象中设计因子提取及应用[J].设计.2022,35(07):138-140.

 [15]郝淼,陈应双,周悦,倪泰乐.符号学视域下大禹外延图形提取与推演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6):

357-359.

作者简介:张国超(1982.9-),汉族,硕士,教师,研究方向:非遗数字化、可视化。

课题项目:2022年校级(教)科研项目(2022xzk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