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 玩转合唱—初探小学低段班级合唱教学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3

巧用教材 玩转合唱—初探小学低段班级合唱教学渗透策略

全丹

萧山区湘湖小学     浙江杭州    311201

【摘要】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在合唱曲目的编排上,难易程度和延续性不够严谨,导致中高段在合唱歌曲教学中难以较好的开展并完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合唱教学应是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过程,它应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故从“吃”透教材出发,在“玩”转课堂中通过游戏策略将合唱要点“音准” 与“节奏”逐步渗透,并把低段教材适当加以创编,将合唱前置教学的观点从一年级就开始落实,为中高段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二部合唱渗透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但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在合唱曲目的编排上,难易程度和延续性不够严谨,从四年级开始突然加重了合唱歌曲的比例,四到六年级合唱难度、比例逐级提高,到了第十册合唱教学内容已经占据所有学唱歌曲的50%,足以看出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中高段学习中尤为重要。但是,这样突如其来的“高地位”往往造成了教学的脱节与不适应。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班级到了中高段时学生“谈合唱色变”。合唱教学难以真正实施、落实,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低段时鲜有接触合唱,到了四年级时合唱歌曲难度过大,学生无法胜任,使得许多教师索性变合唱为齐唱,合唱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合唱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不但完不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更是浪费了每周本就只有两节音乐课的教学时间,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多声部歌曲的兴趣。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何让“天籁之音”循序渐进的发展、贯穿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吃”透教材,清晰明了的知道教材中每一首合唱歌曲的风格特点、合唱类型、难易程度,使歌曲了熟于心。其次就是“玩”转课堂,把合唱最主要的两个要点——节奏、音准,在游戏、活动中逐步渗透。最后,就是“创”编教材,根据中高段合唱歌曲的内容,在低段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改编教材, 将小学低段合唱前置教学的观点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落实。培养学生多声部合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为中高段的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顺理成章地学好合唱歌曲。

一、透教材——中高段合唱类型分析

在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几乎所有合唱歌曲都是二声部合唱,这也是合唱的最基本形式。这些二声部合唱曲看似并不复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完成实属困难,所以笔者将这些歌曲做了比较和归类,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并为低段合唱教学的渗透做足准备。

(一)归类

分类       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模仿性

《嘹亮的歌声》

《美丽的黄昏》

《迷人的火塘》

《月亮姐姐快下来》

和声性

《大家来唱》

《愉快的梦》

《月亮月光光》《让我们荡起双桨》

《土风舞》

《小小少年》

《红蜻蜓》

《小纸船的梦》

《晚风》

《苹果丰收》

《故乡的小路》

《堆雪人》

《小鸟小鸟》

《春雨蒙蒙地下》

《小白船》

《真善美的小世界》

《迷人的火塘》

《田野在召唤》

《铃儿响叮当》

《转圈圈》

《拍手拍手》

《我们是朋友》

节奏性

《柳树姑娘》

《龙里格龙》

《丰收的节日》

《叮铃铃》

《田野在召唤》

其他

《茉莉花》

《妈妈格桑拉》

其中加了下划线的曲目包含了两种合唱类型。

(二)分析

1.模仿性二部合唱

模仿性二部合唱歌曲通过固定节奏、旋律的不断重复来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形象。比如人音版教材中最早出现的一首合唱歌曲《两只老虎》就是这类合唱的代表。它的特点在于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就是笔者们通常所说的卡农。并且,这一类的作品,对于音准概念较弱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更容易入手。

“零起点”合唱教学中卡农练习是最易入手的,可以成为最初发展二声部练习的手段。且由于卡农是同一旋律在不同时间、不同声部的模仿,所以它的难点主要在于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因而可以设计一些节奏的走位游戏来理解卡农然后再加入旋律,继而在同一曲调演唱过程中就能以声部结合的形式体现出合唱效果了。

2.和声性二部合唱

和声性二部合唱歌曲是中高段教材中出现的最多的一类合唱,一般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以与主旋律相同的节奏行进出现。

它的难点在于对各声部音准的把握,这也是童声合唱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有的学生连基础的音阶、基本的音程都难易唱准,就难谈合唱了。所以在小学低段的音乐课堂中首先要建立初步的音高概念,通过歌曲的演唱,逐步积累歌唱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音程练习,在一些歌曲的结尾,加入三度、五度的和声,满满渗入合唱概念。

3.节奏性二部合唱

节奏性二部合唱歌曲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通过对第一声部节奏的延伸、填充构成第二声部的音响。这一类合唱歌曲以节奏的发展变化来体现音乐风格,增强音乐的律动感。如:五年级上册的《丰收的节日》,曲中,通过第二声部体现新疆风味的后十六分节奏X XX  XXXX 加强了音乐的律动感,突出了新疆歌曲欢快、舞动的特色。

二、转课堂——低段合唱渗透策略实践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激发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拓宽音乐感受的层面、树立集体合作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人音版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也确实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低段设计了一些合唱训练的小策略,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渗透合唱的知识技能,在循序渐进中、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练习、不断积累,以达到量变而引起质变。

(一)音高游戏——渗透音准概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笔者们在教学中应遵循“感知体验为主,听赏领先”的教学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在音乐要素中,音准是儿童最难入门的一个要素,教师一味地采用在钢琴上弹学生在下面唱的方法,肯定会让学生厌烦不已的。巧妙地创设情境展开训练,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各种练习,则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乐趣。

1.短音练习。笔者会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或学习小狗“汪汪”叫,其目的是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有弹性,以便更好地运用气息。

2.长音练习。笔者会用穿小孔,吹蜡烛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支蜡烛,让学生想象成它是燃烧着的,然后全体同学透过老师手持中间有小圆孔的纸片吹动这支蜡烛,但是不能把它吹灭?老师弹一个音,让全体学生用“唔 ”来发出这个音。这样做,久而久之可以稳定学生的气息,并且纠正了错误的换气方法。

3.音程训练。笔者会将学生分三组开展“传递游戏”,结合科尔文手势,老师示意第一组为长音DO,由第一组(在老师的示意下)把这个单音传递给第二组,第二组以同样的方式把音传递下去。在传递到第三组时,老师又传递给第一组另一个长音MI,这时简单的音程关系就出来了,孩子们会发现美妙的和声在教室里回响。这样的游戏既让学生长时间、平稳地保持住一个音的音高,同时还能听到他人的音高,为今后的合唱打下了基础。

(二)节奏游戏——感知合作效果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包含着空间感、时间感和韵律。学生稳定的节奏感是合唱中很重要的一点。稳定的节奏感既要强化自身的恒拍意识,跟要能够在与他人合作时稳定节奏。所以节奏的训练,可以直接的感知合作的效果,为合唱的顺利开展做好前期铺垫。

通过各种节奏声势游戏,掌握节奏韵律,可以更直接地锻炼学生的多声部思维和多声部听觉。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小动物的叫声,小朋友的课间游戏等都可以作为声势训练的教材。

1.建立恒拍意识,渗透音乐空间感

  在童声合唱的过程中建立恒拍意识很重要。练习可以从简单的拍恒拍、走恒拍开始。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的形象关系非常密切,稳定的恒拍感是表现音乐节奏感和音乐速度感的能力基础。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做“follow me”的游戏,就是表现恒拍的空间练习——走步(即听着音乐按照歌曲或乐曲的节拍原地踏步或小步走动)。一般先从中速的音乐开始练习,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一定要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均匀、准确地走在每一个拍点上。这种游戏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空间走动其实并不简单。所以在游戏初始先要建立好规则,要求学生自然地随着音乐走动于教室,明确方向,仔细聆听音乐,控制自己的速度,合上音乐中的拍子,做到不说话不碰撞。

2.语言节奏训练,培养合作积极性

  德国当代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源泉。

在一年级的孩子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语言节奏训练,低段的学生很喜欢这种音乐教学活动。比如:笔者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打击乐器时,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中,就运用了语言节奏训练。

如《欢乐的小鼓》

小   鼓           小   鼓            小    鼓    小    鼓

         咚咚  咚          咚咚  咚  咚咚  咚   咚咚  咚

又如歌曲《粉刷匠》,先将此改成儿歌形式

我是 一个| 粉刷 匠 | 粉刷 本领| 强     ……

刷   刷  | 刷刷 刷 |  刷  刷  | 刷刷 刷 ……

从学生熟悉喜欢的儿歌开始,运用节奏朗诵进行教学,在掌握单声部儿歌节奏后,可适当配合进行多声部的朗诵教学,如卡农,即有规律的先后说同一首儿歌。可以从二声部开始练习,然后到三声部、四声部的多声部练习,让学生一脑多用,通过学习和别人的合作,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而利用语言性进行的节奏练习,也让歌词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音乐素养的高效益教学形式。

三、结语

通过笔者近年来的实践,欣喜的发现,学生在经过低段合唱能力渗透式的培养后,在中段出现合唱歌曲时,就比较能顺利的演唱下来了,教学目标也得以了实现。

其实,合唱教学的路漫长而艰难。对于一个工作于小学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只有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正真融入、体验、参与各项音乐学习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才能让合唱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悄然绽放!

【参考文献】

[1] 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版.

[2] 薄渊炯.谈童声合唱音准训练[J].儿童音乐,2013.5,P57-60

[3] 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