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2

浅谈公共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郭子煜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1

摘要:造型形式规律是指通过某种规律性组合方式形成的构成方式,构成元素包括线条、色彩、形态等。这些元素在艺术作品中都以一定的规律存在,并在人们长期的实践中被总结成为造型美、线条美、色彩美等规律,包括对比、调和、韵律等。因公共艺术的创作受制于公众审美需求,所以把握艺术形式美规律是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公共艺术;形式美规律;策略

公共艺术最初的产生并非为了城市建设,仅仅是满足一些特定的社会活动需求,在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下,公共艺术这一艺术形态逐渐成为公众思想和精神的一种呈现载体。直至今天,公共艺术的功能已经得到深度拓展,成为面向公众和城市的场所性艺术结构,在城市环境艺术中具有极大的伸展性,为城市环境的设计带来无穷的灵感,使城市建设更为艺术化、人性化,积极推动了城市发展与建设。

1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融合情况

自“百分比艺术”概念的诞生伊始,以艺术改变和美化环境的现代公共艺术便由此揭开序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理念的一种隐性折射,也可以称之为是特定社会阶段人类文明的缩影。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公共艺术走向式微阶段,随之而兴起的则是“后现代主义”,一时间席卷世界,艺术家和设计者们在融合艺术与环境时纷纷打破其原本的领域界限,以极大的张力容纳了艺术与非艺术、精英与大众等两极化分界。这无疑为城市环境带来了极为广阔的设计空间,冲破了重重束缚,一是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二是大胆运用各种装饰;三是其艺术设计还会蕴藏一些人们想要表达的象征意义和诉求,推动公共艺术以百花齐放的状态出现在各个城市中。而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其建筑物的功能除了基本的物理空间意义,还具有审美、精神、文明等个性化价值,从表面来看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其本质来看,也是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升华过程,即对精神、文明的内在需求。

2公共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1比例与尺度

1.比例。比例是一种数学概念,一般指物体之间的数量、体量以及尺度关系。客观世界中的物体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公共艺术作为建立在人文环境之中的艺术,主要就是在尊重自然比例的原则下,以特定的形式美打动公众。一方面,可采用写实的方法来表现自然造型形态,另一方面,也可采用一定程度上超出自然比例的设计,根据作品和周边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从而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2.尺度。尺度指在空间的设计之中,艺术作品的整体或和局部的对比关系,以及作品和周边环境的对比关系。尺度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它表达的是人体与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相对关系,以及开放空间之中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给公众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观看视角的变化。不同比例和尺度随着公众视角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体验,公众先是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感知环境,进而产生联想或者形象的记忆,而视觉有着对公众更大的刺激性。小尺度的形象可能会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较大尺度的形象则会令人产生气势磅礴、肃然起敬之感。

2.2材料的推陈出新

材料是构成城市公共艺术构成的基本单位,从颜色、纹理、质感、形态等方面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呈现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也出现了更多新的品种。对于公共艺术来说,不同的材料就是不同的艺术语言,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精神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可将材料理解为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语言”表达。材料的更新将艺术家和公众带入一个新的视觉层面,材料以过于隶属于艺术主作品,到现下的以材料为主要单位的艺术作品,这一变化过程实质上也是艺术家和设计者意识、审美等方面的升华。材料的推陈出新可以大致分为五个类别,如以竹、木、石为代表的传统材料;以水泥、金属、玻璃等为代表的加工材料;以塑料、纤维、橡胶为代表的合成材料;以合金、石墨等为代表的复合材料,以及后来出现的智能材料、应变材料。正是材料的变革,推动了公共艺术的突破和创新,带动城市公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视觉层面。

2.3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原指音乐中有规律的音节的长短、强弱现象,在公共艺术当中所体现的是同一视觉感受或视觉要素的连续重复所营造的运动感,连续重复形象的动感也就产生了韵律,是事物围绕一定方式进行的周期性的重复或运动。使得各构成要素之间具有明晰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周期性的机械美。公共艺术设计大多通过形状、方向、色彩等规律性变化产生韵律。节奏和韵律的共同目标就是利用不同元素的变化属性,用艺术的方式强化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给公众带来视觉以及身心的愉悦感受。节奏和韵律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设计手法会给公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一般构成的元素越简洁,所产生的韵律效果就越单纯,构成的元素越复杂,产生的韵律节奏就越丰富。在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时,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节奏和韵律的问题。

2.4对比与协调

在比较中寻求协调,在协调中产生对比,以达到统一,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原则。对比表现为构成元素之间的差异,这对公众的视觉有很大的刺激,并赋予艺术作品以活力。对比的本质是矛盾和对立。协调的原则是削弱这种矛盾。在公共艺术领域,协调也意味着在对比的矛盾中寻求中和。两者应相辅相成。矛盾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鲜明,而协调和统一使艺术作品更柔和,给公众一种亲切感。把握两者之间的“程度”尤为重要。高度的团结和协调会使工作变得枯燥乏味。过分追求矛盾的对比会容易导致混乱感。对比的原理大致可以分为:纹理对比、形状对比、颜色对比、大小对比、位置对比、方向对比等等,具体体现在作品本身的结构、环境、形状等各种元素的对比和组合,包括直与弯、冷与暖的区别,封闭与封闭,静态与动态,软与硬,平滑与粗糙。

3结论

从公共艺术立法近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经验来看,公共艺术具有文化活化和延续文化生长的特性,公共艺术政策能够持续释放积极价值并有效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行动。

参考文献:

[1]乔迁.公共艺术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8-20.

[2]刘会营.试谈韵律形式法则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2021:138-139.

[3]刘文洁.对比与整合统一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1:114.

[4]段少明.浅谈形式美的构成规律[J].美术大观,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