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职艺术学院的价值引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职艺术学院的价值引领

张迎春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大连艺术学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办学方向和价值指引,积极培育和促进跨国艺术教育合作和交流。

关键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连艺术学院;价值引领

面对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日益突出的全球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在全球治理话语体系中独树一帜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理念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充满了哲学的智慧,具有巨大的支撑实践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容做了明确的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其一,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其二,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其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其四,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其五是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政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鉴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基因, 继承了儒家非暴力的对外交往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和合共生”“会通精神”“大同思想”等,《易经》等经典文献中也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论述,充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精神实质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国对天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等关系以“和”“公”为上的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指向。

    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哲学关注“类”概念、“共同体”概念而言,马克思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相通之处,认为建立在人自由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构想,能够超越人与人的分裂、共同体与共同体的分裂,最终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这种追求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国际社会新秩序。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起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关怀,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这一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和哲学思考。

第一是“和而不同”观。和平和发展一直是中国追求的价值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文化观就是确立世界不同文化间和合共生、和谐共存的秩序,强调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和学习的原则。“和而不同”观还蕴含着无论大国与小国,无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间的平等性,任何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不能够凌驾于其他国家或文化之上。

第二是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观。中国以开阔的思维和具有前瞻性的胸怀审视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将国家的视角延展至全人类的视角,倡导真正的全人类价值,将公共性和利他性扩展到全球而不再局限于一国,直接关涉整个人类社会根本性的、长远的利益。

第三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观。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加强,人类共同体面临变化多端的全球性问题,加强合作成为各国应有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以往的零和博弈、你赢我输、单打独斗或是搞单边主义的传统思维,已迫切需要由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所取代。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价值引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基于世界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对于审视和促进当前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未来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强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我们要用更宽广的视野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引领。

(一)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促进跨国高等教育平等交流与互惠合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向未来的,是基于现实困境的有效良方和应对未来变化的最佳举措,是引领未来、发展未来、塑造未来、共享未来的伟大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高等教育跳出狭隘的地区、民族和国家的立场束缚,超越“小我”的思维局限,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创造全人类福祉作出贡献。高等院校要积极担负起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民心相通的使命,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情感,形成情感共同体,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与文明互学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努力创造和发展更多有利于全人类的公共知识成果,更多开展基础性、普惠性、符合人类共同价值和利益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核心突破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扮演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牵头者、合伙人角色,搭建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平等沟通的桥梁。主动创建、发起和推进合作项目,搭建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合作平台。

(二)增强学术话语权,向世界展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我国高校在国际教育新秩序的构建中需要率先增强学术话语权,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高等教育与知识创新中的参与能力和影响能力。为此需要努力改善我国高校学术研究在国际上“声音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需要大胆地结合中西方多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勇于将基于中国实践经验与实证研究所获得的普遍性研究结论推介到世界,在国际学术圈交流思想、发出声音。而对于中国特色化的本土研究成果,应秉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挖掘中国的独特性,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话语和研究领域。

(三)借鉴学习西方先进理念与实践,发展具有普适性的高等教育理论与经验

对于西方大学的认识与理解,涉及价值论与认识论问题。从价值的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不可能中立,价值是有倾向性的和意识形态性的。比如大学治理的领导权问题、大学治理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大学具有不同的认识与制度设计。故大学治理的价值层面是有争议、有不同认识的。而从认识论的知识层面看,知识具有迁移性,是有相对客观的认识和标准的。西方大学治理的一些制度设计与权力架构等可以借鉴,西方大学治理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学习为我所用。西方是大学治理的策源地,对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在每个历史时代,占主导地位、发挥最大影响力的理念、制度、思想就具有普适性。“所有的‘普适论’都是特定条件下的‘普适论’,没有任何一个特殊性可以超越普适论的范畴进行阐述和分析。”普适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动态构建的。我国高校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就必须先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与做法,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文明成果以丰富自身,才能发展出具有普适性的高等教育理论。

(四)转化和重构中国优秀本土文化,供给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大学理念与智慧

如果说对于西方大学是学习和借鉴,那么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就是进行转化与重构。因此,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大学理念与智慧,需要以本土化融入国际化。外来文化一经吸收采用,就必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出基于本土文化的新的文化形态。吸收借鉴是手段,在坚持大学本土文明的同时融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创新发展具有世界意义的本土化的大学理念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彰显高等教育本土文明与中国特色的世界意义。全盘西化和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抑或全部回归传统和全盘否定西方教育的现代性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就是要超越中国传统与全盘西化的二元对立,因为拒绝现代化就是自绝于现代文明,而拒绝传统就是自绝于中国本土,自绝于更有作为的可能。我们要摒弃民族的狭隘性、地域的局限性与文明的封闭性,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中寻求智慧,建立基于本土文明的、具有文明共识的现代大学发展的理念与智慧。为此,需要立足中国实践,做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取得的创新经验总结、提炼与研究工作,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学科话语体系构建与理论创新,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用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新的高等教育实践。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国际化发展规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我国价值理念传播与国际话语体系转型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在吸取世界历史的经验教训、分析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检验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大连艺术学院依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积极规划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外优势教育资源的融合、学科专业特色的打造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者。在“十四五”时期深刻理解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定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学校新发展需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二)成为特色教育理念的分享者。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开展“思政+艺术”特色教育实践,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和理念,追求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品质提升,阐释艺术教育的成果和规律,为国际艺术教育研究贡献一己之力。

(三)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论坛、国际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觉履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与共融共通。

(四)成为高级艺术人才的培养者。加强世界前沿学术理论研究和全球视野师资队伍打造,有效助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群体,充分发挥艺术大学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五)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出的一个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强固教育与人文交流合作的纽带,从而促进民心相通。

张迎春:女,1977—,硕士研究生,大连艺术学院英语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电话1350411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