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分析

林德辉

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龙湾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434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应重视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原因是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的作用显著较大,并且可以弥补学校德育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学校德育存在难以在学生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导,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可实现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中,在有效弥补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小学德育教育要有效设计家校共育实施策略,将其具有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校共育;应用策略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国教育领域作为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领域,应积极改变以往实施的教育教学方式,围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革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育人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优秀人才。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只着重于其拥有的能力,对人才的德育素养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1]。因此,小学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并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呈现出显著性增长,在显著提升小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由于家校共育在实践中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小学德育应积极实施这一措施并设计出有效的实施方法,进而促其有效辅助学校德育教育并快速实现德育目标。

一、有效沟通,实现家校良好配合

小学德育中要实施家校共育有效落实到实际中,需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应采取“两步走”模式,具体为:首先,与家长建立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的影响力。在与家长沟通时,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同,要突出家长在沟通中的地位,先让家长将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表述出来,班主任则对家长的见解进行分析,掌握家长实际了解程度,并根据家长的了解程度实施后续沟通过程,比如家长了解较为全面,班主任应将后续沟通内容转变成“解决家长当下存在的教育问题”;若家长了解较为片面,班主任则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成长具有的影响逐一展示出来,并通过语言讲述的方式帮助家长全面认知[2]。通过这样的沟通过程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其次,日常德育教育有效沟通。由于德育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持续开展德育教育并持续感染学生思想意识,班主任会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实施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将每日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向家长传达,并将这一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具有的作用阐述出来,还可以将有效的教育方式传授给家长,实现这一德育教育内容持续感染学生思想意识,显著提升教育效果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全面收集,实现针对式教育

由于学生在校生活时,大多数的时间处于各科知识学习中,学生具体存在的德育问题并未全面展现出来,导致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缺乏针对性,或者只能针对学生在校出现的问题开展教育,德育教育的效果并未达到最佳化。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在实施家校共育策略时,可以采取全面收集学生问题,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式教育,在实现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出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例如,班主任可以采取定期与家长交流的方式,让家长将这一时间段内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教育引导未能达到教育目标的问题罗列出来。班主任收集上来后,对所有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设计出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案,比如共性问题可以构建行为制度与监督小组,还要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实施每周对小组行为习惯进行评分,哪个小组评分最高则为胜利小组,每个小组会根据自己所得到的评分获得相应的奖励;个性化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工作中灵活化的开展德育教育,比如较为自私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还要对学生提出要求:“需要帮助所有成员完成活动”。在集体活动结束后,让受到帮助的学生感谢这位学生,进而让这位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进一步改变自己自私自利的不良思想与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注重心理,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模式

小学德育教育中应明确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长,决定着德育教育实施的效果,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决定着其思想的形成、行为的实施。当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时,学生能够认同德育教育观点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反之,当学生心理不健康时,会对德育教育观点产生质疑,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采取与德育观点相背离的行为。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应积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为后续德育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在实施家校合作教育策略时,也要引导家长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在面对各类不良事件时能够运用积极的思想应对,进一步健康成长。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面对面交流或者线上交流的方式,帮助家长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的重要性、对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提升具有的影响力,在交流时可采取案例证明的方式开展,进而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视。同时,班主任要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传授给家长,并告诫家长在教育引导中避免采取“与其他学生攀比”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并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应积极采取鼓励式、表扬式的教育引导策略,利用鼓励与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结束语:

小学德育教育中应重视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让家、校教育互相帮助、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进而达到显著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同时,小学德育还应积极创新家校合作策略的实施方式,让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德育教育实施的效果,成为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另外,家校合作中应重视家、校“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只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家、校有效配合,在显著提升两者配合度的同时提高家校共育策略实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铭茜.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析[J]. 华夏教师, 2022(17):6-8.

[2]刘泽泉.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德育的策略探析[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