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肖飞

青岛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26652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了高校体育教学之中,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深入的发展。目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同时也推动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增强,情感意志培养意义重大,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稳步推进,以及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遵循,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正在有序铺开。

一、素质教育理念概述

素质教育是围绕着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而开展的教育模式,其根据《教育法》中的国家教育方针进行开展,着力于受教育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及提高学生基本素养作为开展的根本宗旨,以注重教育者态度、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素质教育从教学模式的根本上来看,着重于对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培养,在素质教育模式中重视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个人能力及身心健康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类发展需求,以综合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围绕着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素质教育理念的特点

(一)全面性

素质教育模式其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围绕着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点。以社会发展对人们的全面素质要求、以心理活动对人们的整体性要求及教育教学全面扩展的要求来进行建设。

(二)发展性

素质教育不仅仅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看重对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点发展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并通过创造各种有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来保障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潜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建设。

(三)主体性

从根本上来看,素质教育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将学生们的自觉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的引导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建设。在素质教育下,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这种转变体现了对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和独立人格的尊重,使得学生们在参与教育教学的时候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四)开放性

首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课堂和知识、信息来源得到了较大限度的拓展。学生们能够在开拓的教学空间和教学信息渠道下,实现个人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建设。其次,素质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的教学网络下,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让教学途径得到了扩宽,并实现了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旧有的教育观念中,体育教学目标或以纯粹体能训练和专业体育技能培养为主,或以单纯的考试达标为主。而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后,体育教学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体育教学活动展开的重要方向。

(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拓展了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参与者的足迹再不仅限于田径场与篮球场了,多种新鲜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街舞、游泳、瑜伽等被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的范畴。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先进体育教学的一大亮点。

(三)素质教育深化并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多层次的创新体育教学发展,这就使得体育教学的意义再不仅限于强身健体、达标竞技等,而更多的是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塑造综合的体育素质,使体育融入学习、融入生活。

四、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看,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部门、教学部门应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建设,并定期提出一些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理论。其次,要注意以新经验、新认识来填充整个教学理论系统,清除空洞不合实际的理论,从而为优质高校体育教学建议的提出,做好理论准备。最后,从教师方面看,素质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而更接近学生,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发展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等重要方面。

(二)融入新兴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模式,去掉那些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较难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发展能力,练习难度不大,容易开展并适合大众参与的且可以运用到将来就业当中去的、锻炼价值较高的体育项目。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太极拳、太极球、网球等。

(三)鼓励高校体育社团发展

高校要鼓励体育社团的发展,对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有力的扶持,指导学生定期举行多种类的体育活动,以趣味、轻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自觉地投入到自身体育素质的培养中来。

从学校及教师的角度来说,这种“权力的下放”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社团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活动参与中领悟“快乐体育”的精神内涵。从学生角度来说,体育社团作为一个自由发挥、自主建设的平台,可以充分的发挥个人的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大程度的培养自身锻炼意识、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肩负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以及指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建成一支专业化的体育教育师资队伍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不但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知识,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打牢基础。其次,高校要更加注重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制定培训计划,鼓励体育教师积极进修,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最后,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自我发展。自身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时刻注重自我“充电”,向书本知识学、向同行专家学、向教学实践中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培养终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82—84.

[2]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2—95.

[3]于雷.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5):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