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播线——满洲里红色共产国际秘密交通线探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1

马克思主义传播线——满洲里红色共产国际秘密交通线探源

唐波

满洲里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

正如满洲里百年纪念碑雕塑这三条铁轨的意象,满洲里是一座因铁路而生的城市。自公元1902年,东清铁路满洲里站之建成,始有满洲里地域之名。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将留下不平凡的过往。这红色之路的意向在向人们倾诉着百年边城满洲里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符号。

 为啥建立这条红色之路?我们要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说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爱国志士开始“寻路”。但寻什么路哇,路在哪呀?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判断的重大意义在于说明,对于正在寻找出路的中国革命者来说,不可能从日本找到出路,也不可能从西方找到出路,更不可能从十月革命之前关于马克思的片言只语的介绍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树立了一个新榜样,这就是应该从无产阶级革命中寻找出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指导,从社会主义中寻找出路。而在这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在离新俄国最近的满洲里这片土地上,注定留下不平凡的过往,注定留下不寻常的历史功勋,注定留下不一般的红色足迹。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的领导下于1919年又成立了第三国际,在中国也叫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成立不久,就在伊尔库斯克成立了远东书记处。1920年初,远东书记处就率先在满洲里,建立了一个中转站。满洲里建站后,又在哈尔滨、大连、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联络处。一条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功勋卓著的红色之路至此形成。

这条红色之路迅速成为马克思主义向东北亚各国传播的大动脉,而满洲里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国际红色通道,担负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他宛如这条大动脉上跳动强劲的心脏,不断加快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的步伐,密切着共产国际及苏联与中共的联系,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知道出席中共一大有两个外国人,其一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马林是从马六甲海峡到菲律宾再到的上海,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尼克尔斯基就是带着(苏米亚斯基)筹集的资金通过满洲里到的上海;马林在为国共合作穿针引线的过程中往返中国和苏联也是多次途经满洲里;功勋卓著的首位红色使者——维经斯基六次途经满洲里;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多位一大代表和许多革命志士都曾在此留下寻求真理的红色足迹。当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这条红色之路令广大中国青年充满着憧憬与渴望,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就是通过这条“红色之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信仰,进而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代表。

1920年春,瞿秋白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初,在共产国际帮助建立的俄文专修馆上学的瞿秋白接到通知,与两名同学李宗武、俞颂华以北京《晨报》特派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采访。 瞿秋白的苏俄之行让他的好朋友们感到十分高兴,郑振铎等人特意为瞿秋白写了送别诗:“汽笛一声声催着,车轮慢慢地转着。你们走了——走向红光里去了!新世界的生活,我们羡慕你们受着。”

瞿秋白在途径满洲里时激动地在报告文学中写道:“启程了,启程了!向着红光里去……快走了!快走了!快到目的地了!苏维埃制度,——无产阶级独裁机关,——共产主义——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可以有研究的机会了!而还没有研究。请先得共产党一点空气!

瞿秋白到达莫斯科后,他多次目睹列宁演讲的风采,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苏俄实地考察的实践经历,给瞿秋白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他看到了苏俄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为摆脱贫困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进而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1922年2月,深受苏俄巨大变化影响的瞿秋白经张太雷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期间,亲眼目睹了苏俄发生的巨大变化。这让他逐渐认识到,要想使中国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也要走共产主义道路。

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是传播马列主义的真理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实践经验,将马克思主义这颗火种实实在在的从遥远的欧洲播撒在中国大地,照亮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前行的道路,开启了中华儿女战胜一切困难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