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王晓亚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落实全方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位病患为研究目标,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针对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管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7.5%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80%,P<0.05,差异性较为突出。同时,观察组病患在院内感染的情况(5%)也要低于对照组(22.5%),P<0.05。结论 院内感染控制期间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减小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具有普及使用潜力。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医院感染;控制

不同于健康人群,患病群体的身体综合素质往往并不高,另外许多病患会采用抗菌药物干预以及院内病患复杂多样,因此大大提高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1]。一般而言,如若病患发生了医院感染问题,不但会造成其痛楚的增加,同时也会极大的拉长疾病的恢复周期,对病患带来更为持久的困扰[2]。所以需要高度关注护理管理,帮助病患降低感染风险。全方位的护理方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存在的疏漏,得到了业内许多学者的研究和认可。故本文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位病患为研究目标,探讨全方位护理管理的应用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随机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位病患为研究目标,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位患者。其中对照组之中男女人数分别是23人和17人,年纪为41-78岁之间,均值年纪达到55.19±4.27岁,住院时间及其均值分别是3-25天,9±1.3天;而观察组之中男女人数分别是22人和18人,年纪为40-77岁之间,均值年纪达到53.27±4.03岁,住院时间及其均值分别是3-23天,9±1.1天;经过数据分析处理,两组病患在性别、年纪等各项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病患主要进行常规的管理,依照医生的嘱托给予药物、心理以及健康层面的护理支持,针对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监测并完善记录。而对观察组的病患则此次落实了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包括:第一,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组建专业的护理团队,并对对内各个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加强全方位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队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此外,对内周期性的组织会议,对近期潜在的感染风险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互相配合完善护理方案,切实降低感染的影响性。第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针对不同的科室病患需要落实不同的护理管理,不可照搬照抄,而是需要互相借鉴和消化吸收,保证相关护理措施和本科室的客观实际相吻合。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较差感染的防范意识,尤其加强包括产科、手术室等场合的消杀管理。第三,针对制定了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规定进行,对各个科室中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区分,确定出污染区以及无菌区,并周期性的排查设备消毒情况,对科室环境性彻底的消杀,包括墙面、空气等等。第四,提高患者护理管理,患者在院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病患的疾病情况落实必要的干预措施,比如根据病患的知识水平为其讲解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应对办法,并对院内感染的判定原则与其分享。告诫其在院内治疗时,应当关注自我抗感染管理,提高个人体制以及个人卫生,膳食方面则需要降低对刺激性事物的过度食用,做到低脂低糖,避免在院内各个病房间随意走动,切实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第五,侵入性护理干预,当需要对病患实施侵入性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当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有关规定,在接触患者时需要清理双手,周期性的更换病患的静脉管、胃管等等,密切关注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和医疗人员配合进行突发情况的处理。最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为病患提供抗生素治疗是,护理人员需要尤其遵从医疗人员的规定,在护理期间时刻关注以及记录病患的引流液量、色泽等信息,针对排泄物也需要开展必要的生物监测管理。

1.3观察指标

为对比确定护理发现管理的有效性,此次主要对两组病患对于各自所接受的护理的认可度进行统计,主要设置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四个选项,实际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其次,对医院感染发生进行进行了统计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引入了spss23.0应用软件就涉及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并开展卡方校验;计量数据则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进行t校验。实际当P<0.05的情况下,则判定两组数据差异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展开了对应的统计分析。详细结果如表所示。

1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人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40

7

7

18

8

80

观察组

40

24

10

5

1

97.5

X2

22.6443

P

<0.05

另外,本次还就病患在院内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所示。

2 两组病患院内感染情况对比(n%

组别

人数

感染人数

未感染人数

感染率

对照组

40

9

31

22.5

观察组

40

2

38

5

X2

5.1647

P

<0.05

  1. 讨论

全方位的护理模式不单单强调关注疾病自身,还要求对病患落实心理层面的安抚。全方位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融合,依照病患实际情况安排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无疑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正对性以及有效性。对于患者而言,全方位的护理模式更能够贴合其需要,故而对于护理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更为主动的配合护理和治疗,护患关系更为和谐,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此次探究显示, 观察组病患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7.5%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80%,P<0.05,差异性较为突出。同时,观察组病患在院内感染的情况(5%)也要低于对照组(22.5%),P<0.05。

综上所述,院内感染控制期间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减小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具有普及使用潜力。

参考文献

[1] 欣惠惠. 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2020.

[2] 朱影付莲. 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美学美容, 2021, 030(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