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效果研究

何敏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中心卫生院 402285

摘要:探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100例患者,随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症状,而且还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100例患者,随机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平均年龄为(62.1±5.6)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6±5.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资料方式,即利多卡因治疗,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分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剂量为患者用药,在第一次用药时的剂量在50毫克至100毫克之间,使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之后可以根据患者心率变化的情况给予患者药物,药物的使用维持在一分钟1毫克至4毫克之间,若该种用药方式使患者在半小时内出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则需要通过药物的方式,维持对患者的治疗,后续的用药则需要在每分钟内使用1毫克至2毫克,整个药物治疗的时间要维持在48小时至72小时之间,但该药物在使用1小时之内的剂量不能超过300克,24小时之内的用药剂量不能超过1200克。

观察组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将150~300mg的胺碘酮与5%的葡萄糖液混合起来,经过稀释后取出20ml的混合液,在10分钟以内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保持每分钟1~1.5mg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观者的血压等情况,等到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之后再酌情减少用药量,并且调整静脉滴注的速度,将滴速控制在每分钟0.05~0.75mg之间[1]。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停止静脉滴注,变为每天服用三次,每次口服200mg,具体用药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判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症状消失,心脏各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则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减少,心电图和血压都有所改善,心脏各指标趋于正常,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没有明显减少,心脏各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即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由此可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25

15

10

80.0

观察组

50

23

25

2

96.0

6.435

p

0.000

3.探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心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冠心病。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2天内出现[2]。该种疾病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头晕、心律失常等的现象,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会加大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受到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的现象,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不建议服用的。但如果患者lawns的血压高于IV级,则会出现严重的室颤、室速等心律失常。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且具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3]。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该药物的半衰期比较长,可以拮抗肾上腺受体,减少外围血管的阻力,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得到良好扩张,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保证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率。据相关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胺碘酮治疗之后,患者的心电图QT期间显著延长,心动过速发生率也大大降低。这一报道内容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经过临床治疗也得到了验证。因此,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胺碘酮也不例外,由于该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很容易引起低血压、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合理控制用药量,或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停药,患者的不良反应就能得到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痛苦现象。因此,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该种药物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应用,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楚伟,林悦涛,刘涛生.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不良反应及QRS波时间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6):152-155,192.

[2] 关丽萍. 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4):96-98.

[3] 薛叶,韩英,裴丽峰. 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