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对急性心梗急救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对急性心梗急救护理效果的影响

杨涛

敦煌市医院736200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应用于急性心梗急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开展分组对比的研究方式,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其中,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情况、ST 段、心肌酶谱回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给予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结局,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产生,提高了急救护理干预流程的有效、安全性,具有良好应用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梗;改良量化流程护理;临床结局;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深,医学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到了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一旦发病,具有危、急、重的特点,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有很高的致死率,因此,对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予以有效的急救护理非常关键。常规流程急救护理存在工作交接混乱、医护之间协作不理想等问题,迫切需要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质量。而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是基于常规流程护理干预的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实现了对急救护理各环节的数字量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流程化、专业化、细致化的护理干预,有效保障的急救护理的高效性和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患者的疾病转归。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实施改良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疗效展开探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观察对象主要选自于本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共计80例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将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中,26例是男患者,14例是女患者,年龄范围在47-85岁之间,中位年龄71.16岁,下壁梗死部位患者14例,广泛前壁梗死部位患者11例,前间壁并高侧壁梗死部位9例,右室型梗死部位患者6例;40例观察组患者中,25例是男患者,15例是女患者,年龄范围在45-88岁之间,中位年龄72.45岁,下壁梗死部位患者13例,广泛前壁梗死部位患者12例,前间壁并高侧壁梗死部位10例,右室型梗死部位患者5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目的都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调查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版资料比对,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之间可以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实施常规流程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就是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立即给予患者吸氧护理,然后谨遵医嘱给予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监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建立心电监护,反对患者不良变化情况予以及时观察记录,患者若突发紧急救治情况,立即给予患者实施紧急事件护理处理干预,配合医生给予患者紧急救治工作。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制定改良量化护理流程。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实际情况,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共同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诊救治流程和环节细节内容,并采取德尔菲法以专家函询的方式,参考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实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量化护理细化流程的制定,并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双重组织学习,并对医护人员学习成果予以考核,审核通过的护理人员可以参与到改良量化流程急救护理中。

(2)改良量化流程急救护理的实施。①接到病患紧急救治通知后,与病患家属以及患者保持全程化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发病情况以及患者自身情况予以充分、细致了解,为后期急救护理开展提供依据。②接触到救治患者后,1分钟内对患者病情情况、病情变化有一个清晰了解与掌握,着手对患者进行救治护理干预。③2分钟内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仪器的连接,1分钟内给予患者病情的初步评估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疑似)。④30秒内完成对患者的呼吸道给氧处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5分钟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给药救治,(硝酸甘油),在给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仪给予实时观察,并做好系列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干预。⑤患者运转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在2分钟内给予患者各项指标的精准评估,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将患者紧急救治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对患者家属给予清晰、简要的讲述清楚,与急救室做好交接事宜,若患者病情突发变故,配合医生做好应急护理工作。⑥ 2分钟内完成与急救团队发交接工作,向急救医生清晰、简洁的进行性患者病情变化、病史、实施过的急救措施等相关内容事宜,然后配合急救团队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3)信息化改进,针对于部分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案例给予录制,并上传至院内学习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平台中,供相关护理人员学习,为日后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展开比对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SPSS25.00统计方式给予相关数据的统计计算,采取t检验方式,以[n(%) ]进行表示定性资料,采取x2检验方式,以P<0 .0 5 表示显著性水平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比对分析

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情况、ST 段、心肌酶谱回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结局比对分析 [n(%) ]

组别

例数

胸痛缓解情况

ST 段回落

心肌酶谱回落

观察组

40

31(77.5)

28(70.00)

30(75.00)

对照组

40

23(57.5)

20(50.00)

21(52.25)

X2

5.257

6.262

5.772

p

0.001

0.003

0.00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分分析 [n(%) ]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急性心衰

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2

0

1

3(7.50)

对照组

40

4

2

4

10(25.00)

X2

8.258

p

0.004

3、结论

患者一旦发生急性梗死情况,立即展开急救是关键,若救治不及时,很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往往患者最佳抢救时间很短暂,错过了就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在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医护人员必须要紧抓最佳急救时间,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展开规范化、流程化急救措施,为患者展开高质量、高效率营救。常规急救流程护理往往存在多种弊端,降低了对患者的急救护理干预水平,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改良量化护理流程,可以数字量化各项环节,高质量、规范化、细致化、流程化给予患者护理急救,促使急救护理更加专业、更加高效,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本文采取分组对比方式对改良量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给予实施改良量化流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不良结局,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产生,提高了急救护理干预流程的有效、安全性,具有良好应用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胜,孙世坤,袁嘉敏,等.门急诊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07-2110.

[2]唐绍辉,易婷,陈煌,等.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21,42(10):1259-1263.

[3]车淑环.多科协助下的分层急救护理小组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40(22):4179-4182.